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看節目 陳文敏教授看完末代港督彭定康的新書《香港日記》,回歸前的種種片段,一幕幕重現眼前。對他和其他曾經歷那個時代的人來說,感受特別深刻。他會分五個篇章:個人篇、英國篇、中國篇、香港篇及人物篇,透過聲音專欄《破土有聲》與大家分享讀後感,帶大家重踏那動盪卻又充滿朝氣的年代,一個每個人均徘徊於希望和憂慮之間,需要在歷史舞台作出選擇的年代。首先是個人篇。陳文敏說:「人的價值並不建基於他的職業,這是不少人會說但卻做不到的態度。在大學招聘時,我常常告訴同事,應徵者對較低級的同事的態度,往往比他在面試時的表現更為重要。」他從《香港日記》中見到:「貴為香港的總督,彭定康會為打算移民的司機餞行。在離開香港前夕,不少人為他餞行,他卻沒忘記設宴款待所有在港督府和粉嶺別墅工作的員工及他們的家人,包括廚師、清潔工人、洗燙工人、電工、園藝工人等。」讀彭定康《香港日記》原刊於《破土》專欄,原文見綠豆Patreon:http://bit.ly/3ToCJGI

  • 編按: 陳文敏教授近日看完末代港督彭定康新書《香港日記》,為《綠豆》撰寫了萬字讀後感及分析,內容分為彭定康個人篇、英國篇、中國篇、香港篇及人物篇。《綠豆》分三篇刊載陳教授的「讀彭定康:《香港日記》」。本周推出最後一篇,彭定康細數他接觸過的中外政要人物點滴,但同時談作為丈夫與父親,港督也是一個普通人,面對壓力感沮喪,太太與女兒是最大後盾。 引言: 一口氣看完彭定康的新作《香港日記》,回歸前的種種片段,又一幕幕地重現眼前,對我們曾經經歷那個時代的人,感受會特別深刻。這本書採用日記體裁形式,記敘他出任最後一任港督期間的經歷和感受,書本由他決定接受任命為末代港督開始,然後來港籌組班子,重組行政局,推出政改,一直到回歸之日。書本以每一年作為一個章節,前半部主要圍繞中英就政改的談判過程,跟着是終審法院的爭議,然後是最後主權移交的一年。那是一段動盪卻又充滿朝氣的年代,一個每個人均徘徊於希望和憂慮之間,需要在這個歷史的舞台作出選擇的年代。 (五)人物篇 本書的另一個特點是人物眾多,彭定康交遊廣闊,在香港和海外均有不少朋友,港督府的訪客絡繹不絕,當中有皇室成員、英國政要、工作上的同僚、往日的朋友、香港的新交、女兒的朋友、當然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政要和不同領域的知名人士。由於他本身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他在外訪時會接觸到世界各地的的元首政要和知名人士,能接觸這麼多出類拔萃的人士,我想這可能是出任港督這份工作最美好的一方面。彭定康對人的觀察相當透徹,書中三言兩語便描述了這些人士的特性,單單看他如何評價這些人士,經已令這本書值得一再回味。 李光耀教港督如何管治香港...

  • 編按: 陳文敏教授近日看完末代港督彭定康新書《香港日記》,為《綠豆》撰寫了萬字讀後感及分析,內容分為彭定康個人篇、英國篇、中國篇、香港篇及人物篇。「……彭定康具爭議的不是他提出政改,而是他深信,在決定香港人的前途和命運時,香港人最少也有參與和發聲的權利。他受香港人愛戴是因為他努力地將香港人的聲音和價值帶到中英的角力之中。」《綠豆》分三篇刊載陳教授的「讀彭定康:《香港日記》」。本周推出之二,內容包括中國篇與香港篇。 ------------------------ 引言: 一口氣看完彭定康的新作《香港日記》,回歸前的種種片段,又一幕幕地重現眼前,對我們曾經經歷那個時代的人,感受會特別深刻。這本書採用日記體裁形式,記敘他出任最後一任港督期間的經歷和感受,書本由他決定接受任命為末代港督開始,然後來港籌組班子,重組行政局,推出政改,一直到回歸之日。書本以每一年作為一個章節,前半部主要圍繞中英就政改的談判過程,跟着是終審法院的爭議,然後是最後主權移交的一年。那是一段動盪卻又充滿朝氣的年代,一個每個人均徘徊於希望和憂慮之間,需要在這個歷史的舞台作出選擇的年代。 (三)中國篇 就彭定康的政改方案,中英進行了17輪談判,最後談判破裂,94年的區議會選舉和...

