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土圖文

  • 踏入十月十一月,工作間忙到不可開交,卻不減同事間在茶水間、午餐時「吹水」的興頭。平時左聽聽右聽聽,總覺得四十以下和四十歲以上同事的娛樂習慣差天共地:年紀大一些 (也包括我這中年婦人),除了串流平台、YouTube,都還會留意BBC或其他廣播機構的劇集、真人秀(reality show)。不過九十後出生的,就似乎不甚了了,更多會雀躍分享他們眼中的網紅。 不過這平衡時空卻罕有交織,全因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真人秀Celebrity Traitors(名人版叛徒)。有一天,職業治療師問我有沒有收看Traitors,我未經大腦即回他說「有」,因我以為他說的是「叛徒」系列之前的季度。我真的覺得這真人秀將「狼人殺」般的信任與猜疑鋪排得引人入勝,所以早在BBC重温過之前的集數。豈料,同事說的是剛首播、邀請英倫演藝界名人參加的Celebrity Traitors。 連結幾代的Celebrity...

  • 日中關係急劇惡化,日本政府拒絕撤回或修改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日本極可能面臨存亡危機事態」言論。中國除了以狠辣言詞口誅筆伐,挑動國民反日情緒,更發動經濟懲罰,叫停中國觀光客赴日觀光、再度停止進口日本水產;而日本防長則宣布日軍將與美軍在沖繩等地聯合軍演三天。到底日本為何堅持觸怒中國,中國又為何要強硬報復? 沒有澄清降溫 如果說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論是一時口誤,無心之失,中國強烈回應,視之為干涉兩岸內政甚至侵略,日本內閣大可以作出澄清,嘗試為事件降溫。畢竟台灣有事牽連日本之說,源於日美安保條約,歷屆日本政府均認為條約覆蓋釣魚台乃至台灣海峽,只是不宣諸於口,避免刺激中國。 日本政府若要降溫,大可把責任推給美國,指美國國會有立法保障台灣,美國若因此介入守護台灣,日本基於日美安保條約不得不協助美國,但美國若不作軍事介入,日本未必會單方面介入台海衝突。 日本政府沒有這樣解說,只是通過外交磋商及對外發言確立高市早苗言論,這個取態顯示,日本政府是經過深思熟慮,明知道會強烈觸怒中國,仍堅持台灣有事即日本面臨危機的立場,把過去一直刻意隱晦模糊的對華軍事策略挑明白,到底為了達成怎樣的政治目的? 不當永遠的歷史罪人 上周本欄已分析過日中關係惡化的經濟背景,指出中國尖端製造業強勢崛起,威脅日本多個重要領域的龍頭企業,導致日本決意借美國與中國脫鈎的契機,加入西方擺脫對中國經濟倚賴行列,加大對中國實行經貿保護措施。今期繼續分析日本修訂對華策略的政治成因。...

破土漫畫

  • ▌[城市亂彈]畫家簡介vawongsir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曾任中學視藝科教師。港區國安法生效後,政府指他的作品涉及反日政府題材,教育局以此裁定他專業失德。出版插畫集有《假如讓我畫下去》、《我在老地方等你》、《加多雙筷》等,現居台灣。

  • ▌[黑膠集]漫畫家簡介 政治漫畫家。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2007年起替報章及雜誌創作漫畫及插圖。其政治漫畫專欄《嘰嘰格格》於《明報》連載至今。出版作品包括《Hello World》,《Lonely Planet》,《大時代》,《新香港》等 。曾任教城大創意媒體學院及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 現定居英國。 ...

破土來稿

破土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