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不是法律專家,況且即使是法律專家,在專制政權下法律只不過是服侍政權的工具。於是才會有大律師不再教人如何理解法律,而是叫人「丟咗份蘋果穩陣啲」,因為誰知道哪一天極權會找上門?法律已不再保護人民,而是令人民合法被捕的工具。 今天不再是2003年的正常社會,政權固然接受不了五十萬人大遊行,甚至容不下半點反對聲音。廿三條立法只是為了服侍獨夫極權,不計後果寧為玉碎的非理性行為。獨夫極權,其中所要的是破壞人與人之間的互信與聯繫,鼓吹仇恨營造恐懼,當每個人成為一個個的孤島,就最容易受極權操控;其他甚麼經濟進步、民生改善、個人發展等等,全部可以犧牲。 就算一直以來務實理性的香港人,經過四年多的施政倒退,對荒謬都慢慢習以為常了。不過,若再放眼北望,社會倒退反智的空間依然很大,例如已幾乎沒有內地傳媒記者去實地採訪社會新聞、個人或企業竟會不可理喻地被指「媚日」而被追擊……因此,對香港的繼續倒退仍要有心理準備。 最重要是…… 留守的香港人如何自處? 把悲壯的民運、民主女神像、《榮光歲月》、蘋果日報結業版等等,好好保存放在床下底,然後繼續好好生活。幫襯本地小店老店、多聽廣東歌、多看外媒繼續與世界接軌、行山遠足欣賞香港美麗的山與海,保持身體健康。...
我們成年人欣賞過「鐵血」朱鎔基,也見識了「影帝」溫家寶,自然覺得一直被習近平壓抑的李克強活得窩囊,亦無甚建樹。不過對這一代的年輕人來說,過去剛懂事的十年,李克強或許已是最能接地氣、最敢講人話的國家領導人。早前莫高窟外風采依然的片段仍歷歷在目,如今竟在未夠七十之齡溘然長逝,對人民的情感衝擊相信仍會不少。以下是李克強逝世後,國內即時出現的一些社會實況,折射出人民對社會現況的某些想法。 合肥舊居外的花海 27日早上官方公布消息後,開始有市民在合肥紅星路80號文史館宿舍李克強童年故居外擺放鮮花致意。消息在網上傳開而又沒有被屏蔽,於是,陸續有市民送來鮮花,更有附上悼念字句或是李克強「金句」的字卡。當天下午,故居外的行人路已聚成花海,晚上有更多市民自發到來獻花。28日,自發獻花的市民已需要沿街排隊前往故居,並有市民自發維持秩序,網上圖片及片段可見群眾數以千計,在場可見雖有不少警察及便衣監視,但未有干預市民的活動,並似曾承諾了會一直保留悼念的鮮花。 河南省會鄭州亦有大批市民到市中心的千壐廣場,悼念這位曾任河南省領導的前總理;安徽定遠李克強年輕時下鄉勞動住過的茅屋外也有大量民眾獻花。 為什麼那麼多市民自發悼念? 或者微博上這句留言道出了一些人的想法: 精心策劃的崇拜不堪一擊...
玫瑰崗中學辦學團體突然放棄辦學,定於3年後停辦,接辦團體將改辦學費高昂的國際學校,導致現時在校的初中學生前路茫茫。原辦學團體將辦學權私相授受無視學生利益,政府卻又放任縱容等等問題,固然備受爭議;但校長及學生發聲後所遭受的壓力,才最教人心寒。 九月中當停辦消息傳出之後,玫瑰崗中學校長蘇佩婷隨後發出聲明,指辦學團體提及中學收生不足及有財政困難等說法不實,事實是中學一直收生穩定,而學校在政府資助下不可能出現財政問題,相反突然宣布短期內停辦,對學生帶來壓力,亦無視學生利益。然而,校長的聲明其後在學校網頁消失,校長亦從此未有再公開表達意見。 「不正確的價值觀」 隨後的一個月裏,家長教師會及個別受訪家長,均反映辦學團體未有就學生未來的安排與家長溝通,教育局亦沒有協助,並沒為此成立任何委員會或召開任何會議。 直至10月11日,該校的Youtube頻道上載「請讓我們相信希望- 致特首李家超先生的信」為題的短片,由一眾領袖生及風紀站台,並由2022/23年度傑出學生讀出公開信,表達校方、家長及學生對學校停辦均感錯愕、呼籲特首關注事件、要求政府為學校提供新校舍等等。短片發出後,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回應指,當局「非常關注」同學在短片內的情緒表現云云。...
