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看節目 移民抵英的各位,初來埗到時相信都會遇到十萬九千種難題。莫宜端跟你分享其中兩項,就是入廚與駕駛。想買蕃茄的她,曾站在空空如也的貨架前無言問蒼天;「雪藏牌」墮入超級迴旋處的無限迴旋,究竟如何走出結界?她送給大家六字箴言 :「愛自己多一些」。 《破土》莫宜端|英倫筆端|鑊鏟與軚盤 |...

  • 踏入五月,遷入新居已一段時間,開始一餐又一餐的接待來訪的老友。真心覺得最捧的一次,是預備八道菜招呼一個港人查經小組,大大細細近二十人。朋友每家再帶一道菜來,最終個個捧腹而回,對我來說真是「成就解鎖」,連身邊人也說,誰能想到前大半生的「無飯主婦」,今日在廚房團團轉六個幾小時,總算不再雞手鴨腳?! 踏入五月,遷入新居已一段時間,開始一餐又一餐的接待來訪的老友。真心覺得最捧的一次,是預備八道菜招呼一個港人查經小組,大大細細近二十人。朋友每家再帶一道菜來,最終個個捧腹而回,對我來說真是「成就解鎖」,連身邊人也說,誰能想到前大半生的「無飯主婦」,今日在廚房團團轉六個幾小時,總算不再雞手鴨腳?! 開心飯桌只要對的人 有時放工真累,又或者孩子一時想吃外賣,PIZZA也好、中東包也好,就吃罷。放自己一馬,海闊天空。 曾經一位「老死」由香港來探望我們。這個廚藝達人,買定材料來我家煮,又一面煮一面教我這個control freak。多年朋友,自然無懼她笑我,有甚麼廚房二三事都請教她。即使她在香港,我有時也會越洋短訊請教。就像昨天焗完合桃酥、柚子卷等餅食,餘下的蛋白怎麼辦?就在查經組員到訪前,高人建議我用蛋白做賽螃蟹,簡單又不會浪費食材!還有,這位高人常常告訴我這個心急人,有些菜式要煮得好,就要等油滾了才下食材,太心急,太早落鑊,佐料的香味未出,好味道就難以釋放。她說,做人也是一樣,時機,好重要。 心情輕鬆了,我也漸漸愛上廚房,由原來只希望不會令一家大小吃到拉肚子,到現在更樂意款待朋友,按自己的能力、步伐,煮到幾多得幾多,總之能締造一個空間,天南地北,暢所欲言,就是美事。我有時阿Q的想,即使在米芝蓮三星的私房菜館,若沒有對的人,沒有開放的心,佳餚滿桌都只會味如嚼蠟。...

  • 收看節目 莫宜端上回談到邱園Kew Gardens背後的植物政治,英國為何要在殖民地建造一個個的植物公園。今回,莫宜端跟你訴說前蘇聯農業學家瓦維洛夫與其種子庫的一段有血有淚的悲慘往事。一個原本造福人群、保存植物多樣性的種子庫,怎會有著血腥味? 莫宜端還會話你知,你愛喝的Gin Tonic跟殖民地有何關係。...

  • 再說皇家植物公園(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我們只看到經典玻璃溫室和戶外品種繁多的花草樹木,其實真想尋索植物故事的,可預約參觀植物標本館和經濟植物博物館。 瘧疾與Gin Tonic...

  • 收看節目 【《破土有聲》|綠豆|莫宜端|英倫筆端|24042023】Kew Gardens--植物也有政治春末夏初,繁花盛放,位於倫敦以西的皇家植物公園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是英國的熱門賞花之地。遊園除了影相打卡,背後涉及有關政治、大英帝國殖民地統治的小故事其實同樣引人入勝,且聽碩士課程修讀殖民地研究的莫宜端跟大家說故事,更提到我們熟悉的香港動植物公園呢。...

  • 假期到倫敦以西的皇家植物公園(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一遊,天朗氣清,賞心悅目。坐Overground線列車,越接近Kew,越多家長推著幼兒手推車上車,更有不少三代同堂的遊人,侊如在港的迪士尼線,相當熱鬧。Kew的面積相當於六個維多利亞公園,所以入園之後那管人多,也找到觀賞花草樹木的角落,美不勝收。植物園內櫻花盛放、鬱金香花期近尾聲,固然到處都是打卡位。但Kew背後,包含著多少人們靠植物爭權積富成名的故事,對我而言更加引人入勝。還記得有一年停工遊學再臨倫敦,讀的碩士課程是殖民地研究。有時借著去國家檔案館National Archives找文獻做功課之名,就會乘機走入Kew轉一圈,當然不純粹為看花。因為殖民地的擴張,令英國在印、非、東南亞成立大大小小的皇室植物園,連香港彈丸小島也有動植物公園,就可知其欲採集有經濟價值的植物,加以研究、培植於版圖各處,鞏固政經實力。到今天,不用寫論文,但政治與植物的關係如此豐富,轉成一個又一個小故事給丈夫和豆丁講解一下,其樂無窮。Palm House與Crystal Palace一入園區,映入眼簾的是棕櫚屋Palm...

