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唐君毅銅像揭幕典禮時,勞思光先生是主禮嘉賓之一。唐先生銅像雕塑家朱達誠當然也在其中。筆者趁機會細語向朱達誠説:「老師,請留意勞先生的臉容、表情和身體,可能有朝一日你會為他造像。」想不到,這句話不到十年便成為事實! 勞先生銅像能夠在2017年於崇基未圓湖旁安放,完全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因為在唐先生銅像後,中文大學高層向筆者說:這應該是校園户外最後一個銅像,除非有很特別的原因,大學當局再不允許竪立雕像。事實上申請擺放雕像十分困難,人物肯定是學術界有特殊地位和對中大有影響力,加上要批地建立像基等等問題。建築物內是另一情況,錢穆半身像在新亞圖書館;沈宣仁頭像在崇基圖書館側的宣仁通識教育中心;馮景禧、許讓成等等捐款人的頭像擺放在對應的中大建築物內。 唐先生1974年從新亞退休,1978逝世,聽他的課和見過面的同學很多已經不再在學術界活動。但勞先生不同,儘管他1985年正式從中大哲學系榮休,直到他逝世為止,先生在香港和台灣仍然活躍於學術界,著述講座無數。在世最後十多年他的學術成就更廣為世人肯定,獲學術榮譽不少,受無數後輩學生學者尊崇。 沈祖堯赴台送別勞師 2012年10月21日勞先生逝世。同年11月10日在台北舉行送別儀式。筆者和幾位與勞先生有親切關係的同門師兄弟在殯禮兩天前已到台北。勞先生在台灣是中央研究院院士,重要的哲學家和公共知識人,晚年極受社會和學術界尊崇,是以時任台灣總統馬英九到場親臨悼祭,並頒贈褒揚令,感念這位學貫中西、敦厚包容、清流議政一代哲人的嶙峋風骨。但令筆者感動和驚訝的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從香港趕來台灣,代表大學悼念勞先生。多年後我才知道是周保松建議沈校長到台北出席喪禮。(註一)儀式中馬英九和沈祖堯、關子尹、劉國英及筆者握手致意。相信這聚會令沈校長留下極深印象,埋下為勞先生做像的種子。 同年12月16日中文大學哲學系舉辦勞先生追思會。香港學術界、大學同仁、先生的學生和朋友聚首一堂懷念這位我們最尊敬的老師。沈校長致詞,極度讚揚勞先生的學術成就和不屈的學者風範。致詞後公開向筆者和聽眾建議為勞先生造像,將老師從台灣再請回來香港,安放在中文大學校園內,成為中大人文精神的典範。...
閒時翻翻 English Heritage(註一)的雜誌,總會飽嚐精神食糧。 本想看看有哪些莊園/大宅值得參觀,找個風景如畫的歷史建築,喫個茶、跑跑步,扮扮文青嘆個半天吧。豈料,雜誌今次收錄了一篇文章,介紹北英格蘭的 Brodsworth 莊園,頗堪玩味。...
10月13日,北京四通橋上驚現「罷免獨裁國賊習近平」的巨型橫幅,網上片段可見一名男士在行車橋上拉起橫幅後迅即被捕。雖然片段、相片與及一切相關的信息,很快就被內地一切社交網絡屏蔽,但有關資訊仍能透過海外平台及內地勇敢的知情者竭力傳播,其中一些網民就以陳奕迅年初的內地新歌《孤勇者》憑歌寄意,向隻身拉橫幅的勇士彭載舟(彭立發)致敬。 為什麼會選擇陳奕迅的《孤勇者》? 當然,單單是歌名,已帶出了對橫幅勇士的敬意。而且歌詞許多段落,竟巧妙地為勇者和人民代言了:「戰啊!以最卑微的夢,致那黑夜中的嗚咽與怒吼。誰說站在光裏的才算英雄」「你的沈默,震耳欲聾,You Are The Hero」。...
如果以為 0+3 變成 0+0 就能吸引外地人訪港,是天方夜譚。從旅行人的角度去看,香港不單是毫無吸引力,簡直符合了「避之則吉」的旅遊準則。目前香港旅遊業只有一條出路,在文末會提及。先說香港毫不吸引的原因:1.外國不少地方的日常生活已經是疫後時期,在密集空間不用強制戴口罩,沒有限聚令,進餐廳不用掃碼,人身自由不受限制。例如在泰國街頭大多數人都會戴口罩,但遠較香港少約束;在英國口罩則幾近絕跡,就像疫情早已結束一樣;餐廳都不用掃碼,沒有限聚。那麼習慣了在較自由的外國旅客,為何要來諸多限制的香港?2. 不少香港人對香港難以捉摸的抗疫措施無奈甚至反感,大廈突遭強檢,對外國人而言,更為無所適從。若來香港之時忽然得了個紅碼,付上萬多元港幣去體驗隔離嗎?3. 香港有餐廳連環被停業,有人開會被控違反限聚令,這些消息沒有被封鎖,外國人看在眼裡,只會加深不安及恐懼。4....
「攝」意指「吸取而保存之」,「相」是呈現眼前種種現象。「攝相」是透過相機,在特定四維時間空間,將面前的視覺經驗轉化成二維的平面上。相片所展現的是攝相者的過去經驗。上星期第一輯相印集刊的是倫敦相片,儘管有不同的環境因素,仍可以再次隨時到泰晤士河旁拍攝;但香港再也歸不得,這輯我城相片,全是過去的歷史紀錄而已。 ▌[相印集]作者簡介張燦輝,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退休教授,相信哲學不是離地、不在象牙塔之中,對世界有期望;改變不一定成功,但至少嘗試理解和批判。已到耄年,望在餘生仍能享受自由民主,並欣賞文化與大自然。 ...
收看節目 《破土》專欄作者莫宜端透過《破土有聲》,親述暑假與朋友同遊威爾斯期間,住進古蹟莊園的奇遇。 《破土》原文見綠豆 Patreon:https://bit.ly/3MuuXJL ...
帕斯卡(Blaise Pascal, 1623-1662)説得對,無論在任何情況,儘管可能在痛苦和悲憤之中,我們都不要沒有藝術的美在心裡。是以藝術創作: 音樂、電影、攝相、繪畫、雕塑等都是維持我們生命意義的原素。《綠豆》的《破土》專欄容許我在文字專欄之外再開一空檔,以《相印集》為名,以我的相片和篆刻作品為內容,每次刊出大概十個作品和大家分享。每次刊出一個主題:人物、風景、城市、建築、線條、抽象等,有黑白,有彩色,也有我的篆刻作品。第一輯是倫敦的近作。又:《鏡遊集》暫停兩週,因為現在寫勞思光先生的銅像。業師於2012年10月21日逝世,至今匆匆已十年,這篇銅像故事是為紀念他而寫,是以在10月22日刊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