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喜歡問原因,然而講得出的原因,往往非真。「你為甚麼要去某地旅行?」又或是「為甚麼要選擇去旅行?」一句簡短的「為甚麼」,問簡答繁,非一時三刻能給出結果,往往只能敷衍了事。 以前在西藏開咖啡館,旅居拉薩的香港人寥寥,偶爾受香港報章訪問。初受訪時,記者問我何以選擇西藏,既有此一問,當然要盡量回答,想來想去就只是說喜歡其人文、氣候、歷史、宗教、文化等。 不單記者,客人亦如是,日復一日,問答有如流水帳,一天回應好幾次。試過誇張到剛問完的客人還未走,第二輪客人進店提相同問題,然後首次兩輪客人仍在店中,第三輪客人進來再問,前面客人忍不住笑。我的答案如出一轍,依然是人文天氣之類,問者收貨,我也更真誠地相信自己所答。後來細想,所謂前因,實為後果。當初決定旅居西藏,根本從未考慮過此等因素,純粹憑直覺下決定。 理性主導? 想起在20 世紀60...

  • 數週前有懲教職員涉嫌於當值期間,夥同他人以木棍桶傷一名18歲還押人士的肛門,事主的肛門撕裂及直腸穿孔,造成永久傷害,需進行直腸手術及設置造口。其後家屬向懲教投訴,署方才按機制轉交警方調查,並拘捕兩名懲教人員及四名同倉囚犯。曾因國安法入獄的前賢學思政召集人王逸戰、秘書陳枳森、前學生動源召集人鍾翰林均於社交媒體上分享獄中曾見證過的私刑和虐待事件,揭示此事顯然只是獄中暴力問題的冰山一角。 事實上,我們需要關注為何是次涉及懲教人員的虐待事件只循《侵害人身罪條例》第17條的「意圖造成身體嚴重傷害而傷人」(俗稱「傷人17」)作檢控,而非以《刑事罪行(酷刑)條例》的施行酷刑罪起訴? 重罪不能輕罰 — 訂立「酷刑罪」之必要 1984年12月10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禁止酷刑和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公約》(下稱「禁止酷刑公約」),進一步闡明《世界人權宣言》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確立的禁止酷刑的權利和責任。...

  • 在香港大學畢業後成為了社工,在復康範疇服務殘疾人士差不多有五年,然後因為2019年的被捕,需要離開香港,但我仍然沒有忘記當社工的志向。到達台灣後,我希望繼續學業,在選擇攻讀甚麼碩士課程時,我也先考慮社工課程,盼望在台灣可以畢業成為社工師,繼續服務不同的弱勢社群,接觸生命的故事,與服務對象同行。攻讀社工碩士的過程很順利,我認識到不少志同道合的同學,也遇到很多有教學熱誠的老師們,令我學習到很多台灣社工的實務知識,但因為身份的問題,我也決定離開台灣,來到英國。英國的社工制度雖然與香港有不同的地方,但英國社工註冊局是承認香港的社工學歷及註冊社工資格。我們只需要在IELTS英文試達7分或以上、證明過去12個月內有繼續執業,便可嘗試申請註冊成為英國的社工。裝備自己等候時機但對我而言,我已經離開香港多時,並且沒有繼續社工工作超過一年,我需要補充「update skills and knowledge」,代表我需要再完成社工相關及認可的課程,或需要由英國資深社工督導,實踐社工相關服務。但對於現階段的我,並沒有類似的機會,因此我需要再裝備自己,繼續等候時機。第一步是要考好英文試,以我現在的英文能力,我並沒有很大信心能達標,唯有靠不斷的操練令自己更熟練不同的試卷及試題,平日多講多聽多看,慢慢提升英語能力。第二步是留意有否合適又能應付的課程,或是看看有否機會申請一些社工相關工作。雖然社工轉牌有著不同挑戰,但希望有機會可以成功註冊成為英國社工,服務不同有需要的朋友,特別多了香港的朋友前來英國,他們都有著不同的需要,希望我可以支援他們,並與他們同行。▌[尋庇護]作者簡介過著流亡生活、前景未明的在英尋求政治庇護者或他們的過來人,透過綠豆的破土——這塊自由土壤發聲,以專欄「尋庇護」講述自身的故事、申請政治庇護時遇到的種種程序上、生活上的經歷。 ...

