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有誰對工黨勝出下屆英國大選內心存疑的話,剛結束的地方議會選舉也將那一丁點的疑問一掃而空。問題是,保守黨2010年掌權時英國已經「國庫空虛」,如今的情況比當年又更堪,工黨上台可能是新一浪加稅潮的開始。保守黨2010年勝出大選的時候,英國政府淨負債(Public Sector Net Debt)為GDP 66%,當時銀行利率為0.5%。如今這個比率已升到98%,銀行利率為5.25% ,國庫空虛的情況益見嚴重。財政預算英國的財政預算由獨立的財政預算辦公司(OBR)監察。OBR每年於春秋兩季公布5年經濟預測,並推算政府的減稅空間。這個減稅空間須符合以下兩點:● Public...
過往數年筆觸,多論及時政、密幣、資安、人工智能等,反而少寫旅遊雜記,然此乃我最愛題材。我計劃定期撰寫文章,先行網上發佈,稍後匯集成書,付梓出版。計劃雖有所向,書卻未定其端,落筆後始明道路,方入境界,如同旅行。所謂旅遊寫作,少談風花雪月,但記途中所思所感所悟,偶陳哲思,自我提醒之餘,亦望讀者有所啟發。 書寫有二途:一則默默耕耘,成書後方告天下;二則日寫短章,定期發佈,免得埋沒於櫃。過往屢有籌劃新書之志,然目標過大,宛如未竟事務清單,積蓄於彼,內心自責,與其湮沒於時光,寧將半熟散文先呈讀者,不待完善而發,非棄品質,旨在盡速示人,祈得讀者反饋,修文改篇,但求對得自己對得人。 作者之限,在於寫後數度翻閱,猶有遺漏。日後覆檢,方覺辭句不順,辭不達意。幸今有網絡,能得讀者反饋,再行校訂。文章發佈於網,亦不惜持續修改,有時謹為一字之差,但求文意流暢。網上寫作過程有如雕刻,初出粗糙,後以細膩修改,去蕪存菁。 所謂「共學書寫」,乃作者與讀者互動最佳成果。讀者既為良師,提醒錯別字、觀點陳述、邏輯推論等。若真有不明不慎之處,我亦即當及早修補。對評語持開放包容之心,若違己所守,則寧堅持我見。接受他人意見之餘,亦相信本身判斷,不盲從以迎合。即使讀者不留言,但一讚一分享,亦為寫作動力,像益友加油打氣。 今向各讀者申明意向及目標,如許諾以自勵,亦願與讀者共睹成書過程,算作見證。 書名未定,暫稱「逍遙訓練場」,風高浪急,逍遙為重。...
▌[黑膠集]漫畫家簡介政治漫畫家。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2007年起替報章及雜誌創作漫畫及插圖。其政治漫畫專欄《嘰嘰格格》於《明報》連載至今。出版作品包括《Hello World》,《Lonely Planet》,《大時代》,《新香港》等 。曾任教城大創意媒體學院及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 現定居英國。 ...
尋求政治庇護這條路一點也不容易 ,大家一路走來都充滿挑戰和困難! 我真的很幸運,兩年內便成功取得難民身份,可以踏上新的階段,一步步去計劃及實踐目標。 真的,我真的很感恩,在英國這段日子,很感恩遇到不少的同路人,一起互相支持、互相幫助、互相扶持。雖然我們的背景、性格及經歷都不一樣,但大家都曾在2019年為香港付出和努力,大家都很愛香港這個家,但卻被迫要離開家人朋友,漂泊異地,因此我們都希望支持陪伴,鼓勵大家即使面對重重困難,都一起向前走。 這路不易走 在眾多尋求政治庇護的朋友之中,我是比較順利的一位。我由在機場舉手申請庇護,至完成初次面試之後,在大約一年半便獲得第二次的正式面試機會,面試後兩個月就收到結果,申請獲批成為英國難民,可以好好地規劃自己的路向。...
