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看節目 莫宜端與家人響應Big Garden Bird Watch雀鳥普查活動,到離家不遠的人造濕地觀鳥。母女在附近走走,女兒說懷念可以在香港爬高難度的山,莫宜端則記掛米埔的黑臉琵鷺,即使觀鳥時看到以前在林村河都常見的小白鷺,但數量差之千里,難抵突然來襲的鄉愁。 ...

  • 收看節目 英國天氣變化莫測,周不時因風大雨大而要停止戶外活動,但不阻莫宜端帶孩子外出的決心,更讓她找到離家不遠一處隱世動物標本王國。王國隱藏於一座維多利亞式大宅內,原是一個猶太裔富家子21歳的生日禮物。單是大宅本身,已有相當的故事。

  • 以前在香港,每年的農曆年前後,我家都會留意米埔自然保護區何時有開放日或導賞活動。因為每年這個時候,都是觀賞由西伯利亞到香港過冬的候鳥的好時機。前幾年,還買了雙筒望遠鏡,似模似樣的細看雀鳥的形態。一想起遠在英倫,未能再探米埔的黑臉琵鷺,就心有戚戚然。連在城門河畔、林村河都常見的小白鷺,現在也少見。就在這時,大兒子說,學校響應皇家保護雀鳥協會(Royal Society for the Protection of Birds,...

  • 自大學時代拜訪倫敦South Kensington的自然歷史博物館,當人們簇擁著出名的恐龍化石和骸骨,我總愛看不同的動物標本——絕種的、未絕種的、大型的、細小如蜂鳥的。總是覺得做得細緻的標本,就像一隻活著的動物向人們說話,很美,很有故事。不過,倫敦知名博物館總是遊人如鯽,DODO鳥標本前的人海,不下於羅浮宮蒙羅麗莎前,以我的高度,真的連條羽毛都看不到。於是,我這個留學生總是鑽去一些少人去看的標本堆中慢慢欣賞。 今日今時,住在城鄉之交,要滿足我這個博物館癡原來也非難事,只是不能常去名氣大的地方。2022年最後一天,雨天、風大,戶外活動要暫停。搜索一下,得知自然歷史博物館原來離我家大半個鐘車程有一個分館,也是免費的,只需要網上預約。心想反正曬不了太陽,去看看在Tring的自然博物館,也是消磨時間的好地方。 去到這個維多利亞時代建成的動物標本王國,真是驚為天人!它展示的標本、物種之多,及館藏原擁有人的故事、動物標本的背景,煞是豐富。 21歲的生日禮物 位於白金漢郡Tring小鎮的這座維多利亞式大宅,原屬猶太裔銀行世家Rothschild家族所有。Walter...

  • 收看節目 來到英國一年多,莫宜端轉工了,她獲聘到一間特殊寄宿學校任駐校言語治療師。她提到上工開初,要參加多個令人望而生畏的新員工訓練課程,但後來發現課程彩蛋處處。 《破土》原文見綠豆Patreon:bit.ly/3WTSuYU ...

  • 收看節目 莫宜端聲音導航,提到跟孩子到約克York的國家鐵路博物館(National Railway Museum)的大發現。原來鐵路博物館不單只是坐坐小火車,還包含英國段段歷史,以及背後有血有肉的故事。 ...

  • 臨近聖誕,不論是孩子同學的家長,抑或為人父母的同事,都互傳訊息找一些又經濟又有節日氣氛的活動。在英國很多城鎮都有聖誕市集,也有專為兒童而設,把農場或古宅打造成的聖誕村,吸引大人細路到訪。只是大部份的聖誕熱門活動,都主打聖誕老人、飄雪場景。聖誕那個生於馬糟的耶穌,似乎消失在鋪天蓋地的商業噱頭中。還是在本地基督教會,和相關的鄰舍連結中,才令人真正細味聖誕的因由。我上的教會剛成立於新建社區,是浸信會背景。12月伊始,教會的崇拜時間搖身一變成為MESSY CHURCH(非一般教會)主日,早幾星期已經在社區宣傳,希望更多鄰居認識教會、認識聖誕慶祝的唯一原因 —— 主基督的降生、犠牲和救贖。MESSY CHURCH——顧名思義,就是借不同的活動,讓人大細路不怕凌亂、放心放膽玩創作、做手工,教會的信徒就分享信仰,邀請大家一同紀念聖誕。但是,籌備過程中一位教友真是字字珠璣,他說:「有人的地方,就必然會亂。每個人每個群體都是非常messy,加起來根本就是罪人一群,這就是messy church的最重要一點。我們有幸能在一起敬拜、互相尊重,只是靠上主的恩典,不是出於自己的德行或功勞。有這種覺悟,就會更坦誠地分享,是甚麼令我們messy但不會crazy,還可以有盼望。」My worries經這位朋友這樣一說,像點通了我們任督二脈,不再介意自己來教會只幾個月,連孩子都說要幫手負責手工檔,一同事奉。於是我們一家就跟大伙兒一起,跟新朋友聊聊天,玩遊戲。我負責的攤位豎立了一隻紙版驢仔,因為當年大肚馬利亞就是騎驢作交通工具。紙版驢仔駄著兩個包袱——...

  • 來英一年了,轉工了。能獲聘做駐校言語治療師。我的言語治療學位不是在英國大學考得,所以擁有外地專業資格的人,做治療師的頭一年要找本地資深同工做督導,督導要定期檢查一下我的工作是否符合本地學會的技術要求。在舊校做治療助理,遇過好人,也遇過「mean精」。後來因緣際會,一間特殊寄宿學校要請治療師,於是一步過完又一步,到最後,學校所屬的機構知道我需要本地督導,就告訴我絕對無問題,因為機構聘請不同的輔助醫療同工,有些都因為新畢業,或新來英國打工,需要督導監察。於是,超乎我所想所求,莫姑娘就開始在特校的新一程了。無論有幾多汗水幾多淚水,沒有一段經歷是白費的。有了之前助理崗位的經驗,更貼地了解這兒特殊學校的運作、資源的拮据,也有人手轉變快的難題,所以到了新校,心中踏實很多。其實作為駐校的言語治療師,除了檢視學生的EHCP(Education health care plan)、之前到校同工的工作流程、資料,還要逐一觀察學生。雖然學校只得幾十名宿生,但也是非常用心力的事。幸好體育老師出身的上司和我的督導治療師都怕我太勤力,叫我慢慢觀察,不用急。 在山旮旯的學校,望出去都是田野 充滿彩蛋的新入職員工培訓反而上工頭幾個星期,最惱人的是要不斷上 Induction...

  • 孩子已逐漸遠離童年,但由孩提時代起曾經過猶不及地唱火車歌、坐小火車、看 Thomas the Engine…至今都令我聞火車色變。不過為母則強,聽說在約克 York 的國家鐵路博物館(National Railway...

  • 收看節目 莫宜端從英國兩大遺產和古蹟保育機構English Heritage和National Trust的工作,講述保育背後的暗黑歷史。 《破土》原文見綠豆Patreon:https://bit.ly/3MuuXJL ...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