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看節目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被控違反香港《國安法》,「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罪」及「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黎智英本周在還押四年之後首次出庭親自抗辯,案件備受國際社會關注。 作供首日,過百名市民冒雨排隊入庭旁聽,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亦有到場,多國駐港領事館亦派員聽審,案件由三名國安法指定法官,李運騰、杜麗冰及李素蘭主審。希望了解黎智英自辯有何理據,請收看EP120《兩邊走走》的編輯推介。 ...

  • 收看節目 初選47人國安案判囚達十年,量刑減刑有何根據? 民主派初選案涉及45名被告被裁定違反香港《國安法》,罪名為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本案於西九龍裁判法院宣判,吸引大量市民及國際關注,包括外國領事和200多名市民到場旁聽,部分人提前兩日開始排隊。庭內由三位國安法指定法官宣讀判刑理由,整個過程僅半小時。 四名「首要份子」戴耀廷、區諾軒、趙家賢及鍾錦麟被判10年至6年1個月,另41名「積極參與者」刑期為7年9個月至4年2個月。判詞釐清案件法律爭議,引用多項案例確定判刑基準,並強調本地普通法的適用性,拒絕參考內地判例。 「首要份子」戴耀廷被判10年,因其為計劃主謀,提出「攬炒十步曲」,為有意否決預算案的人提供平台。其餘三人因認罪及提供關鍵證供獲減刑,分別判6年至7年。其餘41名被告多因參與積極且角色重要被判刑,量刑考慮認罪、服務社區及對法律無知等因素。...

  • 收看節目 首相見習近平後兩度拒譴責47人案判刑 英國首相施紀賢於巴西參加G20峰會期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成為六年來首位與習近平會面的英國首相。施紀賢強調,希望英中關係能夠保持一致、持久並相互尊重,並強調要避免意外、加強對話。在會後,施紀賢拒絕對香港47人案的判刑作出譴責,僅重申與中國加強經濟合作的重要性。他表示,與習近平會談時提到對黎智英健康狀況及中國對國會議員制裁的關注,並認為兩國應在合作中解決分歧,互相補充。 周六周日風雪天氣又至 國家氣象局預計,由本周六起,天氣將再次轉壞,廣泛地區會有大雪,風勢增強,部分地方可能出現暴雨並引發水浸,對生命構成威脅,並提醒國民準備應對停電。星期六,蘇格蘭、英格蘭東北、西北及中部部分地區將會有急促降雪或降雨,威爾斯的降雨量或達150毫米。英國本週的初雪錄得最低氣溫為零下7.5度,部分地區有14厘米降雪。專家提醒駕駛人士要檢查車輛,確保車軚紋深、氣壓適中,減速並保持距離,同時備齊保暖衣物及應急工具,以防萬一。...

  • 收看節目 47人案判刑,將於 2024年11月19日進行。這場歷時118日的審訊,有32人已被還押超過三年。 這單國安法下不設陪審團審理的案件,從2020年民主派初選到今日,一直牽動社會。我們整理了《兩邊走走》過去報導,製作一段影片,帶大家在聽判前重溫案件始末,包括重要人物如戴耀廷、黃之鋒、何桂藍、林卓廷、梁國雄、區諾軒等的庭上供詞。 在這場牽涉47名民主派人士的審訊中,國安法下的司法程序、顛覆國家政權罪、控方證據、保釋申請、庭審無陪審團等細節,都備受關注。...

  • 收看節目 夏寶龍會見港工商界,期待實際行動詮釋「愛國愛港」 上月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接連會見匯豐及怡和主席,並於深圳主持香港工商界座談會,歷時7小時。參加者包括29位商界代表如新地郭炳聯、恒基李家傑、新世界馬紹祥等,他們需逐一匯報投資計劃。夏寶龍提出6項要求,包括支持政府長遠規劃、參與北部都會及交椅洲人工島等,並強調港商需以「愛國愛港」精神融入國家發展戰略。 特首李家超強調商界應成為貢獻者,而非旁觀者,並推行「片區開發」模式,鼓勵發展商承擔基建及公共空間建設。此模式挑戰港商傳統操作,要求更大規模及長期投入。與此同時,政府財赤擴大,賣地收入遠低預期,財政壓力沉重。分析認為,中央要求港商配合非市場化策略,但港商或因意識形態及運作差異感到壓力,甚至加速資金外流,對中央指令的響應度存疑。 英領全球應付氣候變化,減排政策變不可能任務?...