  • 過去一周,較矚目的政經要聞有兩則,其一是特區政府為23條立法鳴鑼開道,指派保安局長鄧炳強任應變反駁隊長。鄧近日頻繁出動,反駁國際知名人士對23條立法諮詢文件的批評,但其作風近似中國過去數年常見的戰狼外交,強調與敵人鬥爭,雖可藉此鼓舞核心支持者,但卻無助於穩定人心,消除商界、傳媒與市民大眾的疑慮。其二,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將於周四抵港訪問六天,直接聽取各界對23條立法意見,預料商界和新聞界將於這期間密集反映憂慮。 應變反駁隊長 據《明報》報道,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及保安局長鄧炳強於2月19日出席民建聯舉辦的《基本法》23條立法講解會。二人會後見記者,身兼「應變反駁隊」隊長的鄧炳強點名批評前港督彭定康、英國保安大臣董勤達、自由亞洲電台及流亡的立法會前議員許智峯對23條立法的批評,指他們旨在抹黑。 鄧炳強引述彭定康質疑港府為何在實施《港區國安法》後,仍要為23條立法,批評彭定康暗指23條立法後,執法人員可「隨意拉人」,又引述指董勤達曾批評23條立法會摧毁香港的繁榮。鄧反駁說,特區政府必須填補國安缺口,故有必要立法,而且拘捕程序非常嚴肅,否認「隨意拉人」,加上英國本身亦有國安法律,本港今次立法時也有參考,批評彭定康及董勤達恐嚇港人、雙重標準和刻意抹黑,認為二人的說法反映了外部勢力的態度。 鄧炳強看來想模仿中國外交部近年流行的「戰狼外交」,把外國政要對23條立法的批評,一律歸類為敵對外部勢力的惡意抹黑。這種政治鬥爭手法,或可獲中央某些官員好感,在本地左派圈子也有一些擁躉,但對於穩定政經大局並無作用。 較實質的回應...

  • 路易士老師始終相信,學習是要在現場才有感染力。小孩子來英久了,也「宅」起來,寧願留在家裏上網,有陽光竟然投訴,說那代表要出去散步。豈有此理,放假惟有「捉」她們外出走走,也學學歷史。 英倫空戰 今次我們是到The Battle of Britain...

  • 小美、大偉決定離開香港,重新開始。在香港時他們的關係一直都沒有太大問題,各自有自己的工作、財政獨立,大家不想做家務,便找個鐘點工人來處理;不想煮飯便叫外賣。決定離開,是因為想要生孩子,希望孩子可以在一個好的環境長大。來到不久,孩子便出世了,跟許多的新手父母一樣,感到有點無助。特別是來到英國,他們不能像在香港一樣,找其他人幫忙,而且親人不在身邊,只有他們兩個人去照顧孩子,孩子出生不到三個月已經令兩人疲於奔命。自覺失敗小美:「我沒有想過大偉他甚麼也不想做,BB在哭,他好像聽不到。我叫他幫忙,總要拖到我發脾氣才做。」大偉:「我也沒有想像過做父母要這樣辛苦,我以前也有照顧我的妹妹,但你要求又高,我覺得怎樣你也不會滿意。」他們的處境似乎是很多新手父母都會經歷過,但更大的挑戰是他們剛移民過來。他們自己也還沒有適應過來,便要擔起父母這角色,對於他們的關係確實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大偉提到:「我其實不是不想做,只是我沒有心理準備做爸爸,我有點不知所措。」大偉這樣一說,小美即回應:「我以為你不喜歡這個家,更怕你其實不想當爸爸,也不想當老公。」兩人這刻互相對望,大偉坦白:「我覺得我好失敗,不知怎樣做個好老公、好爸爸。」沒有互相支持的習慣在香港有穩定的生活,就算婚姻關係普通,也可以依賴其他的外在環境及人物去穩定關係。來到新地方,正好是一個機會,也是一個危機讓夫婦二人正視彼此間的問題。以往沒有商量及討論問題,缺乏互相支持、一起解決困難的習慣,在移民初期便當上父母,這實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小美及大偉各自感到焦慮,但又不敢向對方表達,怕被拒絕。兩個人只好專注照顧孩子,但帶著焦慮、不安,孩子又怎會感覺不到?小美問:「為甚麼別人的孩子那麼容易照顧,我們的孩子卻特別愛哭?」大偉終發現:「我們都快要崩潰,孩子當然感到不安。」夫婦同心要讓小美及大偉開始改變,必先讓他們步伐一致,生活的節奏也要重新調整,要商量討論甚麼是這個家庭最需要處理的事情及問題。當大家目標清晰一致,便可定下分工及怎樣互相配合。同時更要劃出一點時間,10分鐘也好,兩人放下父母的角色,好好享受相聚的機會。若再理想一點,就是各人也有至少10分鐘的Me time,各自放空一下。當小美、大偉能好好調整生活,才有能力開始處理大家關係中的矛盾;只要小美、大偉情緒穩定、放鬆心情,孩子才可以安睡入眠,這是新手父母給孩子最基本的需要。遇到挑戰,夫婦二人更要互相支持,當困難一過,二人的關係便可更進一步。夫婦、父母同心,是帶領整個家庭的最重要一環。(圖:123RF)▌ [身心不適]作者簡介英國註冊家庭治療師,喜歡探索關係中的糾結,破解情緒跟家庭關係之謎,透過臨床工作,展現各種家庭面貌,如何在挑戰中尋找幸福人生。

