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土圖文
近年不少西方民主國家均出現民主倒退 (democratic backlash ) 的現象,極右思想和民粹主義的出現,推崇強人領導,甚至鼓吹威權管治,對人權、自由和法治造成不少衝擊。獨立的司法制度,便無可選擇地被逼處於這波衝擊的風眼。無獨有偶,極右政權對司法獨立的干預,與極左威權管治的手法相當類似,干預大概可以從三方面分析:直接的介入、間接的干預和價值的轉變。 直接的介入 直接的介入是指行政機關直接干預司法程序,最明顯的是行政機關直接指令司法機關如何判。但在現代社會,這種情況較罕見,一來這會徹底破壞司法機關的獨立形象,而即使是威權政府,仍然希望可以利用司法機關的獨立形象向外界展示其行為獲司法機關的認同。...
六月是荷花盛放的季節,這個時候的池塘裡,蓮花爭相綻放,吸引了無數的遊客和攝影愛好者。然而,通常我們看到的荷花照片,多是色彩斑斕的畫面,鮮豔的粉紅、潔白的花瓣在陽光下閃耀,給人一種明亮而愉悅的感覺。但如果用黑白相片來詮釋荷花之美,或許會有截然不同的視角。 黑白相片,去除了顏色的干擾,讓人更專注於形狀、線條和光影的變化。荷花的花瓣在黑白的世界裡,似乎變得更加柔和而富有層次,優雅的曲線勾勒出一種獨特的韻味。每一片花瓣的邊緣,在光線的照射下,形成了微妙的明暗對比,展現出荷花的細膩與堅韌。 在黑白的背景中,荷葉也展現出不同的美感。水珠在葉面上滑動,反射出光影的變化,這樣的畫面讓人感受到一種靜謐與安詳,仿佛時間在此刻凝固。黑白相片中的荷花,宛如一位優雅的舞者,在清風中翩翩起舞,無論是盛開還是含苞待放,都散發出一種淡淡的哀愁與美麗。 拍攝荷花的過程中,攝相師需要更仔細地觀察,每一個角度和光影的變化都可能會帶來不同的效果。在黑白的世界裡,荷花不僅僅是自然的產物,更成為了情感的寄託。它們在水面上搖曳生姿,像是在訴說著千古流傳的故事。 因此,黑白相片所呈現的荷花之美,不僅僅是視覺的享受,更是心靈的共鳴。這種簡約而深刻的表達方式,讓我們重新認識了荷花,讓它在六月的陽光下,散發出不一樣的景象。 ...
破土來稿
( 編按:政府匆匆展開《基本法》第23條立法公眾諮詢,短短30天的諮詢期,當中還夾雜著多天的農曆年假。英國外交大臣卡梅倫日前表明港府所提的草案不符「中英聯合聲明」,而多個團體則把握機會,就這條影響全港市民權利與自由的條文發表意見,努力趕在限期前提交意見書,其中包括身在海外的香港人團體。 破土將會一連幾天刊出他們的聲音,齊來關心香港這個家。) ===============================文 : 香港法治監察就香港政府為《基本法》第23條立法展開的公眾諮詢,香港法治監察得到陳文敏教授的意見及協助,早前提交了意見書。 對於諮詢文件,我們關注到:...
編按: 無國界記者每年公布的世界新聞自由指數,香港近年排名被歸類為「狀況艱難」等級。隨著《蘋果案》開審,記者被帶進法院、政府全速前進的廿三條立法,香港新聞工作者的工作越見險峻。 楊健興(Chris Yeung)是香港資深新聞工作者,來稿破土,從個人在業內40年的反思,道出留下來的新聞工作者,如何在已不認識的香港與自我審查這惡魔共存。 =========================== 踏入2024年,從事新聞工作已接近40年,由老牌「大報」《南華早報》、《信報》,轉而與傳媒朋友創立網媒《眾新聞》,一直沒有離開新聞業。《眾新聞》2022年...
破土有聲
收看節目 上一集的《破土有聲》,陳文敏教授帶大家回到數百年前陪審團的出現,以及它所彰顯的精神。陳教授這次會談談陪審團制度的利弊。陪審團有可能被操控嗎?現時香港法庭的陪審團,是隨意在合資格的社會公眾人士中挑選,保障了陪審團的獨立性和多元性,然後透過商議以公平的方法作出裁決。至於對於有人質疑一般陪審團沒有能力處理專業範疇的案件,教授則認為保障法庭審訊的透明度,審訊不淪為只有專家才能明白的討論至為重要。📖《破土》原文|從「正義迴廊」和「毒舌大狀」看陪審團制度和程序公義 (中) https://bit.ly/3CYhyWe▶️ 重温上一集《破土有聲》|從「正義迴廊」和「毒舌大狀」看陪審團制度和程序公義 (上)...
收看節目 「正義迴廊」和「毒舌大狀」這兩齣叫好又叫座的港產片,引起公眾對陪審團制度的討論。陳文敏教授看罷兩齣電影後,為破土撰文,講述陪審團制度的前世今生、利弊質疑,以及在國安法下陪審團被消失所突顯的問題。陳教授在上篇,首先帶大家回到數百年前陪審團出現的初期,陪審團如何受到嚴苛的對待,例如要在無水無食物下退庭商議,偷帶食物會被罰款,以及遇到政治敏感的案件時,與英皇之間的種種角力。最後,他引述著名法官的說話,明言陪審團不單是實踐公義的工具,也不單只是憲法中的一環,它更是顯示自由仍然得到保障的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