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居英港人群起反對中國準備在倫敦興建超級大使館,去年當選為Wokingham 地區議會議員的吳兆康提出動議,他在所屬的自由民主黨支持下,地區議會通過決議,正式致函英國副首相加入反對行列。雖然執政工黨議員並不支持決議,但這可說是首次由香港人議員在英國政治體制內就離散港人關注的議題打響第一炮。 究竟離散族群在移居地參政,是否有助該族群的在地發展和文化傳承?或許可以參考一個堪稱四面受敵的族群 —— 庫爾德人在歐洲參政的正反經驗。 庫爾德人的民族身份擁有過千年歷史,到了16世紀逐步形成獨特的民族語言,屬於印伊語糸的一個分支。庫爾德人的居住地——...

  • Le Corbusier(1887-1965)於法國Ronchamp 的廊香教堂(Chapelle Notre-Dame du Haut)是一個現代建築和雕塑藝術的典範。這座教堂於1955年完工,代表了Le Corbusier的設計哲學和對建築形式的創新探索。...

  •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祭出震撼彈,對全球所有國家開徵關稅。其中,中國商品關稅高達54%(疊加邊境關稅)。美國進口商品的加權平均關稅,將從2024年底約2.5%大幅提升十倍至25%,重返一戰前(1909年)的水平!中、美、甚至全球經濟增長可能因而蒸發約兩個百分點。 特朗普4月2日援引塵封已久的1977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以應對持續巨額貿易逆差所構成的國家緊急狀態。據此,對所有國家徵收的10% 關稅將於4月5日生效。針對個別國家的對等關稅,則定於4月9日啟動。 據評級機構Fitch...

  • 2024年底,香港立法會通過《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草案》(下稱《條例》),規定教師、醫護人員、社工等25類專業人士若在工作中合理懷疑有嚴重虐兒情況,必須主動向社會福利署或警方舉報,否則可能面臨最高5萬港元罰款及3個月監禁的刑責。該條例將於刊憲後18個月生效,預計2026年1月正式實施。 此舉是香港首次以立法形式將舉報虐待兒童的要求施以強制責任,同時亦反映了過去香港在兒童權益保護機制上具有重大的制度性缺漏。 法律的缺口:從自願舉報到強制行動 香港作為《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的適用地區,有義務保障兒童的生命權、教育權、健康權及安全權。儘管香港已經訂立《保護兒童及少年條例》、《防止兒童色情物品條例》,並在《刑事罪行條例》 加入條文,保護兒童免受性侵、剝削、施以暴力和虐待;以及以法律及政策,確保兒童可以獲取免費教育及公共醫療,惟香港在保障兒童權利的法律及政策,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根據社會福利署統計,自2020年起,香港虐兒個案呈持續上升趨勢,從2020年的940宗升至2023年的1457宗,三年間增幅超過50%。其中,以身體虐待與性侵犯最為常見,分別佔比約45%及35%。值得留意的是,上述數據僅反映已登記個案,實際情況恐怕更為嚴重。與此同時,警方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涉及兒童受害者的嚴重性罪行案件共696宗,較2018年上升逾五成,情況令人憂慮。這些數字都突顯香港一直缺乏有效的預防及早期介入措施,多數情況僅依賴事後補救,兒童仍處於極易受傷害的境地。 新通過的《條例》為這一問題提供制度化解決方案,要求教師、醫護人員及社工等專業人士承擔法律上的舉報責任,從道德義務轉化為法定責任。政府表示將提供配套措施,包括制定明確的舉報指引及專業培訓,提升前線人員識別虐兒風險與適時介入的能力,增強整個保護網絡的效率與準確性。...

