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土圖文
制定一條法律條文時總會有一定的目的,法院在詮釋法律的時候,一方面要體現立法的目的,但另一方面又不能偏離文字的意思。當然,理想的情況是文字準確表達了立法的目的,然而,若因為種種原因,文字未能完全表達或涵蓋立法的目的,那麼法院應該尊重文字,即使這意味立法的目的未能完全實現?還是以立法的目的為依據,勉強詮釋甚至扭曲文字的意思來迎合立法的目的? 前者可能被批評為僵化和造成法律漏洞,後者則可能混淆司法和立法的角色。這裏沒有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答案,兩者之間的分界可能模糊不清,而如何取捨和平衡,亦往往反映了一些基本價值的取向。 近日林卓廷披露廉署調查警司一案[1],便正好反映兩者之間的角力。林卓廷因向公眾披露廉署正就警司游乃強是否涉及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作出調查而遭起訴,該案的焦點是《防止賄賂條例》第30(1) 條禁止披露的內容是廉署的任何調查,還只是廉署就該條例第二部分所定的罪行的調查? 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並非第二部分所定的罪行,原審裁判官裁定林罪成;上訴時高院推翻裁決,認為林披露的並非第二部分所定的罪行,故沒觸犯法例;律政司向終審法院提出終極上訴,終審法院於四月初以3比2多數裁定林罪成,維持裁判法院的判罪和四個月的監禁。 《防止賄賂條例》第30(1)...
Eguisheim 是法國在阿爾薩斯-洛林區(Alsace-Lorraine)著名釀酒村莊,屬於法國最美麗村莊之一。到此地旅遊不止在欣賞幾百年漂亮顏色繽紛的村屋或在不同的酒舖試酒,而是這地方的歷史,和勾起一篇中學時唸過的短篇小說。 《最後一課》(法文:La Dernière Classe)是法國作家阿爾龐斯‧都德 (Alphonse Daudet...
破土來稿
一年前,職工盟在會員大會通過解散,結束了三十一年歷史。 政權可以消滅一個組織,卻消滅不了這個組織所代表的信念。職工盟所代表的,不單單是十多萬會員及九十個屬會,更是一份獨立自主的工運精神。三十一年來,這精神在香港的土壤上散播及發揚,經過數代人的持續耕耘,已喚醒了無數的香港工人。 工人自主:擺脫政權操縱 當我們回顧香港工運歷史,由親中及親台工會把持壟斷長達半個世紀,當時一般市民習以為常,將工會與國共利益劃上等號,混為一談。加上經歷過六七暴動,很多市民眼見工會受政權指使傷害大量無辜生命,更是聞工會色變。要在如此局面走出獨立工運,更加難能可貴。 六七暴動之後,基督教工業委員會及其他新興勞工團體在教會支持下相繼成立,漸漸取代了傳統陣營的工會角色,為有需要的工人提供服務,及後更開始協助工人組織工會;七十、八十年代,香港本土白領工運亦日漸冒起,包括教師、社工、醫護、公務員等不同職業僱員,也紛紛成立屬於自己的工會。逐漸地,市民開始對工會改觀,明白搞工會不必向政權歸邊。1990年職工盟的成立,便是標誌著以上兩股自主工會力量合流發展的里程碑。 工潮抗爭:工人有力量改變命運...
破土有聲
收看節目 移民抵英的各位,初來埗到時相信都會遇到十萬九千種難題。莫宜端跟你分享其中兩項,就是入廚與駕駛。想買蕃茄的她,曾站在空空如也的貨架前無言問蒼天;「雪藏牌」墮入超級迴旋處的無限迴旋,究竟如何走出結界?她送給大家六字箴言 :「愛自己多一些」。 《破土》莫宜端|英倫筆端|鑊鏟與軚盤 |...
收看節目 莫宜端上回談到邱園Kew Gardens背後的植物政治,英國為何要在殖民地建造一個個的植物公園。今回,莫宜端跟你訴說前蘇聯農業學家瓦維洛夫與其種子庫的一段有血有淚的悲慘往事。一個原本造福人群、保存植物多樣性的種子庫,怎會有著血腥味? 莫宜端還會話你知,你愛喝的Gin Tonic跟殖民地有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