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已經移民他方,但仍在掙扎之中,以下有些勵志小故事,或許能為你在聖誕佳節當前打打氣。 七十歲的掙扎 吳老太跟隨兒子一家到英國生活,70多歲的她,不會說英語,也不懂用智能電話,初來到時非常開心興奮,但很快問題已經出現。吳老太說:「我從小到大都沒有這樣委屈過,兒子、新抱最初對我還不錯,但一家人一起生活總有衝突,每次都是我讓步才平息。我為甚麼要這樣委屈?」吳老太不能適應英國的生活,一直嚷着要回香港,但香港已沒有家人,丈夫在幾年前過身。兒子也不知如何是好。 事實上,也不單是吳老太的適應,兒子及新抱也是在適應中,而且他們還要努力找工作,照顧孩子。當初只是希望一家人可以一起生活,互相照顧。經歷一年多的掙扎,大家學習改變、互動模式也開始不一樣,慢慢接受不適應才是正常的過程。 最近又再見到他們一家,關係已有明顯改善。兒子解釋:「我們總算安頓下來,過往不習慣講自己的感受,經過這一年的改變,明顯大家也多了說自己的想法,有甚麼不滿也可以說出來。」吳老太也補充:「我跟自己說,後生的已經要顧及很多事情,我也要努力學習,不要只是依賴他們。我現在會好好安排自己時間,出外喝咖啡,叫兒子寫上我要的Latte,遞給店員看,又解決了問題。 不會說,就用身體語言補充一下。我也幫忙照顧孫兒,新抱沒時間煮飯,我便幫忙,大家相處舒服開心。不關我事的,也學會不再多事。 」...

  • 曾於佛祖初轉法輪之地旅居百日,住日本人創建寺廟,名為日月山法輪寺,屬日蓮宗。每日晨五起床梳洗,六時唸誦,午或抄經,或冥想,寺中亦有雜務,傍晚五時復又誦經,早睡早起。 友人聞此經歷,常有兩極反應:一者羨慕,謂其清靜神聖;有人說寺院單調乏味,難以長居,一聽五時起床更連聲說不。然而我等生活其中,倒不覺殊聖或苦悶,只覺如同生活日常。 修行即生活,不以每日冥想為神聖,只視之為日常。猶記當年曾感驚訝,過往居然從未修行,想像離寺後應堅持練習。然而返回市區後,修行遂止,間或冥想、誦經,已非朝夕之事。 多年後又有幸入住內觀冥想中心,十日禁言、禁網、禁手機,晨四起床,終日冥想至晚九,修行生活復始。有從未入過內觀營的朋友聽罷,驚問何能十日十夜不言不網不手機,常覺不可思議。然而若得活在其中,則無逆拒,亦無憧憬,因二者皆顯不適。若常格格不入,何以安在? 逆境適應 若以寺中修行為順境,逆境適應豈非同理?疫情封城期間,香港人與世界及中國斷軌,內外交困,有如荒島,外人以為香港情苦,然當時生活其中,倒也不覺甚苦,反而趁機理解我城,圍爐取暖,自有另一番意義。 更甚者,友人困於斗室,問其最難適應處,平日對答機敏,居然一時無語。眾問難道無不適應處?答曰冷暖自知,衛生欠佳,均屬實情,然而實無過度不適處,因諸事皆被動,反正無法控制,更不必擔憂,專心一致,每日讀書六小時,視之為難得奢侈。此等心志,即堅靭回彈。...

  • 在英國生活了兩年多,基本上都已經適應了。一開始從台灣來到英國,內心有不少擔憂,因為自己從未在西方國家生活過,而這裡的語言、文化、天氣、食物等等都跟香港很不一樣,生怕自己難以適應,甚至會覺得自己不適合在英國生活下去。 但很幸運,一切都順利,我有著身邊朋友的支持及幫助,算是在英國生活得很不錯了。 在一開始尋求政治庇護,未得到難民身分,亦未有工作許可,便惟有努力預備自己,在不同地方做義工,適應在這裡的文化,擴闊自己的圈子,亦可以增值自己。 天氣令人最不爽 在語言方面,我的英文都開始有所進步。以往在nursery centre,charity shop及community...

  • ( 編按 : 此專欄內容均為真實處境,旨在反映離散對個人和家庭帶來的衝擊,以文字與大家一起走過荊棘。專欄文章經編輯在文字上修改處理,確保內文提及的人士身分保密。)思前想後,Agnes 跟 Ken 帶著6歲的女兒到台灣生活。因著...

  • ( 編按 : 此專欄內容均為真實處境,旨在反映離散對個人和家庭帶來的衝擊,以文字與大家一起走過荊棘。專欄文章經編輯在文字上修改處理,確保內文提及的人士身分保密。)====================在香港的時候,小芳跟老爺奶奶相處沒有問題,很多時是在過時過節才會見面,平日各有各的生活,丈夫小文自己一人偶爾回父母家探望。後來小文決定跟小芳帶著孩子一起移民到英國, 夫婦二人同心合力,也慢慢適應這邊的生活,小文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而小芳則選擇留在家中照顧孩子。小文的爸爸身體一直不好,最後在留院期間過身了。 小文是家中獨子,二話不說便邀請媽媽過來英國一起生活。 小芳也同意小文的安排,也著手幫忙處理事務。...

  • 收看節目 2019年至今,逾三萬港人移居台灣。他們曾經抱著希望踏上這片土地,努力適應,默默耕耘。然而,台灣移民政策一改再改,移民路蹉跎。移台港人的無奈和不安,不為外人所理解。二次移民潮 之下,香港人細數自己的故事。《綠豆》訪問了三位移台的香港人,講述他們經歷屢次失望,面對忐忑與掙扎,有人決定留下,有人毅然踏上二次移民之路。 ...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