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土圖文
對於獨裁者來說,2024年最震撼的大事,就是敘利亞阿薩德政權的崩塌,轉瞬間結束了逾半世紀的血腥統治。敘利亞在近代史上經歷了兩段黑暗時期:1920至1946年法國殖民統治,獨立運動被殘酷鎮壓,估計在26年間死亡人數約六千至一萬人,但這時期正好孕育了敘利亞人強烈的國族意識;1970年阿薩德通過政變上台,實施鐵碗統治,更在2011年阿拉伯之春後爆發內戰,直至阿薩德的兒子在2024年12月被推翻為止,這54年間總死亡人數估計逾50萬,另有1300萬人流離失所,包括680萬逃離敘利亞的難民。在一個至今只剩下1700萬人口的國家,近七成人口生活在貧窮線以下,若果身陷其中,與人間煉獄實在不遑多讓。 可能香港人對敘利亞並不熟悉,但在歷史上它是古老文明的搖籃,曾經是很多個強大帝國,包括亞述人、巴比倫人、波斯人、希臘人、羅馬人、拜占庭及奧圖曼帝國的交匯之地,更是絲綢之路連接地中海的終點,擁有豐盛獨特的文化遺產。敘利亞的兩個大城市, 大馬士革和阿勒普,堪稱全球兩個有人類持續居住的最古老城市。 殘民自肥策略 阿薩德家族殘酷成性,以維護國家安全為名,屠殺人民絕不手軟,連化學武器也敢於亮劍,摧毀文化亦毫不留情,掠奪文物古蹟猶如割韭菜。當民不聊生的時候他就在全國設立化學毒品Captagon 地下製造工場,主要市場是阿拉伯國家的年輕人,以販賣毒品所得為政權續命,估計每年收入逾50億美元,是墨西哥毒販集團總收入的三倍。 這種殘民自肥的策略,難免令人想起中共在抗日戰爭期間,毛澤東下令在延安一帶大量種植鴉片,主要運往國民黨地區販賣,以壯大共產黨財政。這些坑害國人的醜事,令一度對共產黨存有幻想而跑到上海替中共當間諜的台灣人史明覺悟,擺脫中共潛逃日本,後來在東京創立中華料理店資助台獨活動,並以台灣人角度書寫了《台灣人400年史》[1],...
在華人文化中,紅色象徵著喜慶和繁榮,尤其在農曆新年期間,紅色更是成為數千年來不可或缺的元素。無論是紅燈籠、對聯,還是紅包,紅色無處不在,營造出一種熱烈而吉祥的氛圍。對於華人而言,紅色不僅僅是顏色,它更是一種文化認同和精神寄託,代表著對未來的美好期許。 新年的慶祝活動中,紅色的使用有其深刻的心理背景。心理學上,紅色常與激情、活力和積極的情緒聯繫在一起。一些研究表明,紅色能夠引起興奮,促進血液循環,使人感到愉悅和興奮。因此,在這個充滿希望和祝福的節日裡,紅色能夠有效地提升人們的心情,創造出一種社交的快樂感。紅色的熱情也表現了對家庭團聚的期待和對祖先的敬仰,恍若穿越時空的連結。 在中西文化的對比中,紅色的意義也呈現出不同的側面。在西方語境裡,紅色常常與愛情、浪漫和欲望相關。然而,在某些場合,紅色也可能代表著危險和警告,給人一種兩極化的感受。這樣的文化差異反映了不同社會對於情感和美學的理解,也顯示出文化背景如何影響人們對顏色的解讀。Your Content Goes He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