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看節目 美「中國周」頻推數十法案,對準中港 美國國會眾議院以413票贊成、3票反對通過《香港經貿辦認證法案》,要求國務卿在法案生效後30日內判定香港是否仍具高度自治,進而決定香港駐美經貿辦是否繼續享有特權和司法豁免權。若不再享有這些權利,經貿辦需在180天內關閉,即使繼續保留權利,也需每年認證。香港特區政府強烈譴責此法案,指美國藉此詆毀香港國安法和人權狀況。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也表示強烈反對,警告美方若關閉經貿辦,將遭中方反制。 此外,美國國務院更新了對港營商指引,警告在港美企面臨更高法律風險,指國安法和2024年即將通過的23條法例會增加商業風險,特別是與外國勢力勾結的相關罪行。此更新也指出,香港成為俄羅斯迴避制裁的重要中轉站,加大在港美國企業的合規風險。香港政府強烈反駁美方指控,認為其意圖製造恐慌並打壓中港經濟發展。 美國與香港的貿易額自2018年以來逐年下滑,外國公司在港設立總部的數量也顯著減少。港府近期提交的《保障關鍵基礎設施條例》可能進一步影響美國商界對港業務,尤其在數字經濟和科技投資方面引起寒蟬效應。...

  • 收看節目 Outstanding、Good已成歷史。英國教育標準局(Ofsted)公布,在諮詢過教育界和家長意見之後,決定一改沿用近20年的做法,關乎學校聲譽、影響家長選校,甚至置業決定的Ofsted視學報告,不會再以單一字眼評級﹐判斷學校屬於突出(Outstanding)、良好(Good)、需要改善(Requires Improvement)或欠佳(Inadequate)。局方的研究發現只有不足四成家長,及三成教師贊成這個評級方法,未來學校視學報告會改為引入成績表模式,不過具體做法未有細節,要等下年諮詢公眾。想知道新政策如何惹來家長和在野黨批評,請收看EP109《兩邊走走》的編輯推介。 ...

  • 收看節目 新人事安排能否令港大重回正軌?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召開特別會議,會上決議全面接納政府委任「港大內部運作事宜調研小組」建議的副校長委任名單,但未有公佈細節。不過多間傳媒隨即引述消息,披露出相同的人事任命名單。想知道新的人事任命有何特別之處,當中人物有何關係,請收看EP109《兩邊走走》的編輯推介。

  • 收看節目 香港主要發展商處境如何?摩根士丹利發表報告指,香港地產商賣樓毛利率在兩年內急跌,由過去的超過四成,跌至近期最低只有11%,若毛利率跌至10%,地產商未來財政年度的基礎盈利,將下挫4至24%。四大地產商之一新世界發展,發出盈警,預計將出現20年首次「年度」虧損,截至今年6月底的預計全年虧損﹐可能高達200億港元。想知道其他發展商的情況,請收看EP109《兩邊走走》的編輯推介。

  • 收看節目 新世界發展發盈警,預視港地產市況? 今年四月,摩根士丹利發表報告指出,香港地產商的賣樓毛利率在兩年內大幅下降,由過去的超過四成跌至近期的11%。若毛利率跌至10%,未來財政年度的基礎盈利將下跌4%至24%。《金融時報》也報導,恆基地產與長江實業旗下的兩個商業項目出租率不理想,反映香港商業和住宅物業市場同時下滑。 作為香港四大地產商之一的新世界發展,於8月底發出盈警,預計將出現20年來首次「年度」虧損,虧損額可能高達200億港元。消息一出,新世界股價急跌,創下2003年「沙士」以來的新低。分析認為,虧損擴大的原因是融資成本上升及人民幣貶值。 除了新世界,其他港資地產商如麗新集團近期也在出售物業,包括友邦金融中心及將軍澳的商業樓層和停車位。此外,麗新還傳出有意出售海洋公園萬豪酒店。市場對港資地產商的未來走勢表示擔憂。...

  • 收看節目 政策改變或會引來巨大震盪。 英國冬季將至,十月起能源費用又將調高,不過首相施紀賢 (Keir Starmer)...

  • 收看節目 法官一人判詞如何影響香港新聞界? 區域法院法官郭偉健周四裁定三名被告,包括《立場新聞》母公司Best Pencil (Hong...