  • 編按: 陳文敏教授近日看完末代港督彭定康新書《香港日記》,為《綠豆》撰寫了萬字讀後感及分析,內容分為彭定康個人篇、英國篇、中國篇、香港篇及人物篇。「……彭定康具爭議的不是他提出政改,而是他深信,在決定香港人的前途和命運時,香港人最少也有參與和發聲的權利。他受香港人愛戴是因為他努力地將香港人的聲音和價值帶到中英的角力之中。」《綠豆》將分三篇刊載陳教授的「讀彭定康:《香港日記》」。 ------------------------ 一口氣看完彭定康的新作《香港日記》,回歸前的種種片段,又一幕幕地重現眼前,對我們曾經經歷那個時代的人,感受會特別深刻。這本書採用日記體裁形式,記敘他出任最後一任港督期間的經歷和感受,書本由他決定接受任命為末代港督開始,然後來港籌組班子,重組行政局,推出政改,一直到回歸之日。書本以每一年作為一個章節,前半部主要圍繞中英就政改的談判過程,跟着是終審法院的爭議,然後是最後主權移交的一年。那是一段動盪卻又充滿朝氣的年代,一個每個人均徘徊於希望和憂慮之間,需要在這個歷史的舞台作出選擇的年代。 (一)彭定康個人篇 彭定康是一個歷史的偶然,也是一個時代的產物。要不是他在九一年的選舉在巴庫意外落敗,他不會來香港當港督。在任期間,不斷有人游說他返回英國政壇,有些是出於執政保守黨的需要,更多是希望他早些離開香港,不要多惹事端。他來港時,中英《聯合聲明》經已簽署,《基本法》亦已通過,香港的前途基本上已塵埃落定,對英國而言,主要的任務是如何光榮引退,以及如何保持英國和中國的商貿利益。當這兩者互相衝突的時候,彭定康便得從中作出平衡。...

  • 首先祝賀「綠豆」破土而出,當香港的公共空間變得越來越狹窄的時候,一些持平和高質素的時事節目,正好填補這個空間。難得不少傳媒界的朋友,在海外繼續承傳香港一直珍惜的價值,為這動盪的時代保留歷史的紀錄,同時協助在英國的香港朋友逐漸融入這個社會,認識這裏的文化。他們的努力,絕對值得我們支持和讚賞。隨着近年離港移民的人數不斷上升,港府終於承認出現人才外流的問題,尤其是教師、醫護和社工等專業,中學校長會早前指出,一些主要科目嚴重缺乏老師,以往學校出現空缺時,總會收到大批申請,現在卻是無人問津。大學收生時亦發現,不少優秀學生捨棄香港前往海外升學。移民連根拔起 失望與無奈的選擇回歸前香港亦曾經出現移民潮,但當時的香港人主要是抱著買保險的心態,希望拿到一本外國護照,日後若香港出現難以接受的情況,他們仍然可以前往另外一個國家。於是,那個年代出現很多所謂「太空人」,不少移民海外的人士仍然在香港留下不少連繫甚至物業,移民只是為不可預知的將來作未雨綢繆,不少人取得外國國籍後還是決定回流香港。可是,今天的移民,不少是連根拔起,義無反顧地舉家離去,他們不再是為不可知的將來而離去,而是為不願接受可知的未來而離開。離去是要尋找一些失去的價值,是為下一代提供健康的教育和成長的環境,是一個失望和無奈的選擇,也是人生一個新的階段的開始。上世紀九十年代,港英政府意識到人才是香港唯一的資源,於是提出不少措施,例如引入居英權計劃、容許持有海外國籍人士及其下一代繼續保留香港的居留權、興建赤鱲角新機場、修訂人權法案、開展立法會地區普選等,希望增強港人對未來的信心以挽留人才。今天特區政府不是不知道人才的重要,但在當前的政治環境下,忠誠比能力更重要,於是,特區政府的取態是要走便走,一些忠誠的新貴則不斷抹黑外國的生活,例如外國天氣寒冷、冬天日短夜長、英國效率低、找工作難、物價貴、通脹高等;前任特首告訴我們,移民生活淒涼、在外地只能做二等公民,但她又告訴我們,她在英國的幾年是人生最愉快的時候!近日有位老人家説在英國只能吃薯仔,沒有好東西吃。另一位老人家更説英國沒有城市適合港人居住,甚至為移民的下一代感到悲哀,因為他們將受到西方社會自由文化的荼毒!