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看節目 市道未復甦,港府財赤,打亂經濟規律 2024年即將結束,香港經濟經歷了重要變化。零售業全年銷售額按年下跌7.1%,樓市持續疲弱,政府撤銷印花稅及放寬按揭成數等措施僅短暫帶來回暖,全年投地收入僅37億元,不足預算的十分之一,顯示經濟信心低迷。財政赤字擴大至1000億元,迫使政府依賴發債籌資,但經濟低迷與旅客消費減少,令「盛事經濟」及各項振興措施成效有限,公眾對政府「全力拼經濟」的表現逐漸失望。 施政報告以「改革」為主題,但具體措施多流於口號,未能有效解決結構性挑戰。政府投入620億元成立投資管理公司,支持AI、晶片、新能源等國策項目,但投資細節不透明引起質疑。同時,北部都會區及「明日大嶼」工程繼續推進,即使面臨財政危機,建制派也有質疑應否暫緩,但政府仍然堅持大規模投入資源。商界對投地及參與政府發展計劃態度冷淡,進一步加劇經濟不穩。 此外,政府首次動員商界表態「愛國愛港」,要求發展商、銀行及國企簽署意向書支持北部都會計劃,將政治表態與商業決策掛鉤,挑戰香港長期以來的自由市場原則。這種計劃經濟模式的操作令人擔憂,或進一步影響外界對香港營商環境的信心。未來,企業、投資者及公眾需要重新評估風險,而香港在全球經濟與地緣政治壓力下,需尋求新的平衡與出路。這一年標誌著舊模式的終結,也為未來埋下新的不確定性。...
收看節目 英指責香港政府再通緝海外港人香港政府以違反《國安法》為由,再通緝6名身處境外的香港人,每人懸紅100萬港元。英外相林德偉批評此舉打擊言論自由,尤其針對身處英國的批評者,並重申英國不會容忍外國政府威嚇移居英國的港人。他呼籲北京撤銷《國安法》相關條文,並要求香港停止針對民主支持者,強調英國會繼續保障港人安全及權利。查理斯聖誕文告感謝醫護強調文化多元英王查理斯今年聖誕文告破例在倫敦一所醫院教堂舊址錄製,感謝全國醫護及義工。他提到早前英國的騷亂事件,強調多元文化是力量,讚揚社群修補關係的努力。威爾斯王妃凱蒂亦提醒以愛與寬恕面對人生困難,互相扶持最重要。第三季經濟零增長惹加稅憂慮修訂後的政府數據顯示,第三季經濟零增長,而通脹升至8個月來新高2.6%。工黨政府7月上任以來,生產下降0.4%,完全抵銷建築業0.7%的增長,10月經濟更意外萎縮,引發對未來的憂慮。僱主組織CBI數據顯示,許多私營企業計劃縮減經營,等待政府提供投資誘因。零售業界指公眾消費意慾減弱,加上即將增加的僱主NI供款,面臨巨大挑戰。有分析擔憂經濟衰退,財相李韻晴或被迫明年秋天加稅,進一步打擊投資信心。皇家郵政高層涉造假騙花紅《電訊報》報道,皇家郵政經理級人員為保花紅,要求郵差將未送遞包裹登記為「未能送遞」,以達標「已離開集散中心」數字。事件因投訴揭發,指收件人實際在家但未收到包裹。郵差透露每日多件包裹趕不及送遞卻被逼造假。掌管郵政服務官員要求徹查此事。皇家郵政自2015年私營化,去年轉盈為虧,近日以36億英鎊賣予捷克富豪。逾一成軍人不適合執行軍事任務國防部數據顯示,12.7萬名現役軍人中超過1.3萬人因醫療原因無法參與行動部署。發言人強調約九成軍人可隨時派遣,其他則擔任有限任務。健康受影響者需通過委員會審視,部分只能於特定地點工作。根據規定,6個月內未接受牙醫檢查者亦列為「不能參與部署」。《電訊報》指近2.7萬名士兵因牙齒問題需緊急治療。同時,三軍服役人數首次低於目標,仍短缺5440人,相差1%。船民申請來英與子女團聚敗訴上訴庭裁定一對滯留法國的庫爾德族夫婦不得來英與子女團聚。他們一家7月乘小艇橫渡英倫海峽時,母親墜海,父親跳水救援,小艇卻載着9歲及6歲的子女先行抵英,兩童由肯特郡政府收容。夫婦興訟要求團聚,移民審裁署曾批准,認為分離對兒童有心理影響,但內政部上訴指此舉恐成不良先例,鼓勵蛇頭單獨運送兒童渡海。最終上訴庭支持內政部,決定將兩童送返法國與父母團聚。制裁仍在巴沙爾妻未能回英敘利亞前總統巴沙爾月初流亡莫斯科,有媒體稱其妻艾斯瑪因血癌希望返英治療,並申請離婚及帶子女離境,但俄方否認報道屬實。唐寧街重申,巴沙爾及其家屬已被英國制裁,包括禁止入境及凍結資產,政策未有改變,表示不歡迎艾斯瑪返英。對於是否撤銷其護照,首相府則拒絕評論個案。英最長壽男子賀110歲生日英國最長壽男子Donald Rose於24號慶祝110歲生日,收到國王查理斯及王后卡米拉送上的生日卡。他所住的老人院為他舉行生日會,並邀請歌劇演員透過視像祝壽。生日蛋糕以坦克造型呈現,因為他是最年長的二戰退役軍人,也是首批登陸諾曼第的士兵,曾獲法國最高榮譽勳章。他表示這是有生以來最開心的一天。全英最長壽女性Ethel Caterham於今年8月慶祝115歲生日。 ...
