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看節目 今集,Keyman、車車請嚟人見人愛嘅張嘉殷,同上季拍檔周萬聰,一齊講吓唔同時期嘅兵工廠。講到球星,兩代阿迷各有所好,究竟你嘅最愛同嘉殷、阿聰一唔一樣?而兩位經歷唔同年代,嘉殷同阿聰又點睇過去兩季聯賽之爭呢?對愛隊又有咩唔同期望? 阿仙奴呢幾季嘅進步有目共睹,唔止人哋領隊,達sir都讓槍迷由doubters變成believers,而家人人對佢有讚無彈,球隊又正值爭冠期,不過兩位阿迷竟然都有憂心之處...... ...
收看節目 《場Bean傾波》返來啦,之前播出幾集,收到大家「踴躍」地「無反應」!不過,無阻車車同Keyman嘅決心,今集仲搵埋資深講波佬方栢翹,以及身處英國的曼聯球迷Calvin,一齊傾波! 點解曼聯問題天天都多?仲要周而復始,不斷重複問題?點解曼聯總係「流量密碼」?點解咁多人鍾意曼聯,又咁多人憎曼聯?後費Sir年代,你又覺得邊個球員係代表人物? 陣容 ⚽...
收看節目 香港彈丸之地,原來竟是許多雀鳥遷徙時的中轉站。這些旅客「身光頸靚」,在逗留期間,吸引了很多人四出尋找牠們蹤影。不過,旅客們各有所好,下塌之處各有不同,觀鳥新手要找到牠們可能並不容易。香港可以「一日睇到超過一百種雀仔」,Matthew數得輕鬆,到底有甚麼方法做到? 年僅約三十,Matthew的觀鳥年資已有十多年,簡直是一本行走的「小精靈圖鑑」。觀鳥既是他長期以來的樂趣,也有童年回憶,由新手走到達人級別,十多年來究竟怎樣保持熱忱?Matthew與綠豆一路行,一路講他的觀鳥心得。Q1. 為何能夠在香港這個小地方看到那麼多雀仔?Matthew解釋,香港位處 East Asian-Australasian...
收看節目 温黛、愛倫、約克、山竹,你還記得這些曾經「吹到應」的「朋友」嗎?水浸、房屋被毀、樹木棚架倒塌、停工停學,這些他們帶來的「手信」,你又有經歷過多少?相信這些畫面我們都歷歷在目,甚至成為了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去Bean度》第一集,請到本地氣象組織「MET WARN 天氣預警」創辦人林東岳,分享他如何由喜愛研究氣象,到成立平台提供天氣預報和氣象資訊,帶觀眾遊歷香港獨有的「追風地圖」。1️⃣「熱帶氣旋 (Tropical...
收看節目 當「敏感日子」成為六四屠殺的代名詞,當六四屠殺在香港已成為禁忌,當政權越想抹掉歷史,身在自由土地的我們,越有責任盡力記錄,越有責任繼續說,將這些故事留存下來。雖然維園燭海已不能復見,但我們心中那燭光仍在,而且要一直燃點下去。「繼續記錄 取代遺忘」專輯,用影像記錄了今年六四的維園景象,配以歷年燭光集會的聲帶,帶觀眾重回我們熟悉的六四維園。三十四年前在天安門失去丈夫的天安門母親代表張景利、當年有份將輓聯印在港大太古橋的1989年港大學生會太古堂宿生會主席張銳輝、見證多年維園燭海的兩位支聯會義工、多年來在維園燭光晚會擔任司儀的六四舞台主席列明慧及林兆彬,成為記憶承傳人,盡力記錄以取代遺忘。 ...
收看節目 當「敏感日子」成為六四屠殺的代名詞,當六四屠殺在香港已成為禁忌,當政權越想抹掉歷史,身在自由土地的我們,越有責任盡力記錄,越有責任繼續說,將這些故事留存下來。雖然維園燭海已不能復見,但我們心中那燭光仍在,而且要一直燃點下去。 「繼續記錄 取代遺忘」專輯,用影像記錄了今年六四的維園景象,配以歷年燭光集會的聲帶,帶觀眾重回我們熟悉的六四維園。 三十四年前在天安門失去丈夫的天安門母親代表張景利、當年有份將輓聯印在港大太古橋的1989年港大學生會太古堂宿生會主席張銳輝、見證多年維園燭海的兩位支聯會義工、多年來在維園燭光晚會擔任司儀的六四舞台主席列明慧及林兆彬,成為記憶承傳人,盡力記錄以取代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