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看節目 區議會選舉 2023 今個周日舉行,是「完善」後的區議會選舉投票日,這個既要「五光十色」又要「清一色」的新區選,政府「無所不用其極」大力宣傳。2019年當選的區議員,即將完成任期,他們這一屆經歷反送中、疫情、辭職潮和宣誓風波。鍾禮謙和冼卓嵐是沙田區區議員,沙田區議會由最初42人,走到最後只餘下9人完成任期,當中包括他們在內的7位民主派議員。兩人都是新丁議員,第一次當選便經歷了一趟非一般的從政旅程。新選制下,民選成份大大降低,他們都決定不再爭取連任。兩位末代民選區議員如何回顧這年四年議員生涯?本集是回顧區議會選舉 2019的系列之一 ...

  • 收看節目 同區議員 (上)|記香港人 2019年區議會選舉,民主派在高投票率下在多個選區大獲全勝。其中沙田區41個民選議席中,民主派取得40席,13席為沙田區政成員,令該黨成為沙田區第一大黨。4年過去,有人辭職、有人被判宣誓無效、有人在囚、有人留低…香港將舉行改制後的首次區議會選舉,有人形容2019年當選的議員為末代民選議員。《綠豆》走訪香港及英國兩地,了解過留下與離開的前沙田區議員過去4年的種種經歷。 ...

  • 收看節目 「沒有抗爭、哪有改變」是社民連的口號。昔日站在抗爭前線的長毛梁國雄和岑子杰,今日仍被囚禁。牆外的戰友,不主動放棄,繼續發聲,後果是被政權以各種原因票控。街站上的橫額,由昔日寫上訴求的字句,變成黑布,最後連黑布也不能掛,只能豎起三枝伸縮桿,這是現在香港很少數的示威活動畫面。社民連副主席周嘉發慨嘆:「《基本法》仍然寫著遊行、集會、結社、示威等權利,但現實是另一回事。」 持續在街頭爭取訴求,議題甚至有點「炒冷飯」,但多次進入監獄的黃浩銘認為,這是因為訴求未得到回應。透過大聲公發出的聲音,幾乎煙沒於街角,社民連主席陳寶瑩仍期待,能看見轉彎的風景。 🎥人人公民系列三:留低一起作見證 --...

  • 收看節目 大家也說,訪港旅客到香港不再只是購物,各種「深度遊」已成為熱門選擇。今集提供四條另類香港遊的路線,除了可讓大家對香港有更深了解,相信還能為不少香港人帶來回憶和共鳴。 🗺️ 🚌 🚙 路線...

  • 收看節目 「絕命青年」由主音Soft和結他手Soni組成,來自香港的二人組合,早在十年前一起組BAND,當時在香港跟另外兩位樂手組隊,樂隊名稱叫「雞蛋蒸肉餅」。2021年,兩人決定出走到台灣,以新樂團形式再出發。由「雞餅」到「絕青」,四個人變兩個人,Soft和Soni笑說「一個打十個」:曲詞編監、MV製作、字體設計、裝化服等等,一手包辦,務求用街邊檔價錢,炮製出米芝蓮的味道。在台灣居住接近兩年,她們憑首發專輯《來一場冒險》入圍第34屆台灣金曲獎「最佳演唱組合獎」,踏上紅地毯。由香港到台灣,兩人跌跌踫踫,說說笑笑,繼續走她們的音樂路。音樂路上,陪伴著黃耀明邊走邊唱哪裡缺少,那裡補上 (台灣篇):https://youtu.be/KW5rBY5H3oc哪裡缺少,那裡補上 (英國篇):https://youtu.be/_eqAOdmbveE ...

  • 收看節目 香港人好鍾意返工,但很多時候一返工就會順應制度,失去了自主的時區,不敢發問。藝術家程展緯從2007年起,將工運融入日常。他先後成功為博物館保安員、收銀員爭取椅子,也為便利店店員戴帽與否的權利。對他而言,創造力不應是藝術家獨有、藝術品也不一定是放在畫廊般的昂貴——只要有想像力,人人都可以是藝術家。2021年,他走得更深,成為港鐵兼職清潔工。在日常工作中,他登廣告、默站、在IG唱歌。在傳統組織逐一消失、沒有方法的年代,他覺得人們只要去試,以想像力超越局限,將身份的界線變得流動,找回自己的自主性,總會碰到各種可能性。今年8月,他受邀到外國進行藝術交流。在離開前夕,他不捨地回顧過去一年多在職場上碰出的新可能,而他強調自己一定會回來香港,把考察到的經歷繼續滋養這片土地。

