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土圖文
在行政及立法權被壟斷、操控下,司法機構極易受威權主義與政治干預所攻擊和影響,令司法獨立被動搖、法官被用作成為剷除政治異見的工具,最終令公眾對法庭作為履行公義的角色,逐漸失去信心。近年,國安法的定立、國安委及行政長官的決定,都對香港的司法獨立帶來極大的挑戰。面對只可由指定法官審理國安案件、法院的管轄權被限縮,以及個別法律原則在國安法下被逆轉或重新定義,香港法院一直逆來順受,沒有提出強烈異議,並強調法院不會介入政治。 在地球另一端,波蘭的法官們卻展現出截然不同的做法,他們在過去數十年以不同方式進行司法抵抗,應對他們在司法領域所面對的法治威脅,並向公眾展現出維護法治與人權的決心。 1980年的司法團結運動 波蘭的司法抵抗並非只在近年興起,其歷史可追溯至1980年代。當時,波蘭仍在共產政權的高壓統治下,法官們曾以各種創新方式表達對政權壓迫的不滿。 1979年,當時波蘭共產政權指控法官雅采克‧安布羅齊亞克(Jacek Ambroziak)攜帶禁書入境,對他提出紀律處分。儘管最終雅采克法官被判無罪,此案在司法界引發反對聲浪,法官們以出席紀律聆訊表達支持,並促成全國性的法院「團結工會」運動,由司法人員組成的組織相繼成立。 這場司法人員的「團結工會」運動甚具規模,在波蘭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法院內的「團結工會」運動便擁有600名成員。參與運動的法官更不理管理層的反對,在各大法院內外,佩戴象徵國家主權與自由的白紅臂章,以表示他們的抵抗。法官們並組織全國法律論壇,推動探討司法獨立的問題,以及積極參與有關司法行政的立法倡議。他們還組織選舉,選出華沙地區法院院長。這場運動的立場與行動,為波蘭法官在日後為回應法治威脅而進行的抵抗,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與精神支柱。...
過去一周,最矚目的政經要聞是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達成默契,美方認同俄方主張,否定烏克蘭參與北約及取回所有被俄佔據領土、在沒有烏克蘭參與下安排美國國務卿與俄國外長自行談判烏克蘭停火事宜,並在談判前諮詢歐盟主要國家,日後是否願意派軍駐守烏克蘭。除英國表示願意出兵,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和波蘭均有顧慮,令烏克蘭雪上加霜,前景坎坷,除注定喪失大面積國土,戰後安全也得不到保障,重建家園將極其困難,可能再度淪為俄羅斯附庸。 特朗普主動讓步 美國作為世上軍事最強大國家,且於過去三年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及資金,並聯同北約的歐洲盟國,派出情報及軍事策略專家,協助烏克蘭對抗入侵烏土的俄羅斯,當然有資格牽頭促使俄羅斯停火。外交接觸與談判是必經之途,而誰都知道談判結果必然涉及妥協,烏克蘭肯定要放棄部分被俄羅斯佔據的國土,但只要戰後烏克蘭的國土安全獲得北約盟國保障,使俄國不敢再次侵犯,烏克蘭便可專注恢復經濟重建國家,而美歐諸國亦可在烏克蘭重建及開發天然資源上獲益,這是最符合美歐聯盟及烏克蘭自身利益的結局。然而,特朗普選擇在與俄談判之前主動讓步,宣布讓烏克蘭加入北約「不切實際」,這一著令整個局面徹底改變,也令歐洲的安全格局面臨嚴峻考驗。 普京揮軍入侵烏克蘭有兩大戰略目標,一是取得烏國東南大片領土,建成連通克里米亞軍港的陸地走廊,鞏固俄國對西歐的前線軍事震攝,二是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令美歐的北約軍事同盟勢力東擴至接近俄國首都,這兩大目標在西方人盡皆知,因普京曾多次宣之於口。 