  • 特斯拉(Tesla)行政總裁馬斯克(Elon Musk)自1月出任政府效率部(DOGE)——一個裁減數千聯邦僱員、並試圖廢除整個機構及項目的「顧問團體」以來,其公司的股價下跌約38%,周三公布的交付量更慘不忍睹,顯示其政治舉措引發的反彈正影響品牌銷量。 特斯拉第一季交付量為33.7萬輛,失守34萬輛的最底預期,為兩年多以來最差季度表現,較去年第四季的49.6萬輛下跌32%,較去年同期的38.7萬輛亦跌13%。這意味著,新款Model Y未能發揮提振作用。 FactSet數據顯示,分析師平均預期特斯拉今年第一季交付量為40.8萬輛。然而,隨著全國爆發「抵制特斯拉」浪潮,以及國際銷量下滑,近期多位分析師下調預期至40萬輛以下。 內外交困...

  •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美國時間4月2日下午宣布新關稅政策,所有出口商品到美國的國家都要支付最少10% 的關稅,而過去對美國有大額貿易盈餘的國家,則按美國單方面的評估須支付更高的關稅。例如中國出口美國商品徵34%、歐盟徵20%、越南徵46%、台灣徵32%、柬埔寨徵49%。政策的目標是消除美國的貿易赤字,達致貿易平衡,鼓勵製造商在美國投資設廠生產。 過去美國相信自由貿易,也致力推動全球自由貿易,鼓勵各國盡量減少以關稅、配額或其他規條阻礙自由貿易,其背後理念是自由市場的無形之手比政府更懂得分配資源。例如發展中國家的勞動人口擅長從事低技術的輕工業,生產衣食住行等日用商品,而西方發達國家則專攻高科技商品製造,這種生產分工通過自由貿易可達致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如今特朗普的關稅新政是徹底否定一貫的自由貿易理念,認為一個國家若對美國出口多而進口少,因此每年積累對美貿易盈餘,肯定是用了不公平手段打壓美國商品,侵犯美國利益,所以要按美國估算該國「榨取」美國程度,實施反制措施。例如美國估算中國對美國商品進口設定各種關卡,包括操控貨幣和各種貿易限制,猶如向美國進口商品實施了67% 的關稅,美國本可以實施等額關稅作報復,但考慮到這對多國有嚴重影響,所以只徵一半的關稅,因此對中國進口美國商品徵收關稅率為34%。對中國來說,美國對中國不久前加徵關稅20%,加上新的關稅疊加,累計總稅率飆升至54%,而這關稅同樣適用於香港。 神奇關稅列表 美國按內部估算他國無形關稅做了一個列表,其中數字怎樣計算出來,外界並不清楚。例如列表估計歐盟對美商品實施了39%...

  • 英國有大思想家嗎?有的。腦裏浮現的名字有培根(Francis Bacon)、洛克 (John Locke)、霍布斯(Thomas Hobbes)。但我最喜歡的仍是約翰•史超活•密爾 (John Stuart...

  • ( 編按 : 此專欄內容均為真實處境,旨在反映家庭、婚姻及個人之間的複雜性,以文字與大家一起走過荊棘。專欄文章經編輯在文字上修改處理,確保內文提及的人士身分保密。) 近期全球熱話都集中在網絡平台劇作《混沌少年時》(Adolescence)上。這部關於青少年的影片引發了許多反思,甚至讓人思考我們能做些什麼。每當孩子出現問題時,父母通常會問:為甚麼孩子會變成這樣?是孩子的問題嗎?還是父母做錯甚麼? 家的平衡時空 這部劇作探討了父母對兒子的影響,究竟他們是否好的父母?這讓我想起Amy的家庭。...

  • 鄂蘭(Hannah Arendt, 1906–1975)是20世紀的政治思想家當中,最能啟發我的其中一位。 她對極權主義(totalitarianism)的思考、對二戰後針對納粹戰犯審訊的分析、對權力/力量、權威、暴力的探究、對獨裁統治下個人的道德責任的反省等等,都是學富五車,深具原創洞見和鞭辟入裡的傑作。她那些充滿抽象哲理的著作,例如對人之所以為人的條件(the human condition) 的系統反思、對思考活動尋根問底的討論、以及對康德三大批判中的判斷...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