今日香港連幾個人為爭取基層福利,甚或只是環保議題而到政府部門示威表態,已令警察政府大為緊張,又以國安為由恐嚇,又現場阻撓驅趕,集會示威自由已經蕩然無存。當我們以為這反映香港正與中國內地接軌,內地政府更橫蠻無理,人民更寂靜無聲之時,這幾天,數以百計的西安家長,正為子女的教育公平權利,毋懼威嚇走上街頭面向政府勇敢發聲。 7月18日 家長在新城廣場示威 緣起於陝西省西安市教育資源被鄰省河南學生侵蝕的爭議。西安市擁有不少全國知名的大學,高質素的中學數量亦多,而毗鄰的河南省現時人口已是全國第一,達一億多人,但只有一所全國重點的「211大學」,相反單是西安市就有七所。由於當地中學生升讀該市大學在高考收分上有一定優勢,於是西安中學學位成為不少距離不遠的河南學生心儀目標。原本內地的九年義務教育是以就近入學為原則,初中畢業的公開考試—— 中考,也須按學生戶籍所在地應考,因而早年就曾出現了在廣東、上海等地打工的民工子女,須千里回到戶籍所在地考試的「異地中考/高考」問題。然而,近日西安市的家長卻發現,有大量來自河南省的學生,以「回流生」之名參與西安市的中考,並傳言在每年10萬多的中考學生中,有至少1萬多至4萬學生來自河南,甚至有指今年的中考狀元(最高分數)是河南籍學生。再者,家長亦發現坊間有大量協助河南學生「回流」到西安考試的中介公司,並且網傳了許多到西安考試升學的活動、講座甚至是接送專車,仿如一門大生意,因而引發了西安市內學生家長對於教育資源被外省違法搶奪的不滿,希望政府給予解釋及說法。一些河南省內安排學生赴西安考試的活動7月18日,大批家長透過網上號召,到西安市中心陝西省政府大樓前的新城廣場聚集,展示標語表達不滿。由於內地對群眾自發的行動高度敏感,網上社交平台及至私人通訊涉及了相關詞彙內容,即難以發出甚至被刪除。於是,家長們連新城廣場字眼都要迴避,而以「廣場餵鴿子」、「餵鴿子」等等作為通訊暗號。廣場固然早已有大批警察戒備,也偶有衝突,但並未有大舉鎮壓及搜捕,相信始終是民生關鍵的教育問題,地方政府開罪本地市民未必有好處,因此家長最後能和平散去。由於訴求得不到解決,加上隨後西安市教育局發出了一份簡單的「闢謠」通告,指今年中考的「回流生」只有三千多人,與家長所知的幾萬人相距甚大,但卻未能解釋今年中考人數,比三年前小學畢業生增加幾萬人的原因,因而令家長更加氣憤。7月19及20日,大批家長轉而到陝西省教育廳前示威抗議,有家長被警察抬走,發生了小規模衝突,但最後教育廳內有官員出現與示威家長對話。 7月19日家長在陝西省教育局外聚集 翌日,7月21日,更多家長聚集到鹽店街的西安市信訪中心門前示威,反對外來生爭奪本省教育資源,並要求政府徹查中考過程有否違法行為。網上片段可見,聚集家長數目眾多,至少有幾百人,現場有大眾警察及便衣戒備,雖然未有驅散行動,但網上通訊及發放相片視頻等均大量被刪。因此,家長市民們又以「買鹽」為代號努力避過網絡長城。同日,亦有另一批家長在西安市楊陵區區政府前示威集會,展示了「我們的孩子不是新政和懶政的犧牲品」的巨大橫幅。傍晚,西安市長更曾走出鹽店街信訪中心,與現場示威家長打招呼,不過未有回應訴求就離去。稍後,西安公安發出了通報,指發現了一個以造假方式為回流生提供服務的培訓機構,似乎有跡象初步回應了家長的訴求,不少家長在信訪中心門前一直逗留至深夜才陸逐離開。...
