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土圖文

  • 移英四年了……新來英的親友、久別重逢的伙伴,都一定會問:習慣在英的生活了吧?!適應了嗎? 今天的我,會告訴他:適應啊、但又有未適應的,現在進行式呢。 慌失失箭豬 若回到移英剛一年時,我會很興奮地說,衣食住行都稍稍掌握了新規律。雖然撞過車,但「哪裏跌倒哪裏起來」,還不賴。工作諸事不順,但閒時還像遊客,與丈夫四處觀光,不安的感覺抒緩下來。 到第二年,置了業、工作上軌道,只是丈夫仍未有穩定工作。孩子在英的學習和生活都愉快;在廣濶的思想和實質空間中長大了不少。老懷安慰,所以我會說,適應了、適應了…… 到第三年,在工作中,努力站穩陣腳;像很多移英和本地家庭一樣,有兒童或少年的家庭,不太多雙職夫婦。當我全職工作時,另一半繼續犠牲自己找全職老本行的機會,努力在居所附近找半職和方便照顧兒女的工作。跌跌碰碰。我知道他為轉行萬二分努力,但有時未有成果,他知我擔心……其實大家也是心裡有數,又怕「按錯掣」觸動對方失落、失望的神經,所以有時會轉趨沉默。 有不只一次,為到伴侶的出路愁煩,又在工作間遇到麻煩事,回家煮飯時一時批評子女沒有洗碗、隔了半句鐘又投訴有人把調味料置於高處,欺負我個子小……其實內心焦躁,就變成一隻驚慌箭豬,混身是刺吧。...

  • 美國兩州一市的選舉,共和黨總統特朗普支持的候選人大敗,民主黨年青一代領袖冒起,反映美國選民不滿特朗普治下百物騰貴,生活成本日益難以負擔,令許多一度支持特朗普的搖擺選民,投票給民主黨以示抗議。白宮若無法平息這股民怨,來年底國會中期選舉,共和黨恐怕會失去眾議院多數議席。 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指,他自己不在候選人名單上,以及聯邦政府停擺,是這次兩州一市選舉共和黨落敗的原因。不過,弗吉尼亞州就在首都華盛頓旁邊,住了大量聯邦政府僱員,他們是最受聯邦政府停擺影響的一群,但這個州的州長選舉結果顯示,共和黨候選人以雙位數字的得票率差距落敗,與遠離首都的新澤西州相似,顯示聯邦政府停擺並非左右選舉的重要因素。 至於說特朗普自己不在候選人名單上,惟落敗的兩個州長候選人都是高舉特朗普旗幟,以特朗普的口號和政策作招徠,結果卻落敗,且其得票率與特朗普目前在該州的民眾滿意度(大約四成)非常接近,遠低於特朗普二度勝選時在該州的得票率。顯示有為數甚多的中間選民,因為對特朗普施政不滿而改投民主黨,藉此向執政共和黨發出警告。 「可負擔生活」成必爭之地 如果說聯邦政府停擺並非左右選情的關鍵,中間選民不滿特朗普施政表現才是,這些選民最不滿的是什麼?兩州一市的選舉提供了清晰答案,便是選民最不滿的是政府控制通脹不力,過去一年物價顯著上升,加上大城市的樓價和租金日益脫離可負擔水平,令受薪一族感到生活成本難以負擔。民主黨在兩州一市勝出的候選人,核心競選議題就是「可負擔生活」 (affordable living),有別於過去以攻擊特朗普治下婦女失去墮胎權、少數族裔和性少眾群體受迫害,作為動員民眾投票的主要議題。 紐約市市長選舉結果,讓華爾街眾金融大亨吃驚,民主黨左翼34歲政客曼達尼(Mamdani)突然冒起,打出凍結租金、巴士免費、公費托兒、市營雜貨等討好民眾的福利政策,倡議向富人加徵稅項,被標籤為社會主義者,走典型的加稅派福利路線。他還是一個聲援巴勒斯坦、在非洲出生的穆斯林人,結果得票過百萬,以逾五成得票比率擊敗長期主政的前紐約州、在民主黨初選落敗後以獨立身份出戰的科莫(Cuomo)。這個結果突顯了「可負擔生活」訴求有強大號召力,而曼達尼精於運用網絡信息為選舉宣傳的手法,也教眾多政壇老手折服。...

破土漫畫

  • ▌[城市亂彈]畫家簡介vawongsir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曾任中學視藝科教師。港區國安法生效後,政府指他的作品涉及反政府題材,教育局以此裁定他專業失德。出版插畫集有《假如讓我畫下去》、《我在老地方等你》、《加多雙筷》等,現居台灣。

  • ▌[黑膠集]漫畫家簡介政治漫畫家。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2007年起替報章及雜誌創作漫畫及插圖。其政治漫畫專欄《嘰嘰格格》於《明報》連載至今。出版作品包括《Hello World》,《Lonely Planet》,《大時代》,《新香港》等 。曾任教城大創意媒體學院及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 現定居英國。 ...

破土來稿

  • ( 編按 : 破土除了有固定的作者專欄,歡迎左中右各方讀者意見分享。) 2025年3月1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大幅削減美國全球媒體署(USAGM)預算,導致美國之音(VOA)全體員工休假,並終止包括自由亞洲電台(RFA)在內的多間傳媒機構的聯邦營運資金。這一決定迅速引發全球關注,尤其是針對其背後動機、涉及利益衝突、以及對華語地區新聞自由與知情權的潛在衝擊。 特朗普的行政命令以「減少聯邦官僚機構」為名,要求USAGM及其他六個機構將營運規模縮減至最低程度,並指責這些傳媒存在「激進宣傳」傾向。根據美國之音官方數據,其2024財年預算約為2.7億美元,僱員超過2,000人,以48種語言向全球播送節目;自由亞洲電台則以華語及其他亞洲語言為主,長期向中國、北韓等資訊封閉地區提供獨立報導。然而,這項命令簽署後,美國之音1,300多名員工被停職,RFA的資金也被凍結,顯示特朗普政府急於推出並執行相關政策。 此舉與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DOGE)有密切關聯。馬斯克早在2月便公開批評美國之音和自由歐洲電台,稱其為「激進左翼的自言自語」,並主張關閉這些「每年浪費10億美元納稅人資金」的機構。馬斯克在X平台上的帖子顯示,DOGE人員已進駐USAGM,負責審查預算和經營細節,這進一步佐證了馬斯克在此次決策中的影響力。特朗普政府將此視為實現「美國優先」政策的一部分,但其具體執行似乎深受馬斯克的理念驅動。...

  • ( 編按 : 破土除了有固定的作者專欄,歡迎左中右各方讀者意見分享。) 現在世局亂七八糟,主要是因為全球格局出現了二戰後的根本性變化。在二戰後重建的世界秩序中,美國作為超級大國,擁有主導地位,在全球產業、貿易和能源分配中都佔據主導位置。因為有這樣的超級大國地位和相應的好處,美國也為全球安全提供了一定支持,並承擔了相關費用。但特朗普上台後,不願再為全球安全買單,主要跟他「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的理念以及想徹底改變美國傳統外交政策有關。 在他看來,美國作為超級大國,長期以來在全球安全上投入了大量資源,但回報卻不匹配,甚至被盟友「佔便宜」,損害了美國自身的利益。以下五點可以解釋他的立場:...

破土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