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擬修訂《監獄規則》,收緊探訪及拒絕個別律師會見在囚人士,並限制還押人士訂購私飯及自備私服。此項建議涉及兩項根本法律原則。 第一,雖然在囚人士因定罪被剝奪人身自由,但不等於其所有基本權利均被剝奪。例如他們並不自動喪失投票權或律師代表權。身處監獄的人士無法自由接觸外界,法律顧問往往是他們唯一可獲得獨立法律意見和協助的渠道。歐洲人權法院指出,律師代表權是公平審訊的前提,其地位幾乎等同「不可減免履行」的權利 (non-derogable right)。若律師違法,政府可依法檢控或向律師專業團體投訴;但這個別事件不足以構成全面限制律師探訪在囚人士的理由。 第二是無罪推定原則。還押人士尚未審訊,法律上被視為無罪。因此,在普通法世界,他們一向與定罪犯人分開對待,例如不用穿囚衣、有較多探訪及可選擇膳食。在現行制度下,他們每日僅可接受兩位訪客共探訪十五分鐘,且須在懲教人員視線與聽力範圍內進行。再者,所有提供私飯的承辦商均須經審批,難以構成安全風險。 政府稱訪客煽動憎恨,這既無交代事實基礎,亦違反言論與思想自由保障。首先,探訪極短且全程受監視,煽動無從説起;其次,還押人士未被定罪,思想自由受保障;第三,候審羈押屬短期過渡安排,被告可能被判無罪,故囚禁須盡量減低對其正常生活的影響。若被告長期被囚,這些安排或許會對署方造成一些不便,但在這情況下,真正的問題是為何一名未經定罪的被告會被長期羈押? ▌[海外隨筆]作者簡介...

  • 英國的《性別確認法》(Gender Recognition Act)規定,任何人士獲發性別確認證書( Gender recognition certificate)後,其性別將以確認書上所載的性別為準 ,除非法例另有規定。早前英國最高法院裁定,[1]《平等法》(Equality...

  • 收看節目 上兩集的《破土有聲》,陳文敏教授先後講述了陪審團這數百年的前世今生,形容陪審團為實踐公義,顯示自由仍然得到保障的明燈,他亦提到陪審團制度的利弊。 在這集,教授則提到何謂程序公義,還有首宗國安法檢控案件,陪審團被消失所突顯的問題。當控方指光時口號是煽動普羅市民時,究竟三位專業法官是否可以取代陪審團代表社會價值標準的角色?究竟冤獄是否比放過有罪的人更不公義?問題不一定有答案,但值得我們深思。 ================= 📖《破土》原文|陳文敏|海外隨筆...

  • 收看節目 上一集的《破土有聲》,陳文敏教授帶大家回到數百年前陪審團的出現,以及它所彰顯的精神。陳教授這次會談談陪審團制度的利弊。陪審團有可能被操控嗎?現時香港法庭的陪審團,是隨意在合資格的社會公眾人士中挑選,保障了陪審團的獨立性和多元性,然後透過商議以公平的方法作出裁決。至於對於有人質疑一般陪審團沒有能力處理專業範疇的案件,教授則認為保障法庭審訊的透明度,審訊不淪為只有專家才能明白的討論至為重要。📖《破土》原文|從「正義迴廊」和「毒舌大狀」看陪審團制度和程序公義 (中) https://bit.ly/3CYhyWe▶️ 重温上一集《破土有聲》|從「正義迴廊」和「毒舌大狀」看陪審團制度和程序公義 (上)...

  • 收看節目 「正義迴廊」和「毒舌大狀」這兩齣叫好又叫座的港產片,引起公眾對陪審團制度的討論。陳文敏教授看罷兩齣電影後,為破土撰文,講述陪審團制度的前世今生、利弊質疑,以及在國安法下陪審團被消失所突顯的問題。陳教授在上篇,首先帶大家回到數百年前陪審團出現的初期,陪審團如何受到嚴苛的對待,例如要在無水無食物下退庭商議,偷帶食物會被罰款,以及遇到政治敏感的案件時,與英皇之間的種種角力。最後,他引述著名法官的說話,明言陪審團不單是實踐公義的工具,也不單只是憲法中的一環,它更是顯示自由仍然得到保障的明燈。

  • 收看節目 陳文敏教授讀完《香港日記》,分多個篇章記下讀後感。在最後的第六篇結語篇,陳提到彭定康在日記最後一章,作出對一國兩制的評價,慨歎不少曾經努力為一國兩制付出的人,現在皆成為階下囚,英國亦終於履行了她的道義責任,讓願意離開的人前往英國。惟彭定康寄語指,不要忘記仍有不少深信香港價值、法治,和仍然默默努力爭取和堅持的一群。「這份堅持,是為香港,也是為我們所有人,因為這份堅持,正是界定我們自己本身的價值。」▌《破土有聲》:讀彭定康《香港日記》(一)個人篇:https://youtu.be/uXw0MRuIwqM ▌《破土有聲》:讀彭定康《香港日記》(二)英國篇:https://youtu.be/fY69vwCUtb4 ▌《破土有聲》:讀彭定康《香港日記》(三)中國篇:https://youtu.be/gAZulu-04eU▌《破土有聲》:讀彭定康《香港日記》(四)香港篇:https://youtu.be/BAqPpYiztpA▌《破土有聲》:讀彭定康《香港日記》(五)人物篇:https://youtu.be/3BWe5TyNwoc▌讀彭定康《香港日記》原刊於《破土》專欄,原文見綠豆Patreon:http://bit.ly/3ToCJGI ...