  • 收看節目 莫宜端在英國一家特殊學校當言語治療師,面對著有嚴重學障的兒童,使命是要讓兒童體現作為一個人的權利和價值,被真正看重。看以幫助他們,但莫宜端最後發現原來自己跟兒童一樣,同樣要學懂如何說「不」、當世界不像你預期時,如何安於不安。

  • 有人問,在英格蘭做言語治療師,是否比在香港舒適?會準時收工?不會寫報告寫到手軟? 我的答案是:時間安排和作息的確是比香港人性化,也準時收工,但報告和文書工作不會少(其實要求可能更嚴緊、量會更多)。 或許曾做助人專業的香港朋友,如教師、心理學家、治療師也會有類似的感覺,就是這兒高舉對受助人的權利,所以若未完全理解這兒的人本想法,做教師、教學助理或入校的專業支援同工,想必會對接觸的SEN兒童/青少年心存畏懼,交流和教導期間步步為營。不過,若能不太快對有身心障礙的學童下結論,一步一腳印,讓SEN學童/青少年因我的同行體現作為一個人的權利和價值,不僅得到彰顯也能被真正看重,那種畏懼感自然會減少,工作亦能更投入。 於我,從少年人的反應中,我學到的更多。我或許透過不同的實證方法,有條理地提升他們這樣那樣的溝通技巧;但學生言行給予我的,有時更是有著醍醐灌頂的感受。 勇敢說不 還記得一位同學T,祖家是非洲一多難之邦。10來歲、沒有口語能力的自閉和過度活躍症兒,更是從小就跟家人以難民身份來到英國,接著住過不同的寄養家庭,也經歷創傷。T在這寄宿學校已有幾年時間,非常喜歡跟人互通,與他做訓練不愁冷場或欠缺反應。不過,相處了兩個月,發覺T雖然用其輔助溝通軟件(Alternative...

  • 收看節目 在香港連根拔起,來到英國落地重生。找工作應是大部分移英港人遇到的問題。「英文程度不賴,又高學歷,在這裡工作就沒有煩惱?」莫宜端告訴你,即使是重操香港的故業,這些其實都是假象。 搵工要有一份「屢敗屢戰」的念力,有工做的,亦要學「做鹽」,香港人,加油! ...

  • 二月,聽本地人說Snowdrops雪鈴花盛開,代表濕冷冬天終於來到尾聲。所以即使返工未能像上一份工作般,可跟學童一齊放假,但趁學校half term完結之前,都走到白金漢郡的莊園田地,追蹤雪鈴花的蹤影。 漫山片野的小白花,象徵春天真的不遠了,令人心存盼望。這也剛好是返新工滿三個月的日子,又剛搬了屋,借賞花親親大自然,當是慶祝。 郵遞中心通宵更 說起工作,做人最緊要是有希望。最近與相熟的朋友聊天,都感覺找工作並非易事。特別是跟我們一樣,並非住在大城市的,要找到合適的工作確是需要耐性,也需要一份「屢敗屢戰」的念力。就像外子和一些男性朋友,本來在香港均具專業資格,來英大半年忙於展開生活,顧好衣食住行,或許未急於搵工。不過,有孩子的,待子女學校、社交圈子慢慢適應下來、手上盤川越來越少、物價騰飛,總希望投入職場,半職兼職都好,掙最低工資也好,總比整天只忙著家頭細務踏實。 外子為了遷就現在做全職的我,目前只可找兼職的差事。原本有專業身份的他,試過面試超市倉務、理貨員,又申請過工業區貨倉工作。最後找到在市內一郵遞中心通宵分發郵件的臨時工。他為了日間可以照常包辦子女的接送,心口掛「勇」字返通宵更。還記得第二晚他晚上九時許出門開工,女兒見著父親離開的身影便哭起來,我摟著她,她說想到自己可以睡覺,但爸爸卻要做工,好傷心。翌日,做父親的頻說「不辛苦」、「不打緊」,還繼續一星期兩天,到博物館做維修義工,但另一邊廂,卻說頸痛腳軟,因為推著車,不斷來回運送大大細細的包裹,對做開文職的他確有點吃不消。...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