  • 收看節目 大主教以外30教會高層涉包庇孌童者 英國聖公會被指長期包庇孌童者,引發重大醜聞。坎特伯雷大主教韋爾比(Justin Welby)因為處理不當受到批評,最終引咎辭職。報告揭示至少30名教會高層或有影響力的人士早在1982年已接獲受害者投訴,但選擇忽視,縱容孌童者持續對男童及青少年施虐。醜聞主角、大律師John Smyth自1970年代起主管教會少年營,於1984年移居非洲繼續活動,受害人超過百人。2017年電視台曝光後,英國警方展開調查,但他於2018年在南非去世,享年75歲。...

  • 收看節目 全球貿易將面對怎樣的新局面?美國駐港總領事館在香港邀請在港美國公民、商會及學生,觀看美國大選點票直播。總領事梅儒瑞指中美關係具挑戰性,難以預計未來走向,但強調香港在中美關係擔任重要角色。香港美商會總裁翁以登表示,未來中美關係難以改善,特朗普表明增加對華關稅,貿易戰一定更激烈。想知道特朗普上場,對中港有何影響,請收看EP118《兩邊走走》的編輯推介。

  • 收看節目 工黨政府如何處理與美新外交方向?特朗普宣布贏得美國大選的同日,施紀賢(Sir Keir Starmer) 在下議院的首相答問時間,一開始便祝賀特朗普當選,其實特朗普勝選消息一出,施紀賢和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都先後在社交媒體發文祝賀。過去兩人都曾以嚴厲措辭批評特朗普,施紀賢曾指責特朗普關押非法入境移民,不知人性和尊嚴為何物;林德偉七年前更曾經形容特朗普是種族主義者。想知道英美兩國將會遇到甚麼阻滯,請留意《兩邊走走》EP118的編輯推介。...

  • 收看節目 特朗普重返白宮,全球關注英美關係與經濟政策 2024年美國大選,特朗普以壓倒性優勢當選,再次入主白宮。他的勝選引發國際廣泛關注,包括英國工黨政府的應對。工黨領袖施紀賢和外相林德偉迅速祝賀特朗普,但過往曾嚴厲批評他的立場也引來爭議。 施紀賢曾形容特朗普不具人性,林德偉則曾稱其為種族主義者。然而,兩人現在卻強調與美國合作的重要性,重申兩國在國防和經濟上的堅實關係。儘管如此,英美關係未來充滿挑戰,特別是在軍費開支和貿易問題上。特朗普要求歐洲增加北約軍費負擔,對英國壓力倍增。他還推行高關稅政策,對英國出口構成打擊,進一步削弱英國經濟。 同時,特朗普的「美國優先」經濟政策被視為他勝選的關鍵。雖然多數選民對他的個人形象持負面看法,但對其經濟政策產生共鳴,尤其是邊境安全、移民及生活成本問題。特朗普成功吸引拉丁裔選民支持,成為首位帶罪之身再次當選總統的人。...

  • 收看節目 工黨及保守黨恭賀特朗普當選 美國總統特朗普再度當選,英國首相施紀賢於國會質詢中表示已致電祝賀,強調英美「特別關係」的重要性,期待未來合作。施紀賢在通話中提及中東局勢,重申區域穩定的重要。首次以保守黨主席身分亮相的栢丹娜敦促施紀賢向特朗普道歉,因外相林德偉過去曾批評特朗普。此外,栢丹娜指出特朗普或將提高進口關稅,要求施紀賢繼續推動美英自由貿易協定談判。 栢丹娜任保守黨黨魁隨即失言惹批評 44歲的栢丹娜上周當選保守黨主席,成為英國主要政黨首位黑人女性黨魁,她誓言爭取流失選民,迅速組建影子內閣。有評論認為她的強勢作風顯示黨員傾向積極應對工黨,而非等待其失誤。然而,栢丹娜在訪問中稱疫情期間約翰遜違反限聚令開派對事件被過度渲染,不應因日常活動而受罰,此言論引發爭議,尤其令疫情逝者家屬不滿,批評她缺乏同理心。...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