Hello 張 sir ,好耐冇見,你最近好嗎❤️我啱啱聽完你嘅電台節目。首先,好掛住你把磁性聲,哈哈~你嘅分享令我諗起自己2021年考緊 DSE 通識卷嘅 moment,我一開卷就...
《給十九歲的我》從最初備受讚譽,到在爭議聲早停止放映,連日來已有大量的分析及評論。自己沒有機會觀看影片,及後從報刊中讀到兩位片中學生的訪問報道,隔著文字也能感受到兩位當事人的不忿與無奈,感到實在不應再觀看影片了,因而也難就影片的具體內容作細節評議。 鋪天蓋地的評論確實對製作人及受訪者都帶來了不小的壓力,但有論這些批評將會窒礙了未來香港紀錄片及人物檔案節目的製作空間,則似乎誤判了現時香港創作自由真正面對的問題。 自己曾經作為老師,也曾為學生安排過媒體拍攝一些個人生活紀錄。經驗中檔案節目的製作人(導演甚至是監製),都非常重視受訪者的信任。不要說這樣一個長達十年的拍攝過程,就算我以前經歷過的幾個星期甚或只是幾天的受訪拍攝,導演都會在正式拍攝前,先和接受拍攝的同學促膝長談,既更深入了解同學的想法,同時讓同學了解導演的拍攝目的。 假若製作人未能充份了解同學的心態與想法,最後同學對「出街」的節目感到不滿,即使事前簽了什麼同意書,不滿或質疑公開了,結果只會損害了影片或節目的公信力,這肯定不是製作人所願意見到的。因此,虛心聆聽受訪者的聲音,設身處地感受其關注及憂慮,是手執鏡頭及剪接刀大權的媒體工作者責任,若未能做到則難言專業了。 如果評論的焦點在於製作人有否刻盡紀錄片製作人(而不是戲劇製作)的專業,這應該是促進而非窒礙了專業發展。 其實今日香港對製作紀錄片及人物檔案節目的最大窒礙,肯定不是公眾的輿論,而是社會紅線處處、言論空間大幅收窄。許多優秀的紀錄片製作人,記錄了不少年輕人過去幾年的抗爭經歷、社會參與及心路歷程,受訪者也極希望其聲音能獲得聆聽,然而在香港今天窒息高壓的政治氣氛下,根本就沒有可能發放。...
每年來到這段日子,都是回顧一年大事的時候。對國內人民來說,2022可說是不堪回首的一年。 不過,官方的人民日報依舊儀式感滿滿地搞了個「12句話記住2022」的網選,可以預計篩選出來的,都是「偉大光榮正確」的事件,例如北京冬奧、太空人升空等等,對荒謬的社會、瘋控的疫情、突然放開後的亂象等等都字不提。於是,網民就紛紛在話題評論區裏,補充了大家心目中更能反映過去一年的話句。 以下是最多網民提及、最苦澀的幾句。 「這世界不要俺了」 2022年1月,內地一位博主在其個人的抖音平台,發佈了一段在徐州丰縣農村的片段,片中見到一名男子在屋中讓多名孩子穿衣吃飯,但其妻子則衣衫破爛形齒零落,在零度的天氣下被人用鐵鏈鎖在破屋之中。及後再有另一段影片顯示了鐵鏈女子面對鏡頭訴說丈夫不讓她走,「這世界不要俺(我)了」。影片發出後廣受關注,不少人擔心鐵鏈女是否遭受虐待及拐賣。然而,影片最終被刪,官方在輿論強大壓力下勉強跟進作出交代,但未能釋除公眾疑團,嘗試親身跟進事件的個人卻被捕被消失。事件反映為了官方顏面,任何個人那怕是最基本的權利和福祉都可以犧牲。 「他的軟肋就是他兒子」...