過去一周,最矚目的政經要聞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問北京,與外長王毅會談後,獲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接見,反映這次美中「攤牌式」外交角力,最終鬥而不破,談判仍能繼續。而美國電動車龍頭Tesla的老闆同期突然造訪中國,Tesla數據安全獲中國當局接受,在內地全面解禁,並將與百度合作,開發自動駕駛軟件,反映北京正以開放內地電動車市場利誘美國,試圖換取美國放寛對華經濟封鎖。「攤牌式」外交角力外界看這次布林肯訪華,大多從「決裂」、「攤牌」的角度出發。因為美國總統拜登剛成功獲得國會撥款,援助烏克蘭、以色列及台灣,急欲在年底總統大選前,外交與內政都做出成績,盡力爭取連任,所以頻頻有外交大動作,包括向中國大力施壓,要求中國企業停止向俄羅斯輸送資金和物資,不要變相幫助俄國侵佔烏克蘭;向以色列施壓,要求盡快解決加沙人道危機;向墨西哥施壓,要求聯手遏止邊境偷渡。向中國施壓的最新手段,是透過媒體喊話,若中國企業繼續與俄方交易,美國會制裁牽涉其中的中資銀行,切斷這些銀行與國際美元資金池兌換的渠道,這個警告在布林肯訪華前已喊得街知巷聞,這種「打開口牌」的脅迫外交,令這次高層會談從一開始便呈現劍拔弩張之勢。中方也透過官媒反擊美方,駁斥美方指中國產能過剩,說過剩的是美國的焦慮,而非中國的產能。單從雙方在會談前後的公開講話來看,這次中美高層接觸並沒有任何即時成果,雙方會後公布說有五點共識,全都是就著外交、經濟、金融、商務等領域,以及禁毒、氣候變化、人工智能等議題,繼續磋商,稍為具體一點的東西都沒有,所以有一些評論員說談崩了,中美關係往後只能震盪下行。醞釀妥協與利益交換不過,若會談氣氛極其惡劣,只是各自表述強硬立場,習近平應該不會在王毅與布林肯談了五個多小時後,在布林肯離京前於人民大會堂安排見面,官媒還發布習在會場踱步等候的片段。這個會見和信息發布安排應該不是雙方事先早已確定和宣布的,而是在當日才確認的,反映北京對會談情勢的判斷,並不是決裂爭吵、矛盾升溫,而是雙方攤牌摸底後,正在醞釀某種妥協與利益交換。中美在尋求某種妥協與利益交換,而非全面決裂,另一個佐證是Tesla老闆Elon Musk突然奉召到訪中國,中國隨即宣布Tesla通過了數據安全審查,解除銷售限制。而Tesla也宣布與內地搜尋器百度合作,開發自動駕駛軟件,等如答應與內地企業共享美方的無人駕駛科研成果。中國總理李強對此作高度評價,說是中美合作典範,這次北京極其著跡地放生Tesla,明擺著的目標就是利誘美國,只要美國願意放鬆對在華科技應用的管制,中國市場的大門就可即時對美企打開(當然,日後也可以隨時關上)。除了利誘美國,Tesla這案例也是為習近平五月初出訪法國、匈牙利和塞爾維亞三國作準備,向歐洲企業拋出橄欖枝,若歐盟不阻撓中國的「新三樣」(電動車、太陽能板、鋰電池)出口,中國的內銷市場也會對歐企適度開放。規避制裁風險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中方媒體大力批評美國以制裁中資銀行要脅北京,但許多過去有參與中俄貿易的中國企業和銀行,已著手規避制裁風險。例如中資銀行不再參與中俄貿易的金錢支付流程,改由企業經一些處理中俄邊境貿易的中介機構付款或收款,部分款項更會經地下通道交付。這些轉變顯示,中方正認真看待美方的威脅,嘗試以第三方無法查證的手段,曲線延續中俄貿易,但這些曲線支付管道有不少風險,或會令中俄貿易增長放緩,甚至出現短期下跌。(圖 :新華社) ▌[守望]作者簡介劉進圖生於香港,七零年代入讀善導小學和九龍華仁書院,學會追求良善、自由和責任。八十年代初進香港大學唸法律,思考社會公義。八十年代末加入新聞行業,先後任職於《信報》及《明報》,切身體會「無信不立」、「兼聽則明」。2014年2月遇襲受傷,病榻上總結心願:「真理在胸筆在手,無私無畏即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