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看節目 陳文敏教授看完末代港督彭定康的新書《香港日記》,回歸前的種種片段,一幕幕重現眼前。第二篇英國篇談到,英國是否只顧本身的經濟利益而出賣香港?在此刻的香港回看從前,特別發人心省。陳文敏說:「彭定康多次指出,對中國鞠躬讓步並沒有帶來任何實質的經濟效益,中英關係最良好的時候,英國和中國的貿易並不見得有任何實質增長,反而當外界不斷指他破壞中英關係的時候,中英的貿易卻有增無減。一些採取政治正確的英資如怡和、國泰、中華電力、大東電報局等,最後的收場不是讓出部分業務給中資便是讓中資人士入主管理層。今天的情況不也是這樣嗎?」《破土有聲》:讀彭定康《香港日記》(一)個人篇:https://youtu.be/uXw0MRuIwqM 陳文敏讀彭定康《香港日記》原刊於《破土》專欄,原文見綠豆Patreon:http://bit.ly/3ToCJGI ...
收看節目 陳文敏教授看完末代港督彭定康的新書《香港日記》,回歸前的種種片段,一幕幕重現眼前。對他和其他曾經歷那個時代的人來說,感受特別深刻。他會分五個篇章:個人篇、英國篇、中國篇、香港篇及人物篇,透過聲音專欄《破土有聲》與大家分享讀後感,帶大家重踏那動盪卻又充滿朝氣的年代,一個每個人均徘徊於希望和憂慮之間,需要在歷史舞台作出選擇的年代。首先是個人篇。陳文敏說:「人的價值並不建基於他的職業,這是不少人會說但卻做不到的態度。在大學招聘時,我常常告訴同事,應徵者對較低級的同事的態度,往往比他在面試時的表現更為重要。」他從《香港日記》中見到:「貴為香港的總督,彭定康會為打算移民的司機餞行。在離開香港前夕,不少人為他餞行,他卻沒忘記設宴款待所有在港督府和粉嶺別墅工作的員工及他們的家人,包括廚師、清潔工人、洗燙工人、電工、園藝工人等。」讀彭定康《香港日記》原刊於《破土》專欄,原文見綠豆Patreon:http://bit.ly/3ToCJ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