  • 收看節目 陳文敏教授讀完《香港日記》,分五個篇章記下讀後感。本書可貴之處,不單是彭定康提到回歸前種種中英之間,以至香港政商界內的政治角力,還有他對在任期間所接觸的世界各國不同領袖政客的透徹分析。第五篇人物篇,陳指彭定康對人的觀察相當透徹,書中三言兩語便描述了這些人士的特性,幽默之餘,有時甚至有點抵死,單單看他如何評價這些人士,經已令這本書值得一再回味。▌《破土有聲》:讀彭定康《香港日記》(一)個人篇:https://youtu.be/uXw0MRuIwqM ▌《破土有聲》:讀彭定康《香港日記》(二)英國篇:https://youtu.be/fY69vwCUtb4 ▌《破土有聲》:讀彭定康《香港日記》(三)中國篇:https://youtu.be/gAZulu-04eU▌《破土有聲》:讀彭定康《香港日記》(四)香港篇:https://youtu.be/BAqPpYiztpA▌讀彭定康《香港日記》原刊於《破土》專欄,原文見綠豆Patreon:http://bit.ly/3ToCJGI ...

  • 收看節目 陳文敏教授讀完《香港日記》,分五個篇章記下讀後感,回歸前的種種片段,又一幕幕地重現眼前。第四篇香港篇,陳文敏說,彭定康寫回歸最後一年,是全書最精彩的部份,因為他將回歸前夕的政治張力和各人的情緒推至最高峰。而處於中英角力的狹縫中,香港人是無可奈何的。在這歷史的舞台上,不同的人作了不同的選擇,甚至在過程中改變自己的角色。彭定康提到鄧蓮如、鍾士元、董建華,以及一眾商界及優秀的公務員等等,並對他們作出透徹分析。▌《破土有聲》:讀彭定康《香港日記》(一)個人篇:https://youtu.be/uXw0MRuIwqM ▌《破土有聲》:讀彭定康《香港日記》(二)英國篇:https://youtu.be/fY69vwCUtb4 ▌《破土有聲》:讀彭定康《香港日記》(三)中國篇:https://youtu.be/gAZulu-04eU▌讀彭定康《香港日記》原刊於《破土》專欄,原文見綠豆Patreon:http://bit.ly/3ToCJGI ...

  • 收看節目 讀末代港督彭定康的新書《香港日記》,會慨嘆歷史在不斷重演。陳文敏教授讀完《香港日記》,分五個篇章記下讀後感,在第三篇中國篇,陳文敏綜合彭定康的論述說:「中方認為法院只能處理平民百姓的事宜,不能質疑政府的政策,司法覆核簡直是離經叛道,法院判錯,政府當然能夠修正,這是中國的所謂法治觀念。」或如彭定康所說,中方從來不明白亦從沒嘗試明白香港這個社會。 ▌《破土有聲》:讀彭定康《香港日記》(一)個人篇:https://youtu.be/uXw0MRuIwqM ▌《破土有聲》:讀彭定康《香港日記》(二)英國篇:https://youtu.be/fY69vwCUtb4 ▌陳文敏讀彭定康《香港日記》原刊於《破土》專欄,原文見綠豆Patreon:http://bit.ly/3ToCJGI ...

  • 收看節目 讀末代港督彭定康的新書《香港日記》,會慨嘆歷史在不斷重演。陳文敏教授讀完《香港日記》,分五個篇章記下讀後感,在第三篇中國篇,陳文敏綜合彭定康的論述說:「中方認為法院只能處理平民百姓的事宜,不能質疑政府的政策,司法覆核簡直是離經叛道,法院判錯,政府當然能夠修正,這是中國的所謂法治觀念。」或如彭定康所說,中方從來不明白亦從沒嘗試明白香港這個社會。 ▌《破土有聲》:讀彭定康《香港日記》(一)個人篇:https://youtu.be/uXw0MRuIwqM ▌《破土有聲》:讀彭定康《香港日記》(二)英國篇:https://youtu.be/fY69vwCUtb4 ▌陳文敏讀彭定康《香港日記》原刊於《破土》專欄,原文見綠豆Patreon:http://bit.ly/3ToCJGI ...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