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看節目 2023年伊始,明哥黃耀明展開《邊走邊唱》巡迴演唱,第一站是台灣。四年沒有在台灣開過演唱會,明哥找來兩位移居台灣的香港樂手,分別是老拍檔李端嫻和樂隊「絕命青年」的結他手Soni。三場演唱會,入場的不乏在台港人,是一場香港人的聚會。明哥自2022年開始未能在港尋覓演出場地,但他還是繼續唱下去,邊走邊唱,給離散於世界所有地方的香港人唱歌,正如《今天世上所有地方》的歌詞:「那裡缺少的,在那裡補上」。

  • 收看節目 晴天林從小熱愛音樂,尤其熟悉廣東話流行曲 。他原本夢想成為業餘幕後音樂人,但隨著近年香港由社會運動 、疫情 、...

  • 收看節目 前港督彭定康接受《綠豆》專訪,對近年香港局勢的發展表示憤怒和傷心。在英國,他常常被香港留學生問一個他無法回答的問題:「我們應否返香港?」。今集《記.香港人》邀請資深傳媒人韋安仕 (Steve Vines) 擔任嘉賓主持,與彭定康邊談邊嚐香港味道,輕鬆地傾談嚴肅的話題。韋安仕在香港居住三十多年,任職不同傳媒機構,2021年因為憂慮自身安全離港。...

  • 收看節目 離開香港 熟悉的環境和朋友,轉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生活,對任何人都是衝擊,尤其對青春期的青年人 更甚。而往往這個重大轉變,都是父母的決定,不由他們作主。割裂了成長期間逐漸建立的友誼,生活模式,和自身認同,他們怎去面對?有什麼感受? 我們採訪了一位移英少年 ,分享他移英生活...

  • 收看節目 不少移民英國港人因為重視子女教育 ,選擇在英國名校區落腳, 申請英國學校插班;然而英國outstanding小學 和中學 學位供不應求。不少家長都未能為子女在理想的學校申請插班...

  • 收看節目 烈大夫從事中醫行業15年,曾經在香港開設12間中醫診所,其中一間位於元朗鳳攸北街。元朗721白衣人襲擊事件,和2019社會運動改變了他的一生。如今他帶著「青木堂」團隊來到英國落戶曼城 ,又有甚麼想和他心心念念的香港人說?「經歷過2019年的社會運動,大家就會覺得,時代原來是輪迴的,是一個輪流轉。我們可以看見一名中國籍男子,他手持一個疑似委任證或證件,委任證就是這個。」「『7.21』那天,同事馬上致電給我:烈大夫,外面愈來愈多人,我們未見過這麼多人。三百至五百人,我馬上叫同事下班,離譜至此。然後我一整晚在重看閉路電視錄影,然後看到,原來警車經過這麼多次,沒有辦法掩蓋良知,難道我把這些東西掩藏起來?」烈大夫自稱是一個「中醫抗爭者」,因為在中醫行業入面,他本身是一個抗爭者,希望改變香港中醫的現況。收看本集看看這位來自元朗的大夫在英國的故事,他還談到民主自由和中醫有什麼關係。 ...

  • 收看節目 2019年至今,逾三萬港人移居台灣。他們曾經抱著希望踏上這片土地,努力適應,默默耕耘。然而,台灣移民政策一改再改,移民路蹉跎。移台港人的無奈和不安,不為外人所理解。二次移民潮 之下,香港人細數自己的故事。《綠豆》訪問了三位移台的香港人,講述他們經歷屢次失望,面對忐忑與掙扎,有人決定留下,有人毅然踏上二次移民之路。 ...

  • 收看節目 得閒飲茶是一句完結對話分別時的慣用語,事實上沒真的在意對方何時才得閒,之後會否約飲茶;因為曾經在香港,大家可以一個訊息,說見就見⋯⋯ 對於跟隨子女移民英國長者,要「得閒」不難,除了幫忙子女家務照顧孫兒女,老友在千里之外約不到見面,出門言語不通不懂駕車走不了多遠,根本無事可消遣。 說到「飲茶」,中式茶樓已不在居所附近,只能靠子女有空帶去,更不用奢望每天可與相熟「茶腳」聚頭。 於是港人互助精神再次發揮,有心人組織長者活動,幫他們重建正常社交,互相支援,令他們終於可以「得閒飲茶」,在新環境中享受生活。 ...

  • 收看節目 過去三年多,兒子巳移居加拿大的綺雯婆婆,每天的生活就是從手機上的一句「早晨」開始。一個簡單訊息,把相隔兩地的母子連繫起來,也見證着時代的變遷 。 綺雯婆婆知道兒子要移民,第一件事就是學如何使用智能電話。她說:「他還未移民前,我都沒用過智能電話,只用舊款電話,我最初不肯用智能電話。他一說要移民,我就立即要學了。學習了三個月,我的兒子挺好的,只是口述我不會記得,他在紙上畫了一幅圖:這個符號就要先按;這裏是開機,這裏就是要打電話⋯⋯每個步驟都寫在紙上讓我慢慢學。」兒子原本計劃移民後每年可能回港一、兩次。奈何遇上世紀疫症,令這幾年間,自己要在香港面對很多事。自己摔倒受傷、丈夫因病去世、疫情下的新常態⋯⋯回頭看來,她泰然地說:「子女在身邊當然好。但若他們不在你身邊,要他們回來嗎?我去外國都不知要如何生活,不論在香港或是外國,我都是等日子過。在香港反而會比較開心,無論吃的喝的,還是天氣都適合自己。我(跟兒子)說:每個早上我WhatsApp一兩句話給你,你知道了,簡單回覆就可以,我也不會覺得孤單。」 ...

  • 收看節目 下走鋼線。公共圖書館指部份館藏涉嫌違反國安法,下架圖書,禁書年代來臨? 「消失」系列第二集《消失的圖書》,講述出版業界在國安法下陷入恐慌。這一集,訪問國安法下繼續出版社會和政治書籍的出版社山道文化,面對印廠拒印,發行困難等問題,負責人楊子俊如何在紅線下走鋼線。有作者的著作因為被印廠拒印,最終在台灣出版有關香港的書。康文署指公共圖書館部份館藏涉嫌違反國安法,以覆檢為由,將圖書下架,香港讀者,還有幾多選擇呢? 【本集榮獲「紐約電視節2023」 最佳公共事務節目優異獎】 ...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