  • 收看節目 【人人公民系列一:本土研究社】2021年是香港公民社會分崩離析的一年,逾五十個公民團體或組織在政治壓力下,紛紛宣布解散和停運。如何在當下的香港發揮公民權利和盡好公民本份,是留下來的人需要思考和實踐的領域。就算時代再壞,也無人可以否認我們的公民身份,《人人公民》系列訪問了當刻仍在香港努力的人和組織,系列第一集是成立十年的民間研究組織「本土研究社」。在公民社會一片退潮聲中,2010年成立的民間組織「本土研究社」卻選擇留低,繼續堅守民間研究的陣地。過去十多年,本土研究社除了就土地供應、房屋政策、丁屋權益、棕地發展等議題發表多份研究報告,更致力透過媒體和網絡,積極與大眾分享研究成果。他們更善於提供官方資料以外的數據和資料介入政策討論,成為政商界以外重要的民間聲音。但今時今日,面對公民社會瓦解、傳媒萎縮、資訊不透明、經濟下行及移民潮令捐款減少,本土研究社正面臨甚麼挑戰?他們又如何積極應對這些新常態,讓民間研究的使命和角色得以繼續保存?

  • 收看節目 國際非政府組織無國界記者(Reporters sans frontières)2002年開始發布《世界新聞自由指數》,香港當時於全球180個國家與地區中,排名第18位。2021年香港排名下滑至第80名;2022年再下跌至148位,屬於發展中地區的「艱難」狀況。今集《記.香港人》找來在香港的新聞及傳播學的學者、在台灣的《光傳媒》總編輯,以及在澳洲的《棱角媒體》總編輯,分享他們對現時傳媒生態的看法。李立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院教授「我們說的Diaspora 流散媒體,是指當有很多人離開一個社會去另一個地方居住,形成一個海外社群。這個海外社群自然會出現獨特的媒體需要,亦會自然地有媒體出現去服務這個海外社群,這現象在不同年代都會出現。譬如八、九十年代香港都出現移民潮,但那個年代整個政治生態沒現在般複雜,香港跟海外的社會和政治環境亦沒這般割裂。因為香港媒體環境本身亦轉變得很厲害,香港媒體本身有的空間、自由程度,都有一定程度的壓縮。」「所以我覺得一定有補足的可能性,固然如果香港的空間愈窄,或者香港愈少人去做各種報道的話,需要海外去補足的需要就愈大。」梁嘉麗.光傳媒總編輯「我認為大家都能理解,過去幾年香港媒體生態有很大的改變,幾間比較大的網媒和報章都相繼結業。我自己覺得出現了很大的缺失、像一個黑洞,不少新聞會沒被報道或是明顯少了多元性,角度比較單一。」「我不說其他,只說媒體生態,那一點光那怕多微弱其實都很重要。因為在大家都努力奮鬥的道路上,其實大家都很孤單,很孤獨。如果你見到對方,或者見到遙遠處有一點光,那怕可能是微小的一點光,起碼你會覺得有人在同行。」「很多人問我們怎去和其他離散媒體區分,怎去和香港現在的媒體去⋯⋯大家是否競爭對手。我自己覺得這個『黑洞』其實很大。要填補,你需要有多少間這般『蚊型』的媒體?只有三、四個人,就算你有十個人;以前蘋果數百個記者,600、800個記者的規模,怎去填補?怎樣也填補不了,怎樣做也做不到⋯⋯根本談不上互相競爭,所以關係是互相填補。」潘麗貞.棱角媒體總編輯「很多香港人和我一樣,感到責無旁貸要挺身而出。我們都有種責任,無論對香港,對香港人都有個責任。」「如果媒體、在地的組織,大家都能發揮作用的話,每個國家裡的香港人社區,就可以凝聚在一起。雖然在每個國家之中,香港人是少數群體,但如果我們做得好,我們這個少數群體亦能發出很大的聲音。我希望能做到這一點,海外港人媒體主要以網上平台和社交媒體形式發放內容。」「不只是我們媒體負上代價,生活在海外的每個人都會感到壓力。你看見香港發生了那些事,又或者在個別案件見到你海外做了一些行為,回到香港都會出事。當我們決定做海外媒體的時候,已預計一定要犧牲一些東西。」 ...

  • 收看節目 對很多香港人來說,移民的其中一個考慮是如何維生。幸運的話,可以回到本行工作,否則就可能要轉行。不過也有一些人,將自己在香港業餘時學成的手藝,變成移英後的維生工具。 Alex在香港練成了燒玻璃手藝,為了移民後能推廣出去,決定定居英國的文化大熔爐─倫敦。經過一段時間,他成功成為其中一個大型市集的恆常商戶,真正靠手藝維生。在物價高昂,生活指數高的大城市中,Alex如何找到自己的路? 倫敦 X 玻璃工藝「我喜歡稱自己maker,glass...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