  • 昔日經常收到電郵,有人問我西藏的旅遊之計劃。香港人似乎有一個特徵,很喜歡用 Excel 來計劃行程,不是說所有香港人也會用Excel 計劃行程,但每次用 Excel 發給我行程的人,總是香港人。行程寫得鉅細無遺,例如早上 9...

  • 十五歲的自閉學生H,同時患有嚴重學習障礙,近期逢星期五真是他的Bad Friday。 一直住宿舍的他,因父母近期希望他能在周末回家,於是逢星期五會提早下課,有車接他回家,而非回到學校宿舍。對於這個打斷了周末日常的安排,H有難以疏理、莫名的焦慮,於是逢周五跟他做治療,他都會很抗拒、很難接受新的玩意和訓練。他從小到大做的言語治療訓練次數,可能比起我這個半途出家的姑娘更多,所以他很會掩飾,不斷告訴自己和別人「I'm OK、I'm fine」。不過,身體其實很誠實,只要他知道這天要訓練時,就會不由自主的掹指甲、咬指甲、眉頭緊皺。 H另一種焦慮的表達,就是極度難接受別人意見和幫忙,會視任何的糾正或出手為干預,有時會因而大發脾氣。...

  • 過去一周為農曆新年假期,矚目的政經要聞不多,但有兩條媒體內容廣受關注,其一是摩根士丹利前首席經濟學家羅奇(Stephen Roach)徹底改變其「中港大好友」立場,在《金融時報》撰文直指「香港玩完」(Hong Kong is over),文章震動金融圈;另一則是著名經濟學者許成鋼在一博客訪談節目上,公開論證中國發布的2023年經濟增長率5.2%不可靠,指真實的增長率應介乎0至1%。這番言論在研究中國經濟的學術界和金融界引起熱烈議論。此外,再度角逐美國總統的特朗普對中國及北約的發言,在國際上也引起巨大迴響。羅奇改立場羅奇過去長期看好中港股市,對中國概念股吹捧備至,這次替《金融時報》撰文,竟然說出「香港玩完」的悲觀立論,令金融圈大感意外。羅奇指「香港玩完」,從上文下理看,應是指香港股市前景黯淡,不是泛指整個社會。他的分析並不複雜,主要就是看香港本土政治變化、中國經濟前景,以及中美關係走向這三大因素。他說香港在回歸首二十年政經環境穩定,但2019年林鄭月娥錯誤提出引渡法案,觸發大型示威抗議,北京直接替香港訂立國安法,令香港僅有的類似政治自主的環境消失,五十年不變被中途腰斬,自由市場受專制官僚拖累。至於中國經濟,他認為政府的救市措施或會令證券市場短期反彈,但由「債務、通縮、人口」(Debts, Deflation, Demography)三大結構因素造成的困局仍看不到出路,令中港股市進入持續熊市。在國際方面,美中關係惡化,令美國的亞洲盟友被迫選邊站,與香港之間的鴻溝逐漸擴大,嚴重影響香港與亞洲伙伴的經貿關係。許成鋼指中國經濟造假許成鋼是國際知名的經濟學者,對中國經濟向有深入研究,他在博客訪談節目上分析中國經濟增長率造假。據自由亞洲電台報道,主要論據有幾點,其一是失業率大幅上升,尤其年輕人失業率,官方報告也超過20%,北京大學的調查指超過40%。失業率如此大,與5%的經濟增長率有直接衝突。其二,中國官方數據顯示中國的對外貿易整體是下降的,中國的房地產行業也是下降的,單是房地產業上下游產值便佔去中國國內生產毛額的三分一。外貿和房地產都下降時,總體經濟增長5%令人難以置信。其三,中國官方說今年有三個「新花樣」,分別是電動汽車、電池和綠色能源,但這三個領域實際產出總值遠低於房地產行業,在對外貿易上佔的比例也不過3%左右,所以官方以此支持5.2%的經濟增長率是靠不住的。