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看節目 Eva對製作團隊最直接的啟示是,那怕是年紀小小已經離開(十歲),那怕已經在英國生活三十多年,你還是可以保留那一份「港味」的。在英國成長,工作,參與社區服務,你不可能質疑Eva沒有完全融入,但當和Eva以廣東話對話的時候,你會有仍然在香港和一個相知數十年朋友在交流的錯覺,可能是她一直還在關心香港的原故吧⋯⋯ 其實Eva以往也有回港探望親友的,所以她跟香港的連繫也沒有完全切斷。 她提到每次回港一定會重訪各種懷念的美食,一口氣不停的數呀數,也勾起了製作團隊的各種滋味回憶,和連帶的種種掛念。 有些人會揶喻移英港人最愛談論的話題是如何找到/重現香港食物,停留「口腔期」。可能是熟悉的味道,最能帶回那附帶的記憶中,最完整的情感體驗。 這就是為什麼你跟人爭論那一家的奶茶最好﹐每次總是沒有好結果,你亦永遠可以在那些熱捧名店的出品挑出毛病。因為,奶茶當然永遠是自己舊居社區中,那家自小光顧的茶餐廳最合口味。...
收看節目 兩邊走走|第八集(2022年8月26日)[00:00] 開場[00:23] ▌人口販賣個案增受害港人求助 困難重重[13:03] ▌發展高球場暫緩重做生態研究...
收看節目 香港人到英國創業重新上路,陌生環境重頭適應會遇上什麼問題,如何踏出第一步,家庭成員看到的前景會否一樣? 移居他鄉,無論條件如何,總得重新上路。在不同社會文化下創業,應該順應當地潮流? 還是堅持本身優勢? 不用愁於生計的,是否就免於適應新環境的困擾? 一家人一同來到,一同面對新生活,但看見的前景又是否一樣?...
收看節目 香港的淨人口移出,由2019年起到2022年上半年,累計達23.1萬。這個概念性的數字之下,其實是一個又一個獨立家庭,離開香港流散在異地各處。 BNO簽證移英潮經歷兩年,隨一批又一批港人先後落戶,這群因相若理由離開,擁有近似價值的人,開始在各地凝聚。 有前香港區議員在較少港人居住的地區,組建港人組織,延續「遍地開花」的精神,為凝聚香港族群,重建港人公民社會深耕細作。 無政治背景的移英港人,亦在自身的條件和能力下,為港人建立聚腳點,集散香港文化。...
收看節目 兩邊走走|第六集(2022年8月12日)[00:00] 開場[00:23] ▌教師流失學校緊張離職移民成風 填補空缺困難[09:17] ▌新「安心出行」私隱憂「紅黃碼」追蹤...
收看節目 香港人在2022年經歷移民潮和世紀疫症,太多生離死別和不辭而别令人不知所措,整個城市彌漫著低沉的氣氛。 前區議員林進的搬屋公司一開業便遇上移民潮,移民客人經常將「內疚」兩個字掛在嘴邊,他反過來安慰他們,叫他們不要自責,明白離開的人都是迫不得已。幫手清屋和入倉,陪伴這些家庭走一小段路,是林進在這大時代下的一點小使命。 Pasu從事殯儀業18年,第五波疫情下政策每天都在變,令人無所適從。有人因為未能好好送親友最後一程感到遺憾,有些先人的遺體因為冷藏問題而變壞,家人面對不止哀痛,更是一種創傷。Pasu希望陪喪親者們走出哀傷,做到去者善終,留者善别。 林進和Pasu都選擇留下來,學習好好說再見後,繼續在小城尋找出路。...
收看節目 疫情陰霾下茶餐廳老闆、清潔工、劏房家庭如何度過 2022 年的上半年?香港人在困境中如何自處。 《記・香港人》走到第五集,今集開始一連四集系列專輯:散聚之間。我們帶觀眾由香港走到英國,紀綠這大半年間,香港人如何度過。四集的主題分別為:自處、離別、重聚、延續。...
收看節目 兩邊走走|第四集(2022年7月29日)[00:00] 開場[00:23] ▌舞台現罕見意外演唱會事故,安全備受關注[03:43] ▌實名制門票首運作旨在打擊黃牛,成效如何?[12:03] ▌立法會表現盤點不用一分鐘批出一億撥款[19:11]...
收看節目 前職工盟總幹事蒙兆達 2021年底在47人案後移民英國,與家人團聚。他的戰友李卓人被捕入獄,他曾許下承諾,會等他出獄,被迫離開香港,令他感到愧咎,直到收到李卓人的一封信,才漸漸釋懷,這封信的內容是甚麼? 蒙兆達離港後,被香港政府以《國安法》名義通緝。 【本集榮獲「2023年紐約電視節」最佳社會公義報導優異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