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愛旅行的人。沒有時間、沒有盤川,我自細也愛周處逛,因為總有不花費一分一毫的方法去品味一個地方。所以當友人閒話家常取笑越來越多到香港「窮遊」、「打卡」的內地遊客時,我都不禁自嘲一番,因為我也窮,「窮遊」總是我這個井底之蛙遇上大世界之機遇,總會有收穫。今次來到新城市中的古舊小鎮,每年一度的復古展覽和巡遊。有古董車、居民悉心穿上古著,又有令我聽到汗毛直豎,異常親切的風笛演奏。一樂也。其實這是第二年到這小鎮盛事。當時第一次去,吸引自己眼球的都是車主展出幾十架古董車,有些39年、40年出廠的車,極美。但今年再去,又有另一番體會。 戰亂下的生活活動臨近6月6日即二戰盟軍登陸法國諾曼第八十周年,所以村落展出很多跟二戰時期平民在恐懼、戰亂和不安中生活的點滴。 ...
在某些文化裡,人們總是相信要有一個英明神武的管治者和領袖,社會才會暢順運作,所以什麼親自督師、高度關注就成了很合理的事情,但背後的邏輯是下屬是可以呼來喚去的。然而,在英國我們倒很容易感覺到領袖很難高高在上,他/她們往往要強調整體合作,過時過節也會送禮給下屬,或者買些冬甩小食給大家一起分享。這當然也屬於「收買人心」,但總算是確認每一個崗位的人都是不可缺少的。但上司始終是上司,除了人工較高、工作壓力較大,話語權也較大。我的上司就會在電郵「列舉」自己正在看什麼書,這其實也是好事。路易士作為一個樂於學習的香港人,為多了解他,也找了這本他「正在看」的書來翻翻。擊敗納粹書名是Engineers of Victory: The Making of the...
收看節目 英國的國會大樓,一直是開放讓人入內參觀的。莫宜端與孩子早前遊了一趟,除了到過曾置放英女王及邱吉爾靈柩的西敏廳,還可以參觀上下議院議事廳。而走進議事廳前的走廊,仍保留數個被女權份子抗爭時破壞的雕像,這就是歷史的痕跡,沒被抹掉。 英國國會議事廳與香港立法會議事堂規模相距甚大,前者小得可憐,沒有讓議員打瞌睡的地方,但地方大又如何?當年二戰後議事重建,邱吉爾便是要堅持傳統,強調著雙方對峙而不失對別人的尊重。 《破土》莫宜端|英倫筆端|House of Parliament|原文見綠豆Patreon:https://bit.ly/469pT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