  • 收看節目 政黨輪替後政策亦有改變? 工黨大選後,取代保守黨上台執政,曾經承諾在100天內「審查」英國與中國關係。還未到一百日,首相施紀賢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成為兩國領導人自2022年3月,29個月來首次向外公布的官方對話。 工黨由執政開始,曾提出對中國交往的3C準則,Compete,Cooperate,Challenge。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七月底出席東盟峰會期間,與中國外長王毅會面。林德偉向王毅提出「英國公民」黎智英的案件,並呼籲香港當局,停止有政治動機的檢控,和立即釋放黎智英。究竟英國新政府對華政策如何?有甚麼蛛絲馬跡反映?請收看EP108《兩邊走走》的編輯推介。...

  • 收看節目 鍾沛權:如實記錄和報道,是新聞工作者不可逃避的責任《立場新聞》案於2022年10月31日開審,預計審訊20天,最終歷時57天,至2023年6月控辯雙方完成結案陳詞。原定於2023年10月裁決,但法官郭偉健三度押後,令整個審訊橫跨近兩年。2021年12月29日,國安處以「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拘捕多名《立場新聞》高層,並凍結其母公司6,100萬港元資產,《立場新聞》隨即宣布停止運作。控方指出,《立場新聞》不僅是網媒,更是政治平台,尤其在2019年反修例事件中,透過17篇文章進行煽動,內容包括「民主派35+初選案」、「12港人潛逃案」、「境外勢力倡議國際制裁」等。控方認為這些文章發布時間配合社會事件,旨在攻擊香港及中央政府,煽動社會不滿情緒。辯方反駁,指控方選擇性引用文章作為證據,未能證明被告具有煽動意圖。辯方強調,這些文章如實反映了社會現實,並無虛假陳述,且媒體有責任報道公眾關注的議題,批評控方指控含糊不清,未能證明《立場新聞》構成實際國安風險。審訊過程中,控方多次提交新證據,辯方認為此舉令人措手不及,增加了審訊的不公平性。法官郭偉健最終裁定17篇文章可作為呈堂證供,並拒絕辯方要求永久終止審訊的申請。本案引發了關於言論自由的激烈討論,辯方認為,若以如此低的標準入罪,將對新聞自由產生寒蟬效應,最終影響香港的新聞環境。英中首腦破冰對話,新政府對華趨軟?工黨上台後,首相施紀賢在執政百日前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成為兩國領導人自2022年3月以來首次官方對話。英國首相府聲明提及雙方討論貿易、經濟和教育合作,並強調在香港、俄烏戰爭及人權議題上進行公開對話。然而,中國外交部的公告卻隻字未提這些敏感議題,僅強調兩國在多領域合作的可能性。在對華政策方面,工黨採取了3C準則(競爭、合作、挑戰),但外界認為其對華態度較為溫和,推遲了敵對國家說客登記法的實施,並擱置了大學言論自由法案,被指是為方便英國大學在中國等威權國家繼續運作。此外,中國政府再次提出在倫敦建立超級大使館的申請,此舉將牽動新一輪外交博弈。評論認為,工黨政府對中國的政策趨向溫和,可能會削弱英國對華政策的力度,並引發對言論自由和國家安全的擔憂。施紀賢政府的外交舉措未來仍將面臨諸多挑戰。財相擬削燃料補貼,工黨內部起反對聲英國首相施紀賢於首相府發表政策演說,宣布政府將對冬季燃料補貼進行入息審查,以保護最弱勢的退休人士並改善公共財政。該補貼自1997年起推行,原本向所有年滿66歲的退休人士提供最多300英鎊的資助,但新政策將大幅減少受惠人數,預計可為庫房節省14億英鎊。隨著十月能源價格再次上漲,該政策引發了廣泛反對聲音。長者權益組織擔心此舉會讓許多退休人士難以應付冬季能源費用,並發起簽名運動,已獲超過45萬個簽名。反對黨和部分工黨議員也對此表示不滿,警告如果政府不提供其他補助,部分長者可能難以過冬。能源價格高企仍是英國生活成本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工黨政府計劃成立國營電力公司,投資本土潔淨能源,期望2030年實現電網零排放,但要達成此目標仍面臨重大挑戰。

  • 收看節目 為工人謀利益的工黨如何處理工潮? 首相施紀賢帶領工黨政府上場大約一個半月,先後宣布公務員加薪 5-6%,以及多個公共服務行業員工加薪消息,但工潮並未因此停止。本月中運輸大臣賀樂怡 (Louise...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