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土圖文

  • 在當代建築界,現代建築不僅僅是一個實用的空間,它還承擔著雕塑藝術的角色,特別是在結合光線和陰影的運用上。以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1929 — )的洛杉磯迪士尼音樂廳為例,我們可以深刻地體會到現代建築如何通過形狀的變化和材料的選擇來展現其雕塑性質。 洛杉磯迪士尼音樂廳於2003年正式開幕,是當代最具代表性的音樂廳之一。其獨特的外觀設計使其成為洛杉磯市區的一個地標,並引起全世界的關注。與傳統建築不同,迪士尼音樂廳的外形非線性,運用了波浪形的鋼材包覆,模擬了音樂的流動性與動感。蓋瑞的設計不僅考慮了結構本身的功能性,也賦予了它多變的形狀,使之具有雕塑般的美感。 蓋瑞對光線的運用在迪士尼音樂廳中亦表現得淋漓盡致。設計師巧妙地利用曲面來反射陽光,隨著一天中不同時間的變化,建築表面會展現出不同的光澤和色彩。早晨的陽光、正午的直射光,乃至黃昏的柔和光線,都使得音樂廳在不同時刻呈現出各種各樣的視覺效果。這種動態的光影變化不僅豐富了觀眾的視覺體驗,也增強了建築的情感表達,讓人們感受到音樂的脈動。 陰影的運用同樣是迪士尼音樂廳設計中的一個重要元素。建築的波浪型結構創造了許多不同的陰影效果,這些陰影在建築物的不同部位相互交織,使得整體設計更加立體。陰影不僅僅是光的一種缺失,它們也為空間增添了深度和層次,讓觀眾在駐足欣賞時,感受到更為複雜的美學意義。這種對光影的細緻考量,無疑使得迪士尼音樂廳成為一件動人的藝術作品。...

破土漫畫

  • ▌[城市亂彈]畫家簡介 vawongsir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曾任中學視藝科教師。港區國安法生效後,政府指他的作品涉及反政府題材,教育局以此裁定他專業失德。出版插畫集有《假如讓我畫下去》、《我在老地方等你》、《加多雙筷》等,現居台灣。

  • ▌[黑膠集]漫畫家簡介政治漫畫家。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2007年起替報章及雜誌創作漫畫及插圖。其政治漫畫專欄《嘰嘰格格》於《明報》連載至今。出版作品包括《Hello World》,《Lonely Planet》,《大時代》,《新香港》等 。曾任教城大創意媒體學院及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 現定居英國。 ...

破土來稿

  • ( 編按 : 破土除了有固定的作者專欄,歡迎左中右各方讀者意見分享。) 現在世局亂七八糟,主要是因為全球格局出現了二戰後的根本性變化。在二戰後重建的世界秩序中,美國作為超級大國,擁有主導地位,在全球產業、貿易和能源分配中都佔據主導位置。因為有這樣的超級大國地位和相應的好處,美國也為全球安全提供了一定支持,並承擔了相關費用。但特朗普上台後,不願再為全球安全買單,主要跟他「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的理念以及想徹底改變美國傳統外交政策有關。 在他看來,美國作為超級大國,長期以來在全球安全上投入了大量資源,但回報卻不匹配,甚至被盟友「佔便宜」,損害了美國自身的利益。以下五點可以解釋他的立場:...

  • 1945和1997,分別是二戰結束和香港主權移交的年份,香港人想必對這兩個年份都有印象。工黨於二十世紀初創立,多數時間在野,創黨至今僅出七名首相,撇除新近當選的施紀賢(Keir Starmer),真正贏得政權並有意義地執政的,便要數艾德禮(Clement Attlee)和貝理雅(Tony Blair)兩人。(其實有第三人——威爾遜 Harold Wilson,但礙於篇幅所限,本文專注討論工黨的路線之爭)。而1945 和...

破土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