這些老人家明顯和時代脫節,或許他們當年(恐怕也近半個世紀前)在英國念書的情況確是這樣,但今天在英國的食物,不論選擇和質素絕對不遜於香港,由超級市場的新鮮蔬果肉類到米芝蓮高級食府,均應有盡有,而且比香港便宜得多,一來是歐洲對食物質素的管制相當嚴格,二來飲食的價格不會像香港那般,大部份用作向地產商交租。樓價、生活環境和質素均遠勝於香港。教育:沒不能討論的問題 沒強逼接受的教條至於教育,來英國就讀的小朋友一般均比在香港接受教育時顯得愉快,最少這裡的教育強調獨立思考,重視培養和啟發學生的潛能,注重多角度的分析,沒有不能討論的問題,沒有不加思索,強逼接受的教條。彭定康在近著就有這樣一段的描述:當日行政會議開會,在座幾十名議員,恐怕只有他一人的女兒是在香港讀書,所有其他人的子女均在外國就讀。當日如是,今天的情況相信只會有增無減,當然,西方的教育制度有它們的問題,但這並無阻上至國家領導,下至忠誠的新貴,繼續樂此不疲地送子女前往西方升學,接受西方文化的洗禮!當然,移民他鄉一定需要作出一些適應,日短夜長的冬天是無法改變,但日長夜短的夏天卻令人那麼雀躍,四季更替令人可以有盼望和期待。社會和文化有一定的差異,不能事事與香港相比,需要從差異中學習和欣賞不同的文化。這裡不少服務的效率可能比不上香港,但社會普遍重視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每個人均尊重自己的職業,不論是油漆工人或是調咖啡師,大家均會敬業樂業,不會以工作的性質或收入來衡量人的價值,貧富的差距不大,毋須大富大貴仍然可以享有一定的生活質素。重視個人和公共空間 自由就是如此簡單有朋友說,來到英國才感受到香港的生活是如此壓迫,香港的貧富懸殊是這樣嚴重。英國相當重視空間,包括個人和公共空間。例如每個社區均一定有綠油油的公園和一些公共空間,生活上每個人均有很大的個人空間,沒人會理會你的衣著言行或生活方式,自由就是如此簡單。一些專業人士移民後,工作上未必如意,但憑着香港人的創意和堅毅,不少香港人亦順利創業,或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每個移居他鄉的人均有他要走的路,有人走的路較順利,有人走的路較迂迴,移民當然要付出代價,這是追求生活價值的代價。尤其在事業發展方面,很多時會是另一個開始。有些忠誠的新貴說,香港和大灣區商機無限,離開的人遲早會返回香港。這個當然有可能,但對這一代人而言,金錢和物質並非生活唯一的目標,在海外生活,更能體會生命中除了金錢和物質外,還有很多值得我們追尋的東西:簡單的生活、陪伴子女的成長、和家人的相聚、和朋友的暢所欲言、豐富的文化藝術生活、清新的大自然、寧靜的鄉郊、廣闊無垠的公園、優雅迷人的湖泊和河畔,這些都是花費無幾的生活。當然,我們毋須美化移民的生活,英國亦絕對有它的社會問題,但單方面抹黑或誇大移民的苦楚,只會顯得無知和愚昧!融入當地社會 承傳漸失價值移民是一個個人的選擇,除了要考慮社會環境、也要考慮經濟、事業發展,子女成長,與親人的離散,尤其是與年老長者的分離和日後的照顧,考慮因素往往涉及上下兩代,離去與否並非一個容易的抉擇,也沒有什麼對與錯,更不應以此作出道德價值的判斷。不少留下的的人因為仍有負慮和牽掛,會留下繼續緊守崗位。不少離開的人仍然心繫香港,因為這始終是他們成長的地方。有朋友問我,在海外的香港人可以做些什麼?我想,當選擇離開便要重新生活,嘗試融入當地的社會,瞭解和欣賞當地的文化,為當地的社會貢獻和建設。不要抱怨失去了的東西,學會珍惜經已擁有的事物。對於香港,繼續關心和支持香港,在海外承傳一些在香港可能經已漸漸失去的文化和價值,為這個動盪的時代留下歷史的記錄和見證。▌[海外隨筆]作者簡介陳文敏,前香港大學公法講座教授,2021年退休後,旅居英國,並出任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客席教授。...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