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看節目 陳文敏 、 馬仲儀 、 王惠芬三位嘉賓,雖然同處英國,但分布不同城市,《綠豆》團隊透過視像連結各人,進行真誠交流,奢侈地暢所欲言,由適應新生活...
收看節目 《記・香港人》在記錄每個人物當下的故事之外,也希望藉此和大家一同見證這一代香港共同體的走向。第一季度播放完畢,我們把各人輕鬆一面的內容,剪輯成精華版。在不知的未來,我們一起笑著前行。
收看節目 跟王惠芬傾談,一定會聽到她的笑聲。如果談的時間足夠長,或者去到沉重的地步,應有機會聽到她彷似不經意說出的笑話,適時地把氣氛舒緩過來。 這次的訪問長度相當足夠,內容亦沉重非常,所以王惠芬在過程中說過不少笑話,多次將沉重到不知如何繼續訪問下去的氣場扭轉,所以在傾聽的製作團隊,整個訪問過程中,有如冰火X重天,情緒過山車放題。 她的笑話題材,主要都是自己的親身經歷:兒時身處的荒謬年代;草根新移民面對陌生環境的思想衝擊;挑戰社會不公的「無知」事蹟⋯⋯ 現場聽,配以她的神情動作,無可能忍到笑。後來製作時回看錄影,才發現當中的黑色:這些經歷在事發當時的處境,其實相當驚心奪魄。若再參照現時香港形勢,其實應該笑唔出。不禁問,經歷過怎樣的人生,才說得出這般地獄的笑話。...
收看節目 香港社福界不會對王惠芬感到陌生,她創立了專門服務少數族裔的融樂會,更先後獲得行政長官社區服務奬,優秀社工,與及人道年奬等業界的肯定。人權和民主的信念支持了她多年的社會服務工作,但這個信念亦帶她走上要離開香港的不歸路。 王惠芬十歲由中國內地來到香港,她自言雖然新移民的身份曾經讓她嘗過不少辛酸,但香港這個地方教懂她什麼是自由和平等,同時令她明白民主和尊重人權的環境才可以保障像她一樣的弱勢社群得到公平的發展機會。因為香港教懂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價值,所以她願意投身去守護讓其不受侵蝕。 王惠芬是出了名的「大笑姑婆」,任何人都一定會受到她說話中夾雜的笑話、笑聲和能量所感染。經歷了自「八九六四」以來三十年民主運動,她坦言在「佔領行動」一役感到重大挫折,亦令她自此患上抑鬰症,至今仍未痊癒。「反修例運動」後,她在不情願下,亦要「避走」英國,不但再次成為新移民,成了當地的少數族裔,更意外地變成了難民。 王惠芬訴說了來英的曲折,訴說了和戰友的經歷和情誼,一篇有你有我的香港「年代志」慢慢浮現出來。那怕當中充滿傷痛,她也會適時地以笑聲來調解一下。 雖然舊傷仍未撫平,新傷仍在添加,但原來王惠芬己經再次出發,繼續民權信仰之路,她的腳步和笑聲,一直沒有停下來。...
收看節目 列明慧曾任六四燭光集會司儀。她讀書時代就開始參與燭光集會,後來當支聯會義工,之後做燭光集會司儀長達十年,見證燭光集會在香港的起起跌跌。由當日在台上激昂高呼的口號,到今日離港赴英,隨了自己的思潮起伏外,也看著身邊同伴一一入獄,為堅持理想,戰鬥到底。當中滋味如何?這一集會由她分享。 列明慧2014年後交捧,由年輕一代接任燭光集會司儀,她和同伴創立「六四舞台」,用另類方式繼續把六四的記憶和精神傳承下去,多年來,創作多套六四相關的舞台劇。2019年是六四三十周年,她們籌備製作《5月35日》舞台劇,籌備過程長達一年,製作過程相當順利,安排於 2019年的5月及7月上演。 上演期間,遇上香港發生史無前例的反修例運動。舞台劇的內容是三十年前,但呼應的卻是當下香港。列明慧很感概,劇中的每句對白,5月上演時是一種心情,7月上演時,經歷 721事件,又是另一種體會。歷史在呼應。...
