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土圖文

  • 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將於本周二、三(7月30日至31日)召開例會,市場焦點無疑是聯邦基金利率會否下調0.25厘。惟較利率決定更受關注者,乃聯儲局能否維持其「制度性中立」地位,抵禦來自白宮愈趨急切的政治壓力;鮑威爾(Jerome Powell)此役乃是為後伏克爾(Paul Volcker)時代延續數十載之貨幣政策獨立性立下最後防線。若說利率是技術操作,獨立性則為制度根本。今次會議不過是市場對美國央行「能否一如既往堅守原則」的公開大考。四分一厘之外的真風險表面看來,是減息與否的技術爭論;實則背後隱伏的,乃市場對政策決策機制信心的鬆動。假若投資者開始相信利率變動不再純以通脹與就業數據為依歸,而轉由總統競選節奏所驅,則四分一厘的實際影響,遠不及信譽損失來得深遠。屆時,美債長端收益率的期限溢價或急速攀升,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穩定預期亦將動搖,而聯儲的「2%通脹錨」將淪為空談,市場將重新評估央行意志是否堪信。此類「信念危機」一旦萌芽,便難根除。投資者之疑心,非四分一厘可息。委員意見分歧 白宮干預頻仍7月中旬,兩位聯儲理事分別發聲,立場迥異:沃勒(Christopher Waller)認為近期通脹放緩、工資增幅下降、就業動能疲弱,足以構成減息理據;庫格勒(Adriana Kugler)則認為關稅傳導尚未完全顯現,企業目前仍以舊價出貨,價格上漲尚在路上。紐約聯儲總裁威廉斯(John Williams)則折衷表述,指現時影響尚屬溫和,但未來兩三季關稅將逐步推升通脹達一個百分點。這種「一數多解」的經濟形勢,容許技術上出現「可減、可不減」的模糊地帶,正因如此,貨幣政策決策過程的「純潔性」愈發重要。須明確讓市場看到,若減息,是因應經濟模型,而非總統脅逼。然而,7月23日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 我在北馬其頓的奧荷德,入住的旅館名叫「黃金時代」。某天韓國義工煮飯,油煙滿室,見到一位老太太用餐,本以為是旅館老闆 Filip 的家人,一問才知也是旅客,住在多人間下鋪。 她叫 Jane,今年 80...

破土漫畫

  • ▌[黑膠集]漫畫家簡介政治漫畫家。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2007年起替報章及雜誌創作漫畫及插圖。其政治漫畫專欄《嘰嘰格格》於《明報》連載至今。出版作品包括《Hello World》,《Lonely Planet》,《大時代》,《新香港》等 。曾任教城大創意媒體學院及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 現定居英國。 ...

  • ▌[狀態清寧]畫家簡介隱姓埋名。人在野地流放,心為香港流淚。祈求一日香港團圓。

破土有聲

  • 收看節目 陳文敏教授看完末代港督彭定康的新書《香港日記》,回歸前的種種片段,一幕幕重現眼前。對他和其他曾經歷那個時代的人來說,感受特別深刻。他會分五個篇章:個人篇、英國篇、中國篇、香港篇及人物篇,透過聲音專欄《破土有聲》與大家分享讀後感,帶大家重踏那動盪卻又充滿朝氣的年代,一個每個人均徘徊於希望和憂慮之間,需要在歷史舞台作出選擇的年代。首先是個人篇。陳文敏說:「人的價值並不建基於他的職業,這是不少人會說但卻做不到的態度。在大學招聘時,我常常告訴同事,應徵者對較低級的同事的態度,往往比他在面試時的表現更為重要。」他從《香港日記》中見到:「貴為香港的總督,彭定康會為打算移民的司機餞行。在離開香港前夕,不少人為他餞行,他卻沒忘記設宴款待所有在港督府和粉嶺別墅工作的員工及他們的家人,包括廚師、清潔工人、洗燙工人、電工、園藝工人等。」讀彭定康《香港日記》原刊於《破土》專欄,原文見綠豆Patreon:http://bit.ly/3ToCJGI

  • 收看節目 莫宜端從英國兩大遺產和古蹟保育機構English Heritage和National Trust的工作,講述保育背後的暗黑歷史。 《破土》原文見綠豆Patreon:https://bit.ly/3MuuXJ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