破土圖文
( 編按 : 此專欄內容均為真實處境,旨在反映家庭、婚姻及個人之間的複雜性,以文字與大家一起走過荊棘。專欄文章經編輯在文字上修改處理,確保內文提及的人士身分保密。) Amy 來電說因為臨時有要事,要取消今天的面談。她從來不會突然取消見面,不久後我又收到莎莎的訊息,說她今天也不來了。Amy 和...
在科索沃的街頭,有一個在其他國家少見的現象,就是美國國旗隨處可見。雖然未去到旗海飄揚的地步,但在不少街角、商店或官方建築物,都可見花旗的蹤影。 我在科索沃首都普里什蒂納,旅館老闆的父親 Avni 年約六十,英文說得非常流利,閒談間我問他對美國觀感如何。在歐洲旅行時,我也問過不少人類似問題,大多答得不冷不熱,頂多回句「還可以吧」。Avni 的回應卻是毫不猶疑,斬釘截鐵地答:「Excellent!」即使當年美國領事「千福 BB」 願意在香港冒險去明將壽司食紅豆軍艦,也難以爭取到香港人一句...
破土漫畫
破土有聲
收看節目 陳文敏教授看完末代港督彭定康的新書《香港日記》,回歸前的種種片段,一幕幕重現眼前。對他和其他曾經歷那個時代的人來說,感受特別深刻。他會分五個篇章:個人篇、英國篇、中國篇、香港篇及人物篇,透過聲音專欄《破土有聲》與大家分享讀後感,帶大家重踏那動盪卻又充滿朝氣的年代,一個每個人均徘徊於希望和憂慮之間,需要在歷史舞台作出選擇的年代。首先是個人篇。陳文敏說:「人的價值並不建基於他的職業,這是不少人會說但卻做不到的態度。在大學招聘時,我常常告訴同事,應徵者對較低級的同事的態度,往往比他在面試時的表現更為重要。」他從《香港日記》中見到:「貴為香港的總督,彭定康會為打算移民的司機餞行。在離開香港前夕,不少人為他餞行,他卻沒忘記設宴款待所有在港督府和粉嶺別墅工作的員工及他們的家人,包括廚師、清潔工人、洗燙工人、電工、園藝工人等。」讀彭定康《香港日記》原刊於《破土》專欄,原文見綠豆Patreon:http://bit.ly/3ToCJGI
收看節目 莫宜端從英國兩大遺產和古蹟保育機構English Heritage和National Trust的工作,講述保育背後的暗黑歷史。 《破土》原文見綠豆Patreon:https://bit.ly/3MuuXJ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