許成鋼認為,從各個管道的數據可以猜測,2023年中國經濟的增長幅度大概就是和零差不多,最大可能是略高於0,但比1%要低。羅奇和許成鋼的分析,不一定全對,但這些著名的經濟學者及金融分析師的言論,對學術界和金融圈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如果沒有紥實的、論據充足的相反立論出現,這些專家的分析就可能成為學術界和金融界的共識,引導投資者看淡中港股市。當投資者把看淡化為行動,持續沽售中港證券或造空相關的衍生工具,便會加劇中港股市下跌的速度和幅度,令企業難以在證券市場集資,對實體經濟帶來的影響相當巨大。要反駁羅奇和許成鋼,不能單靠口號和宣傳,一廂情願地說好故事,必須要有實質的振興措施、可見的經濟影響,以及可靠的數據,三者缺一不可。特朗普言論特朗普在競選期間談及北約,主要是批評一些歐洲國家沒有對北約作出應有的經濟支持,令美國要超額資助北約,去捍衛這些歐洲國家,他若再度當選,美國將不會再捍衛這些國家,他甚至會鼓勵俄羅斯去攻擊這些國家。特朗普這番驚人言論,即時引起北約秘書長及多個成員國首腦的強烈批評,指言論不負責任,危害北約盟友安全,也危害美國駐海外士兵的安全,有分析指特朗普若當選,北約可能被迫解散。若說特朗普上台,北約便要解散,這分析可能太走偏鋒,但特朗普言論確實反映他偏重美國本土利益,輕視維護世界安全秩序的責任,這個傾向在共和黨入主白宮後,便會成為美國的國策,後果非同小可。正因如此,俄羅斯總統普京罕有地接受美國知名主播卡爾森專訪,指俄羅斯並非美國的敵人,中國才是美國的最大威脅。無論是人口或經濟規模,俄羅斯都遠遠落後於中國,他質疑拜登政府為何要把矛頭指向俄國。普京選這個時候喊話,當然不是說給拜登聽的,而是向著特朗普及其支持者喊話。美國若把矛頭轉向,集中精力對付中國,俄國在歐洲便可為所欲為。事實上,特朗普雖然還未上台,但他的主張已在主導共和黨,導致共和黨佔多數的眾議院拒絕繼續撥款軍援烏克蘭,若非歐盟及時增撥款項應急,烏克蘭便會因為耗盡彈藥軍備,可能被迫割讓大片土地,與俄羅斯簽城下之盟。中國成輸家?有關注中國的分析家指,特朗普聲稱上台後會向中國徵收60%的關稅,比拜登政府更辣,反映無論誰勝出美國總統大選,中國都注定成為輸家。這個分析有對的地方,也有不對的地方。對的地方是,視中國為美國的最大威脅,的確已成了美國共和及民主兩黨的共識,不論誰上台,都會採取圍堵及遏制中國的政策。不對的地方是,特朗普既然連烏克蘭也可以出賣,可以置北約歐洲盟友的安危於不顧,他怎可能出兵捍衛台灣?他對台灣問題最介意的,就是台灣把先進芯片製造「搶走」,假如特朗普上台,他只會施壓逼台積電把高端芯片生產移到美國,絕不會考慮台灣民眾的安全,屆時大陸武力犯台的阻力將大幅減少,台海爆發軍事衝突的風險驟然大增,所謂北京必成輸家之說,恐未必成立。▌[守望]作者簡介劉進圖生於香港,七零年代入讀善導小學和九龍華仁書院,學會追求良善、自由和責任。八十年代初進香港大學唸法律,思考社會公義。八十年代末加入新聞行業,先後任職於《信報》及《明報》,切身體會「無信不立」、「兼聽則明」。2014年2月遇襲受傷,病榻上總結心願:「真理在胸筆在手,無私無畏即自由」。...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