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看節目 科普,第四講,2024年科學界最令人期待之發現02:30 2023年科學界失望的發現:韓國科學家發現室溫超導體10:50 過渡化石至份子化石24:30 銀河系發現磷30:10 世界蚊計劃41:30...

  • 收看節目 能源危機下的綠色生活英國政府的環保政策, 由潔淨能源、扶助電動車巿場、及至津貼高效熱水爐,哪些值得移英港人注意?自主發電、自己種菜,帶給我們什麼深層意義?《邊講Bean talk》請來熟悉環保政策和社區耕作的Angus 林志光講解能源危機下,如何在地孕育綠色生活。03:41 政府扶持電動車巿場...

  • 收看節目 科普篇|第三講:時空奇異點神秘的黑洞是天文愛好者必修一課。科幻電影和小說裡的黑洞會把宇宙物質都吞噬掉,黑洞又像一條時空隧道,走出黑洞,時空會被扭曲。以上對黑洞的描述,有多少是真?多少是假?又有多少仍然是個謎?黑洞講BEAN啲,不如今集講吓呢啲:09:00 100年前德國物理學家在戰場上計算黑洞公式12:00 黑洞點解會將光吸掉?24:30 黑洞的結構49:00 極端超大質量黑洞OJ287如何運作...

  • 收看節目 陳文敏講法律,第一講:政府權力來源講者:陳文敏 -- 港大前公法講座教授黃瑞紅 -- 大律師蔡騏...

  • 收看節目 以往生活於亞熱帶氣候的港人,面對英國濕凍的嚴冬,除了多穿保暖衣物,如何順應氣候,滋補養生?《邊講Beantalk》請來香港註冊中醫師、英國註冊針灸師黎淑賢醫師講解冬日常見病例,通過食療改善症狀,介紹飲食禁忌、小童清走寒氣穴位。03:47 現代人勞累陽虛 正氣不足寒氣侵12:32 辛溫食物驅寒 舒緩傷風症狀21:47...

  • 收看節目 💡 科學家為咗尋找生命之源可以去到幾盡? 💡 從實驗室土法煉鋼,深入地核,再飛上太空,科學家每次的嘗試,都找到多一點線索,一步一步解拆生命之源這個謎題。...

  • 收看節目 移民英國的家庭帶著憧憬,到埗英國開展新生活。「蜜月期」過後問題出現,子女不聽話、夫妻難以溝通、加上還未處理好的情緒,家庭關係出現裂痕。 《邊講BeanTalk》請來英國註冊家庭治療師 ElaineFong 以人際關係的角度,談談移英家庭衝突背後,有哪些成因?家中角色的轉變,帶來什麼衝擊?01:46 家庭治療師以人際關係角度分析問題09:48...

  • 收看節目 💡 睇完電影《奧本海默》後,你對戲中談及的量子力學是一頭霧水,還是瘋狂「腦補」希望可以進一步了解量子世界?💡 量子抽像又難以觸摸,主持人以武俠世界形容量子力學不同門派的理念,亦講解了量子力學如何應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三位主持都是科普工作者,曾經在不同媒體同框出現,今次在《綠豆》新節目「周日講BEAN科」為我們主理科普這一門課。第一講「量子咩嘢話」播出日期:2023年10月8日主持人介紹:陳志宏(紐約大學物理學博士)陳文豪(香港中文大學物理學博士)馬學綸 Helen...

  • 收看節目 這一波香港人移民英國潮中,教會發揮甚麼角色?英國華人教會在這兩年間迅速增長,香港牧師來到英國,從零開始,創辦教會有何經歷?當中會遇到甚麼困難?今集基督教正生會(英國)特約《邊講BeanTalk》,請來位於列斯 (Leeds) 的樂道教會 (The RockGate)兩位負責人,許寶山牧師(Tommy)和周凱韻傳道...

  • 收看節目 四個讀電影的少年,因為一份大學功課,開始以「相中相」形式記錄港產電影場景的習慣,從此發現觀影可以變為偵察過程,而街頭盡是電影痕跡。 《去Bean度》第四集,由「映遊舊戲」四位年輕人帶大家穿梭電影與實景之間,走一趟電影經典人物走過的街,看他們看過的風景。他們將自己對港產片的熱愛,化為生活日常。從街頭看見香港電影,從港產片感受香港。 另外,他們還與大家分享尋找電影場景小貼士。▌遇到一個鏡頭你很喜歡,想要尋找該場戲的電影場景,「映遊舊戲」四人組分享了一些小貼士:📍首先,當然是地名、街名。電影裡面,通常每場戲的頭幾個鏡頭,總要交待空間和時間,街牌、當區特色往往就在這些鏡頭之中。喜歡某一個鏡頭,要找回拍攝場景,還可以留意前前後後一整組鏡頭,由蛛絲馬跡得到答案。當然,好像杜sir的戲,上一個鏡頭還是中上環追逐戲,下個鏡頭已經是觀塘了。怎麼辦呢?觀眾還可以留意大廈名!📍第二個貼士,就是燈柱!電影中讓人深刻的一幕要一看再看,除了回味對白和演繹,也可以找回拍攝地。其中香港街頭處處相似,但好在香港的燈柱皆有編號;定格下來,抄下燈柱編號,上網找回燈柱位置,場景輕鬆get!📍第三,就是現有網上資料。網絡之大,一齣好電影一定會有同好的,有人把周星馳的對白倒背如流,也有人對電影場景痴迷。如果真的沒頭緒,往網絡看看現有資料,即使沒有直接答案,四人組都找到過些頭緒,最後幫助到他們成功尋找到電影場景!▌那麼,「映遊舊戲」平日影的「相中相」又有甚麼貼士呢?📸 印相要印啞面。這是四人組在戶外拍「相中相」的經驗,他們試過在移好了相片,位置夾得剛剛好後,卻發現光線變化,光面相紙反光了,看不到「相中相」。所以印相要印啞面啊!📸 留意焦距。初開始時如果掌握得不好,可以耐心一點調節手機或相機鏡頭焦段,廣角一點試試,長焦一點再試試,慢慢就能掌握方法了!但是,因為電影攝影師所使用的鏡頭焦段可能會超過手機的鏡頭焦段範圍,手機有可能未必影得到。📸...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