收看節目 冰天雪地,公路上壞車如何在自救?報警還是Call 保險? 破解代步車常見問題,從內到外保養愛驅秘訣,今集請來整車、驗車司傅Indy,和汽車美容專家Conrad 分享心得!...
收看節目 美國財政部眼中的香港,角色是否已改變?《日經新聞》引述消息人士報導,美國財政部副助理部長 Jesse Baker,到了香港與多間銀行代表會面﹐消息指包括匯豐銀行、渣打銀行和中國銀行﹐就近期美國國會發信指,香港幫助俄羅斯洗黑錢及入侵烏克蘭,警告香港銀行不要與俄羅斯有業務來往。消息人士指港府金管局代表亦有在場﹐報道指各間銀行都拒絕評論有關消息﹐而金管局發言人稱局方時常與各方對話﹐涉及各種事務﹐一般做法是不確認、不否認或不評論。想了解美國、俄羅斯和香港之間的角力,請收看《兩邊走走》EP124的編輯推介。 ...
收看節目 特區政府早前宣布在香港赤洲首次發現恐龍化石,屬白堊紀時期,即距今約1億4千5百萬年前至6千6百萬年前。史前生物原來曾經在香港出現,如何憑一塊豪不起眼的化石,追源溯本,尋找恐龍在香港生活過的痕跡?今集請來古生物化石工作者阿龍為大家上一堂考古課。如何憑一塊毫不起眼的化石,追源溯本,尋找恐龍在香港生活過的痕跡?《綠豆講Bean科》:科普篇 EP11|香港恐龍原居民▌陳志宏 紐約大學物理學博士▌馬學綸 Helen 香港中文大學微生物學博士▌龍德駿...
收看節目 國安隱患在王宮深處?英國特別移民上訴法庭最初以代號「H6」,稱呼這名懷疑是間諜的中國商人,他向法庭申請覆核自己被拒入境英國的決定,結果維持原判。,法院後來撤消匿名限制,50歲的楊騰波身分隨即曝光。當局指他與中共統戰部有關,亦與約克公爵安德魯王子建立「異乎尋常的信任」,從而與英國政界人士發展關係,方便中國政府進行政治干預。想知道今次間諜風波的來龍去脈,請收看《兩邊走走》EP124的編輯推介。
收看節目 李家超千萬人口目標可達到?香港2024年人口753萬,如果目標要增加至一千萬人口,同時要保持整體人口在國際上的競爭力,現時特區政府的人口政策能否做到呢?2020 年香港人口出現明顯下跌,跌勢持續至 2022年才好轉,當時正值新冠疫情,人口流動受限制,特區政府不承認實施國安法後香港出現移民潮,但在 2022年特首施政報告就指出,香港在兩年間流失 14萬勞動人口。想了解近年人口政策變化,請收看EP124《兩邊走走》的編輯推介。...
收看節目 《電影搞Bean科》專訪電影《爸爸》導演 - 翁子光主持:伍嘉良、方俊傑🎬 00:00 導演挑戰難度,刻意違反觀眾預期?...
收看節目 安德魯王子成國安弱點? 英國特別移民上訴法庭近日裁定,中國商人楊騰波失去英國永久居留權並被禁止入境,理由是其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楊被指與中國統戰部有聯繫,並與安德魯王子建立緊密關係,以推動中英政治和商業合作。楊騰波協助安德魯王子的創投平台Pitch@Palace,吸引中國投資者,並參與多項與中國政府官員合作的活動。然而,警方發現楊與中國統戰部的書信往來及其他可疑行為,導致他被認為是協助中國進行政治干預的重要人物。楊否認所有指控,強調自身清白,並表示英國是他的「第二個家」。 此案引發英國社會對外國政治滲透的廣泛關注,國會隨即進行緊急質詢,要求加快「規管外國代理人」的立法進程。同時,與楊案相關的律師李貞駒挑戰軍情五處針對其發出的警告,亦被法院駁回。此事件突顯英國在深化與中國經濟合作的同時,對國家安全威脅的警惕。儘管首相及高級官員強調與中國保持合作,針對中國政治干預的風險已成為不可忽視的議題,促使英國政府在兩者之間尋求平衡。 美國財政部約談港銀行...
收看節目 安德魯王子涉與華諜往來甚密 涉嫌為中國從事間諜活動的中國商人楊騰波(Chris Yang),近日身份被公開。他被指隱瞞與中國政府、中共及統戰部的關係,並通過與安德魯王子建立「超越尋常的信任」,拓展與英皇室及政界人士(如卡梅倫及文翠珊)的聯繫。楊騰波否認指控,稱自己並非中共黨員,亦未為統戰部工作。英國政府因此推遲檢討對華關係,待財相李韻晴一月初訪華後再作決定。李韻晴強調英中經貿的重要性,主張在國家安全與吸引中資之間取得平衡。 英晶片龍頭與華公司合作惹複製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