特朗普如果要迫俄羅斯讓步,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以允許烏克蘭加入北約作為要脅,逼俄羅斯交還大部分烏國領土及承諾不再侵犯烏克蘭,換取美國讓步,暫不允許烏克蘭加入北約,北約國也承諾不在烏克蘭駐軍,除非俄國毀諾再侵烏國。這樣的外交談判結果是有可能的,因為俄國經濟已元氣大傷,軍隊也泥足深陷,只要獲得部分烏國領土及北約不派一兵一卒駐烏克蘭,已足以向國民交代。然而,特朗普選擇向俄羅斯作最大幅度讓步,而且是在外交談判展開前便主動讓步,難怪普京大喜過望,馬上安排俄羅斯外長前去沙地與美談判。 美國「封頂止蝕」 特朗普為何要送這份大禮給普京?美俄談判前夕,美國正式諮詢歐洲盟友,提出了一系列問題,要求歐盟主要國家回覆,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日後會否派軍到烏克蘭協助維持和平,使停火協議持久生效。這份問卷清楚顯示,美國現政權絕對不會派軍隊去烏克蘭,參與維持停火協議,烏國領土安全是歐洲防務問題,要派軍協防只能由歐洲國家自行調派,美國不會因為北約成員身分而耗費資金協防烏克蘭。這就是美國當前的立場,所以特朗普可以毫不含糊地表態,他不會讓烏克蘭加入北約,假如歐洲國家願意派軍去烏克蘭,他樂見其成,假如歐洲國家不肯派兵,那就只好讓烏克蘭自求多福。...
破土漫畫
破土來稿
( 編按:政府匆匆展開《基本法》第23條立法公眾諮詢,短短30天的諮詢期,當中還夾雜著多天的農曆年假。英國外交大臣卡梅倫日前表明港府所提的草案不符「中英聯合聲明」,而多個團體則把握機會,就這條影響全港市民權利與自由的條文發表意見,努力趕在限期前提交意見書,其中包括身在海外的香港人團體。 破土將會一連幾天刊出他們的聲音,齊來關心香港這個家。) ============================= 文 :...
( 編按:政府匆匆展開《基本法》第23條立法公眾諮詢,短短30天的諮詢期,當中還夾雜著多天的農曆年假。英國外交大臣卡梅倫日前表明港府所提的草案不符「中英聯合聲明」,而多個團體則把握機會,就這條影響全港市民權利與自由的條文發表意見,努力趕在限期前提交意見書,其中包括身在海外的香港人團體。 破土將會一連幾天刊出他們的聲音,齊來關心香港這個家。) ===============================文 : 香港法治監察就香港政府為《基本法》第23條立法展開的公眾諮詢,香港法治監察得到陳文敏教授的意見及協助,早前提交了意見書。 對於諮詢文件,我們關注到:...
破土有聲
收看節目 薯伯伯向在囚的朋友推薦好書,但最後被懲教人員拒絕並退回,全因書中的維納斯女神,誕生時沒有穿衣服!這幅舉世知名的《維納斯的誕生》被懲教人員貼上「裸露!退!」的便利貼,令薯伯伯嘖嘖稱奇。而向牆內的朋友入書,規矩亦多多,甚至書中不可以有地圖。▌[光合作用]作者簡介薯伯伯為最早一批在網上連載遊記的香港人,多年來足迹遍佈歐、亞多國,在喜馬拉雅山麓、東南亞、南亞等地區生活。著有《風轉西藏》、《北韓迷宮》、《西藏西人西事》及《不正常旅行研究所》,分別在香港、北京及首爾出版。
收看節目 英國的國會大樓,一直是開放讓人入內參觀的。莫宜端與孩子早前遊了一趟,除了到過曾置放英女王及邱吉爾靈柩的西敏廳,還可以參觀上下議院議事廳。而走進議事廳前的走廊,仍保留數個被女權份子抗爭時破壞的雕像,這就是歷史的痕跡,沒被抹掉。 英國國會議事廳與香港立法會議事堂規模相距甚大,前者小得可憐,沒有讓議員打瞌睡的地方,但地方大又如何?當年二戰後議事重建,邱吉爾便是要堅持傳統,強調著雙方對峙而不失對別人的尊重。 《破土》莫宜端|英倫筆端|House of Parliament|原文見綠豆Patreon:https://bit.ly/469pT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