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土圖文
( 編按 : 此專欄內容均為真實處境,旨在反映家庭、婚姻及個人之間的複雜性,以文字與大家一起走過荊棘。專欄文章經編輯在文字上修改處理,確保內文提及的人士身分保密。) 無論是 GCSE 或...
上個月,我在《綠豆》發表的〈修己與治人的關連與區分—徐復觀論儒家與民主人權〉一文中,提到20世紀新儒家徐復觀先生以下一個重要的觀點: 「儒家思想,主要是『規定人的行為的思想』。這思想在二千多年前,已經把修己和治人的行為作出區分,其基本用心之一,便是要執政者明白,『以政治強制之力來要人人作聖賢,即使是真的,也會成為莫大的罪惡。』」 為甚麽「以政治強制之力」使人民做聖賢會是「莫大的罪惡」呢?我在這篇短文內,將會提出一些看法,並就此對規範行使政治公權的公共道德的性質及相關議題進行思考。 政治強制力與正心誠意 公權是構成人類政治社群並保障該社群存在、發展和有效運作的中樞元素。掌握公權者對政治社群的安危興衰,負有重大的公共責任。如果他們在這方面不稱職,嚴重者將影響政治社群的存亡。公權力要保證有效運作和執行,必須符合嚴謹、公正以及正當的程序,也得大體上為人民所認同和接受。必要時,公權力更得訴諸合法和適切的強制力作為推行的手段,以保障人民的福祉利益,和維護政治社群的安全法治和秩序等等。 作聖賢,是個人修身的崇高的道德要求。這往往需要慕道者裡外如一地終身不懈的努力去踐行。孔子不是說:「若聖與仁,則吾豈敢?」賢如夫子,也只敢說自己是「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吧了。再者,個人修身的道德必須重視正心誠意,因為這是發自慕道者個人内在的道德主體的要求。根據這要求化為個人行為後,其所產生的客觀實踐結果是成是敗、是差強人意還是盡善盡美,自然是重要的事。但如果個中缺乏了個人內在道德主體的正心誠意,那有關的行為是否可稱為聖賢行為便頓成疑問。 試想伸出援手拯救將墜於井的孺子的人,如果不是出於惻隱之心,而是心裡盤算著孺子家人會否因此而感恩圖報者,其道德情操離聖賢有多遠呢?...
破土漫畫
破土來稿
( 編按:政府匆匆展開《基本法》第23條立法公眾諮詢,短短30天的諮詢期,當中還夾雜著多天的農曆年假。英國外交大臣卡梅倫日前表明港府所提的草案不符「中英聯合聲明」,而多個團體則把握機會,就這條影響全港市民權利與自由的條文發表意見,努力趕在限期前提交意見書,其中包括身在海外的香港人團體。 破土將會一連幾天刊出他們的聲音,齊來關心香港這個家。) ===============================文 : 香港法治監察就香港政府為《基本法》第23條立法展開的公眾諮詢,香港法治監察得到陳文敏教授的意見及協助,早前提交了意見書。 對於諮詢文件,我們關注到:...
編按: 無國界記者每年公布的世界新聞自由指數,香港近年排名被歸類為「狀況艱難」等級。隨著《蘋果案》開審,記者被帶進法院、政府全速前進的廿三條立法,香港新聞工作者的工作越見險峻。 楊健興(Chris Yeung)是香港資深新聞工作者,來稿破土,從個人在業內40年的反思,道出留下來的新聞工作者,如何在已不認識的香港與自我審查這惡魔共存。 =========================== 踏入2024年,從事新聞工作已接近40年,由老牌「大報」《南華早報》、《信報》,轉而與傳媒朋友創立網媒《眾新聞》,一直沒有離開新聞業。《眾新聞》2022年...
破土有聲
收看節目 在英國,所住小區有爛路有potholes?究竟區內社區設施幾時起好?其實在英國跟香港一樣,居民可以到社區議會旁聽,向議員反映問題。莫宜端記述了她一次旁聽議會的經歷,令她記起香港的區議會,亦感受到移民不一定要如蟻民般委曲求全,只要多聽多望多關心,香港人走到哪裡,都可以是良好公民。 《破土》莫宜端|英倫筆端|恍如隔世的議會旁聽|原文見綠豆Patreon: https://bit.ly/3OGxIux ...
收看節目 移民抵英的各位,初來埗到時相信都會遇到十萬九千種難題。莫宜端跟你分享其中兩項,就是入廚與駕駛。想買蕃茄的她,曾站在空空如也的貨架前無言問蒼天;「雪藏牌」墮入超級迴旋處的無限迴旋,究竟如何走出結界?她送給大家六字箴言 :「愛自己多一些」。 《破土》莫宜端|英倫筆端|鑊鏟與軚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