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都應該知道路易士的旅遊習慣,就是事前不看詳細資料,只看大概,故幾乎每次都有驚喜。 像參觀蘭尼米德(Runnymede),雖有歷史意義,但若只有一個草地,有什麼好看的?但知道它由National Trust(國民信託)管理,可預期必屬佳品,況且免費入場,實不妨一去。 國民信託是什麼?它是一個非牟利組織,負責保護英格蘭、威爾斯與北愛爾蘭的重要歷史建築、花園、自然風景、文化遺址與鄉村地景。可以做會員一年無限次參觀,當然也可以按需要購票入場。有些景點則免費,像蘭尼米德草地。但驚喜的,是國民信託能將蘭尼米德這個地方的「現代」意義帶出來,不只有「歷史」意義。 12 名「陪審員」 八百年前的《大憲章》(Magna...

  • 世界上最著名的草地(meadow)在哪裏? 如果你記得李天命教授的語理分析思考方法,你或者先會分析一下問題,首先,什麼是草地? 由於時間關係,我已預備了解釋︰草地是指一大片有草和野花的開放地帶,通常是天然或用作放牧、收割乾草之用。我還可以給你多一個線索,Mede是來自古英語 "mæd",意思也是「草地」、「牧草地」、「平原」。 那世界上最著名的草地(meadow)在哪裏?想不到,開估吧。 答案來了︰Runnymede。 你或會挑戰問...

  • Bentley Priory Museum這座博物館其實不老,2013年才正式開放,所以設施頗先進。比如道丁辦工室(Dowding's Office)旁邊的放映室,播放著曾獲獎的 10 分鐘短片《那些少數人背後的那一位》(The One...

  • 路易士慶幸在英國多朋友,大家可以圍爐,也能透過探訪大家住的地方開開眼界。是的,不像香港「話咁快就到」,很多事情都要學習等待。 比如有一次在倫敦西北部 Harrow 區 Stanmore探朋友,之前先在這區走走。作為書蟲竟去了圖書館,拿了一些宣傳單張,說有一個叫Bentley Priory Museum的地方——找日去去吧。...

  • 來此地做老師當然有很多挑戰,由課堂秩序到改卷呈分,都要咬緊牙關。但幾年之後細想,最難的適應其實是文化。 「文化」一詞很闊,包括歷史和哲學,人們怎樣想怎樣做。但人比較複雜,不是機械人,我們還會考慮是否跟隨,能否認識人家文化是第一步,第二步的問題是能否接受。 《在佛蘭德斯戰場》 做老師卻是要人家跟隨的,是運用權力要求學生跟隨學校政策、跟隨課程、還有跟隨人家的國民教育,是的,到處都有,問題只是留幾多空間給你,和是否尊重你這個空間。 比方說紅色虞美人(Remembrance Poppy)吧。它象徵在戰爭中犧牲的軍人,也代表對未來和平的希望。人們佩戴虞美人,是為了表達對軍人社群的支持。紅色虞美人的靈感來自約翰‧麥克雷(John McCrae)有關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詩歌《在佛蘭德斯戰場》(In...

  • 路易士算什麼書都看,不過對愛情小說已沒有興趣。中年人一般油膩,愛錢。最近就看一本名為Money: A Story of Humanity的書。雖然是錢的歷史但不庸俗,反而充滿人文精神,人類的歷史推動原來是錢。 作者大衛·麥克威廉斯(David McWilliams,生於1966年)是一位愛爾蘭經濟學家、作家與記者。他也擔任廣播主持人、作家、經濟評論員及紀錄片製作人。《金錢:人類的故事》充份反映他講故事的能力,能成為暢銷著作並非偶然。...

  • 路易士老師的住所附近有一所女校。學生放學走在街上,看起來十分神氣,似有遠大前程等待著她們。男女平等雖未完全實現,但在此地看來已不遠矣。 但回想19世紀的英國,女性的地位其實甚低,女性無法參與任何形式的政治選舉,不論是國會選舉還是地方政府選舉,都沒有女士的份兒,女性只被視為丈夫或父親的「附屬品」。 女性仍處於劣勢 雖然一些早期女權運動者如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提出過女性應該享有政治權利的主張,但女性仍處於劣勢,甚至在經濟上,已婚女性的財產仍會自動歸屬於丈夫;女性無權離婚,除非能證明丈夫犯通姦和其他重大罪行(而丈夫只需證明妻子通姦即可離婚);法律上,子女也是完全屬於丈夫的,法律甚至默許丈夫對妻子作體罰,只要「合理」且不造成嚴重傷害。現在想來確是不可思議。 女性的教育主要集中在家庭管理和社交禮儀,並不鼓勵她們追求高等教育。法律和社會習俗也不允許女性成為律師、醫生或政治家等專業人士。 政治哲學家、經濟學家約翰•史超活•密爾(John...

  • 建築可以塑造人,但只有人可以塑造制度。若你身在國會建築,那你或者會問,是誰創立國會的呢? 答案卻是:沒有誰,自然而成而已。國會是英國國王及其政府日常政治需求自然發展的結果。我們當然也不會想像一開始就會是現代民主的模樣。 賢人會議 最開始只是賢人會議(Witan又稱 Witenagemot)的模式,那是盎格魯-撒克遜時期英格蘭的顧問會議,被認為是英國早期政治體制的一部分。這個機構在7世紀到11世紀間運作,直到1066年諾曼征服結束其歷史使命。 賢人會議的主要角色是協助國王處理重大事務,包括選擇和認可國王:當國王駕崩或王位爭奪時,賢人會議有權選擇新的國王。國王也與賢人會議一起商討法律和國家政策。賢人會議的成員主要由英格蘭的高層貴族、主教和重要領袖組成,用現在的講法,民主成份不高。 雖然賢人會議不是現代議會的直接前身,但它始終為後來的政治體制奠定了基礎。特別是它討論國家事務和諮詢國王的功能,與後來議會制度的諮詢和制衡角色有些相似。...

  • 來到英國,的確對政治感到陌生。過去在港怎樣都數得出十數位立法會議員的名字,但現在卻最多只能指出自己選區的國會議員,還有前首相辛偉誠。 其實,自己也非一無所知,總算知道英國的內閣制(筆者曾於香港教過政府與公共事務!你知道香港曾有這科嗎?),但對於國會實際面貌,只流於文字層面。 話分兩頭,每次走出西敏寺站,必然會問 : 為什麼大家都那麼愛跟Big Ben(大笨鐘)拍照?然後自己也拍了一張,因為那就像是一座極大的古董在眼前,不能擁有它,也想有它的照片。 說了這麼多,其實都是想說,很多疑惑都能透過參觀國會大廈(Palace...

  • 容許我做一次標題黨,鼓勵大家閱讀全文,解解謎,看看古鎮與末日有什麼關係。 路易士老師居住的地方有一個古鎮(old town),保存得不錯,每次走走都感到心曠神怡,發思古之情。真的,石碑說《末日審判書》(Domesday Book)在1086年已有記載此地……近千年了。 《末日審判書》書名太可怕了,但與它有關的那個人也相當可怕,他就是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