收看節目 這一集的《記・香港人》,被訪者是莫宜端。她是優才生、是記者、是政策研究員、是官員、是言語治療師、也是一位媽媽。不同身分,站在不同位置,面對不同處境,往往會有不同的處事方法,但如何保留初心,實踐自己的想法和信念呢?這一集,帶大家分享莫宜端每個人生階段面對的掙扎和思考歷程。 莫宜端一家在2021年11月移居英國。英國,對她來說,並不陌生。她在香港讀完中學後,成績優異,考取奬學金留學英國。優才生跳出香港,體會何謂「井底之蛙」,也啟發和影響她的人生價值:要勇於表達自己的看法。 信念與現實,往往有差距。她畢業後選擇了當記者,以及後來加入政府問責班子,這兩個崗位,都是不能有太多個人見解,只能充當機器下的一顆小螺絲,這歷程中,如何表達自己看法呢? 這一波的移民潮,各人離開的原因離不開政局的發展。面對國安教育,莫宜端不想孩子成為表裏不一,不想孩子講一套做一套,所以毅然決定移民。當年她在英國深受啟發,領悟表裏如一態度的重要性,若干年後,她帶著一家移居英國,希望下一代在免受政治教育的紛圍下成長。世事在變,初心不變。 ...
收看節目 張燦輝為中大哲學系退休教授,2020年7月到英國旅遊時,決定留下定居。要離開香港、離開生活了四十年的中文大學,縱有萬般不捨,但相比生活在他認為已變成白色恐怖的香港,也不是很難的抉擇。 張燦輝學術研究範圍包括現象學、海德格哲學、生死愛欲之存在問題等。一個城市的死亡,對於張教授來說,是社會失去自由、民主、開放性等元素,「香港已死」未必人人都認同,但「張燦輝這一代的香港已死」,就有他的論述依據。這是哲學問題,也是政治問題,更是活生生的香港人體驗。 張教授著作會用「我城」作為書名,他說「我城」是一個身分認同的意義。一個合上眼睛都能感受那份親切感的城市,稱之為「我城」;「我城」的味道、空氣、溫度、人情,都是熟悉的在家感覺。相對「我」,就是「你」,這說法很哲學,但細心咀嚼,也是生活的體驗。家,從來只得一個。 這一集,是這位哲學教授的自述,正如張教授在影片中所言,哲學是一門很有趣的學問:「可以是象牙塔,也可以是萬能的」,一切視乎你用甚麼角度看待。學術如是,移民如是,人生也不外如是。 ...
收看節目 經營YouTube頻道廚職背遊兩年多,居英廚師梁芷靈的人生就是不斷跳出框框、轉換角色,沒有固定形狀。新聞系畢業出身,以製作訪問影片為職業,數年後到英國留學 。那年為價值觀帶來重大改變,同學來自世界各地,她看到眾人如何自由地尋找未來,「對我思想好大衝擊,唔係讀完碩士返香港升職賺錢……」 拿起背包 ,她又一邊周遊世界一年多,一邊當廚師打工維生,萌生到英國開餐廳的願望。兜兜轉轉,2019年以工作假期簽證抵英,到後來決定申請BNO簽證以移民為目標。她再次拿起相機,製作一系列 買餸煮食影片、居英港人專訪,和海外觀眾分享如何以英國食材...
收看節目 Eva對製作團隊最直接的啟示是,那怕是年紀小小已經離開(十歲),那怕已經在英國生活三十多年,你還是可以保留那一份「港味」的。在英國成長,工作,參與社區服務,你不可能質疑Eva沒有完全融入,但當和Eva以廣東話對話的時候,你會有仍然在香港和一個相知數十年朋友在交流的錯覺,可能是她一直還在關心香港的原故吧⋯⋯ 其實Eva以往也有回港探望親友的,所以她跟香港的連繫也沒有完全切斷。 她提到每次回港一定會重訪各種懷念的美食,一口氣不停的數呀數,也勾起了製作團隊的各種滋味回憶,和連帶的種種掛念。 有些人會揶喻移英港人最愛談論的話題是如何找到/重現香港食物,停留「口腔期」。可能是熟悉的味道,最能帶回那附帶的記憶中,最完整的情感體驗。 這就是為什麼你跟人爭論那一家的奶茶最好﹐每次總是沒有好結果,你亦永遠可以在那些熱捧名店的出品挑出毛病。因為,奶茶當然永遠是自己舊居社區中,那家自小光顧的茶餐廳最合口味。...
收看節目 香港人到英國創業重新上路,陌生環境重頭適應會遇上什麼問題,如何踏出第一步,家庭成員看到的前景會否一樣? 移居他鄉,無論條件如何,總得重新上路。在不同社會文化下創業,應該順應當地潮流? 還是堅持本身優勢? 不用愁於生計的,是否就免於適應新環境的困擾? 一家人一同來到,一同面對新生活,但看見的前景又是否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