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桌上看似普通的一片芝士、一顆煎蛋、幾片蕃茄,加上一杯牛奶,卻折射出當前英國經濟的現實。三年前,這樣的早餐成本或不到3英鎊;如今,同樣組合已逼近5英鎊。這並非偶然,而是勞動力成本、氣候變化與稅費政策共同推動的結果。 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ONS)最新數據,2025年8月消費物價指數(CPI)為3.8%,與7月持平。然而,食品及非酒精飲料的通脹率卻由4.9%升至5.1%,連續第五個月上升,創18個月新高。這意味著,即便整體通脹暫時穩定,家庭餐桌上的日常成本仍在顯著攀升。 食品價格上漲的背後因素 這一波食品價格上漲的背後,既有結構性因素,也有短期衝擊。結構性因素主要是長期累積的成本壓力與制度性約束:例如,最低工資(National Living Wage)逐年上調,使零售與餐飲業的人工成本持續上升;國民保險(National Insurance)及其他勞動保障費用增加,也使企業固定支出增大。這些成本難以短期消化,只能逐步反映在貨架價格上,形成持續上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