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土圖文
人在異鄉,常常會提到「各處鄉村各處例」這說法。不過具體來說,各地法例的細微分別,有時是要生活了一段日子才會慢慢發現。畢竟許多法例在日常生活不會觸碰,不容易發現和香港有所不同。然而這些法律上的分野,往往反映出兩地價值觀和歷史脈絡的不同。我在台灣的這些年間,曾無意中聽說不少我眼中的「奇怪法例」,也算是對這地方另一層面的深度認識。 先說明,這兒說的「奇怪法例」都是指有在實際執行和有日常意義的法律。世上有不少看起來很不可思議的法例都是過百年前留下來的規定,只是在條文上沒有被廢除,也沒有被執行。亦有不少只是被過度解讀,本身並不是那麼不合理。例如美國俄勒岡州有法例規定「不可以在墳場打獵」,聽起來好像很無聊,實際上還是有一定意義,只是很難想像會有人觸犯(捉鬼應該不算打獵吧)。 遺產特留分 我想到台灣的「奇怪法例」,許多看來都和家庭與性別有關。台灣同婚作為「亞洲第一」,我一直以為在家庭與性別範疇的法例都應該是十分進步的,後來才發現是我想得太多。台灣在這些方面原來很多時候都十分保守,同婚反而是一個例外。 第一個要介紹的例子,是「遺產特留分」。所謂特留分,是指繼承遺產的時候,必須保留一定比例給不同類別的繼承人,即使有預立遺囑也不得違反特留分規定的範圍。按現有規定,逝者的子女、父母、配偶之特留分為應繼分的二分之一;兄弟姊妹、祖父母則為三分之一。 舉個例,如果某逝者只有配偶和三位子女,在沒有遺囑的情況下,按應繼分計算,四人應平均分配遺產,即每人四分之一。那如果有預立遺囑,全部只分給其中一位子女可以嗎?不可以;最多只可以分得八分之五,其餘八分之三還是要分給另外三人,每人八分之一。很複雜嗎?我還未把兄弟姊妹和祖父母算進去呢。 這規定明顯限制逝者遺囑自由,更平添家庭矛盾與訴訟糾紛,猜想大概來自古舊的家庭責任思維。可幸最近有民間團體提議修法,先把兄弟姊妹的特留分取消,政府也答應明年啟動修法,算是為脫離舊觀念邁出了第一步。...
布里斯托爾大學 (Bristol University)的香港史研究中心,是英國學界研究香港歷史的重鎮。2025年9月6日,他們舉辦了一個「香港歷史日」,吸引了200多人出席。 那天的研討活動十分豐富。第一部分由三位資深的居港英裔歷史學家進行討論。其中新界鄉鎮史專家夏思義 (Patrick Hase) 介紹了他40多年來深入研究新界歷史的心得;文基賢...
破土來稿
保守黨作為英國兩大黨之一,於二十世紀執政逾六十年,被譽為世界上最成功的政黨。邱吉爾、戴卓爾夫人、馬卓安、彭定康,香港人熟悉的英國政界人物當中不少皆為保守黨藉。究竟保守黨為何如此成功?今日的保守黨又面臨甚麼挑戰? 談起保守黨就不得不提保守主義和保守黨的主張。今天我們理解的保守黨支持自由市場、小政府理念、疑歐、社會議題上持保守立場。但保守黨之所以橫掃二十世紀的英國政壇,從來不是基於以上教條,相反,保守黨與時並進,時時以「全民政黨」作為目標,以囊括最多選民,亦因此成為英國選民預設(default)的選擇。學者就曾言,英國多數時候是個保守國家,間中才會選擇工黨(Britain is a Conservative country that...
( 編按 : 破土除了有固定的作者專欄,亦歡迎讀者投稿分享。) ================== 我反對美國入侵伊拉克(2003 年),也反對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無差別攻擊平民。...
破土有聲
收看節目 在英國,所住小區有爛路有potholes?究竟區內社區設施幾時起好?其實在英國跟香港一樣,居民可以到社區議會旁聽,向議員反映問題。莫宜端記述了她一次旁聽議會的經歷,令她記起香港的區議會,亦感受到移民不一定要如蟻民般委曲求全,只要多聽多望多關心,香港人走到哪裡,都可以是良好公民。 《破土》莫宜端|英倫筆端|恍如隔世的議會旁聽|原文見綠豆Patreon: https://bit.ly/3OGxIux ...
收看節目 移民抵英的各位,初來埗到時相信都會遇到十萬九千種難題。莫宜端跟你分享其中兩項,就是入廚與駕駛。想買蕃茄的她,曾站在空空如也的貨架前無言問蒼天;「雪藏牌」墮入超級迴旋處的無限迴旋,究竟如何走出結界?她送給大家六字箴言 :「愛自己多一些」。 《破土》莫宜端|英倫筆端|鑊鏟與軚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