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按 : 破土除了有固定的作者專欄,歡迎左中右各方讀者意見分享。) 2024年9月,《立場新聞》案件塵埃落定,兩位編輯被裁定煽動罪名成立,原因是他們允許在《立場新聞》上發表了一系列被認定為煽動性的專欄文章。 為什麼起訴編輯而不是逮捕專欄作者呢?事實上,大多數專欄作者要麼已經入獄,要麼流亡海外。《立場新聞》案件特別針對編輯和新聞機構的責任。 此案是否會對香港的新聞自由產生寒蟬效應,引發了人們的疑問。例如,《明報》曾致信提醒其專欄作者「遵守法律」。但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李立峯表示,鑑於大家已在進行自我審查,該案可能不會產生強烈影響。然而,我們認為,《立場新聞》案件可能對新聞自由,甚至互聯網自由產生重大影響。...
近日,一向被視為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親信」的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的動向成為外界關注焦點。更耐人尋味的是,外媒向中國國防部追問何衛東去向時,發言人吳謙未予明確否認,而是語焉不詳,這一反常態度令事件更加撲朔迷離。在習近平高度集權的背景下,這一現象不僅反映了軍方高層的潛在動盪,更揭示了「有權無責」格局下,軍方、官僚、上海幫與太子黨等各方如何陷入「集體躺平」的博弈困境。 據美傳媒《華盛頓時報》(Washington Times)3月25日援引美國國防官員的消息,美國情報機構認為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已因調查落馬。對此,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吳謙於27日回應稱:「沒有相關消息,也不了解這方面的情况。」 何衛東是習近平於2022年10月破格提拔為中央軍委副主席的將領。然而,自今年全國「兩會」結束以來,有關他可能涉案被查的傳聞不斷傳出,從「被帶走」到「被軟禁」等說法層出不窮,近期更是甚囂塵上,引發外界廣泛關注。 博弈理論視角:囚徒困境與集體不作為 博弈理論(Game Theory)作為研究策略互動的工具,為理解中共當前局勢提供了重要框架。著名博弈模型「囚徒困境」揭示了一個核心悖論:當各方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時,往往導致集體最差的結果。在習近平主導的「有權無責」體制下,權力高度集中於最高領導人,而下屬機構與個人則被剝奪決策自主性,僅承擔執行責任。這種結構類似於囚徒困境的變體:各方既無法獨立行動,又因懼怕承擔風險而選擇不作為。...
( 編按 : 破土除了有固定的作者專欄,歡迎左中右各方讀者意見分享。) 2025年3月1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大幅削減美國全球媒體署(USAGM)預算,導致美國之音(VOA)全體員工休假,並終止包括自由亞洲電台(RFA)在內的多間傳媒機構的聯邦營運資金。這一決定迅速引發全球關注,尤其是針對其背後動機、涉及利益衝突、以及對華語地區新聞自由與知情權的潛在衝擊。 特朗普的行政命令以「減少聯邦官僚機構」為名,要求USAGM及其他六個機構將營運規模縮減至最低程度,並指責這些傳媒存在「激進宣傳」傾向。根據美國之音官方數據,其2024財年預算約為2.7億美元,僱員超過2,000人,以48種語言向全球播送節目;自由亞洲電台則以華語及其他亞洲語言為主,長期向中國、北韓等資訊封閉地區提供獨立報導。然而,這項命令簽署後,美國之音1,300多名員工被停職,RFA的資金也被凍結,顯示特朗普政府急於推出並執行相關政策。 此舉與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DOGE)有密切關聯。馬斯克早在2月便公開批評美國之音和自由歐洲電台,稱其為「激進左翼的自言自語」,並主張關閉這些「每年浪費10億美元納稅人資金」的機構。馬斯克在X平台上的帖子顯示,DOGE人員已進駐USAGM,負責審查預算和經營細節,這進一步佐證了馬斯克在此次決策中的影響力。特朗普政府將此視為實現「美國優先」政策的一部分,但其具體執行似乎深受馬斯克的理念驅動。...
( 編按 : 破土除了有固定的作者專欄,歡迎左中右各方讀者意見分享。) 現在世局亂七八糟,主要是因為全球格局出現了二戰後的根本性變化。在二戰後重建的世界秩序中,美國作為超級大國,擁有主導地位,在全球產業、貿易和能源分配中都佔據主導位置。因為有這樣的超級大國地位和相應的好處,美國也為全球安全提供了一定支持,並承擔了相關費用。但特朗普上台後,不願再為全球安全買單,主要跟他「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的理念以及想徹底改變美國傳統外交政策有關。 在他看來,美國作為超級大國,長期以來在全球安全上投入了大量資源,但回報卻不匹配,甚至被盟友「佔便宜」,損害了美國自身的利益。以下五點可以解釋他的立場:...
1945和1997,分別是二戰結束和香港主權移交的年份,香港人想必對這兩個年份都有印象。工黨於二十世紀初創立,多數時間在野,創黨至今僅出七名首相,撇除新近當選的施紀賢(Keir Starmer),真正贏得政權並有意義地執政的,便要數艾德禮(Clement Attlee)和貝理雅(Tony Blair)兩人。(其實有第三人——威爾遜 Harold Wilson,但礙於篇幅所限,本文專注討論工黨的路線之爭)。而1945 和...
(編按 : 破土除了有固定的作者專欄,亦歡迎讀者投稿分享。 ) ======================= 英國大選將於明天舉行,如無意外,工黨將勝出,並預料該黨在下議院可獲得歷史高位的議席成為最大黨,而工黨黨魁施紀賢(Keir...
保守黨作為英國兩大黨之一,於二十世紀執政逾六十年,被譽為世界上最成功的政黨。邱吉爾、戴卓爾夫人、馬卓安、彭定康,香港人熟悉的英國政界人物當中不少皆為保守黨藉。究竟保守黨為何如此成功?今日的保守黨又面臨甚麼挑戰? 談起保守黨就不得不提保守主義和保守黨的主張。今天我們理解的保守黨支持自由市場、小政府理念、疑歐、社會議題上持保守立場。但保守黨之所以橫掃二十世紀的英國政壇,從來不是基於以上教條,相反,保守黨與時並進,時時以「全民政黨」作為目標,以囊括最多選民,亦因此成為英國選民預設(default)的選擇。學者就曾言,英國多數時候是個保守國家,間中才會選擇工黨(Britain is a Conservative country that...
( 編按 : 破土除了有固定的作者專欄,亦歡迎讀者投稿分享。) ================== 我反對美國入侵伊拉克(2003 年),也反對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無差別攻擊平民。...
( 編按:政府匆匆展開《基本法》第23條立法公眾諮詢,短短30天的諮詢期,當中還夾雜著多天的農曆年假。英國外交大臣卡梅倫日前表明港府所提的草案不符「中英聯合聲明」,而多個團體則把握機會,就這條影響全港市民權利與自由的條文發表意見,努力趕在限期前提交意見書,其中包括身在海外的香港人團體。 破土將會一連幾天刊出他們的聲音,齊來關心香港這個家。) ============================= 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