10月13日,北京四通橋上驚現「罷免獨裁國賊習近平」的巨型橫幅,網上片段可見一名男士在行車橋上拉起橫幅後迅即被捕。雖然片段、相片與及一切相關的信息,很快就被內地一切社交網絡屏蔽,但有關資訊仍能透過海外平台及內地勇敢的知情者竭力傳播,其中一些網民就以陳奕迅年初的內地新歌《孤勇者》憑歌寄意,向隻身拉橫幅的勇士彭載舟(彭立發)致敬。 為什麼會選擇陳奕迅的《孤勇者》? 當然,單單是歌名,已帶出了對橫幅勇士的敬意。而且歌詞許多段落,竟巧妙地為勇者和人民代言了:「戰啊!以最卑微的夢,致那黑夜中的嗚咽與怒吼。誰說站在光裏的才算英雄」「你的沈默,震耳欲聾,You Are The Hero」。...
早前一所左派小學開學進行了孝道教育,其中要求子女下跪向父母奉茶,引起了熱議。 自己作為家長,如果要子女跪在面前,講些門面說話,只會是尷尬難堪,而毫不感動欣賞。要對父母表達敬意,有許多表達形式,例如送上小禮物心意咭等等;然而,下跪絕對不是日常生活慣常的表達方式,相反下跪在今日社會已被視為含有極端高低階級差別、令下跪者有屈辱感受的行為,作為推行活動的校長及老師不應不知。被大眾批評,也不應歸咎人家想多了。 更重要的是,如將孝道簡化成子女聽話,實在膚淺;若再將孝道成為父母享受權力的過程,更是卑劣。 強調服從聽話 加深年輕人無力感 年輕人未有獨立的能力,必須依靠家庭生活,許多時已別無選擇需要「聽話」,用不著學校再去教。再強調聽話服從,只會加深了年輕人的無力感,鞏固並強化了父母子女的不對等關係。...
早前一位中五學生向平機會投訴,指出禁止男生留長頭髮的校規,有違性別歧視條例,引起不少關注。 香港絕大部份中學的校規,都對學生的校服髮飾儀容等有嚴格的規定,並且大力執行,於是,老師們往往因為男生的一寸頭髮女生的一寸裙襬,而鬧得很不愉快,既損害了師生關係,也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情緒,但換來了甚麼好處呢?尤其是當同學們有機會到日本、台灣甚至中國內地交流之時,竟發現有些高中女生的校服可以是短裙一度,男生可以紥上小馬尾,不禁會問:嚴控校服的價值是什麼? 對學校最嚴厲的批評,當然就是以校規操控學生,作為絕對權力的體現。這個批評就姑且放下不談,就從學校一向強調的教育理念說起。 挑戰校規 是激進抗爭? 首先,最多用作規管學生服飾的理由是「協助學生建立樸素的良好生活習慣及健康形象」。不少學校似乎一直停留在六七十年代,覺得男生束長髮女生著短裙就是反叛就是貪慕虛榮,誰不知長髮短髮校長裙短裙(還有喇叭褲窄腳褲)的潮流已經來回好幾轉,在年輕人眼中這些只不過是一種平常的服飾髮型選擇,也不用多花錢多花心機,與樸素或者健康與否,根本沒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