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看節目 美國印度可以各取所需?美國副總統萬斯到印度訪問,他帶同印度裔的太太以及三個年幼子女同行,印度總理莫迪在官邸接待萬斯一家五口,根據印度官方發放的影片,莫迪與萬斯一家的互動融洽溫馨。萬斯在美印經濟論壇的演講亦特意提及很高興來到太太父母的出生地,同時一家與莫廸建立了私人交情,認為雙方會面已經取得良好進展,並且確立兩國貿易協商的重要框架。想知道美國如何逐步建立「抗中聯盟」,請收看《兩邊走走》EP142的編輯推介。

  • 收看節目 美施「溫馨外交」夥印,建構能源國防合作美國副總統萬斯偕家人訪問印度,受到總理莫迪親自接待,雙方互動融洽,並強調推動美印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係。萬斯在美印經濟論壇演講時指出,美印貿易協議談判進展良好,並暗示未來可能包括能源、資源開發及出售F-35戰機。此舉有助美國在亞洲加強影響力,同時越南也接近達成向美國購買F-16戰機的協議。另一方面,中美貿易戰持續升級,美方宣布對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徵收高額太陽能產品反傾銷稅,並計劃向中國船舶徵收重港口費。中美緊張關係已影響航運及航空領域,包括美國對華客機交付被拒等問題,美方亦考慮單方面加徵新關稅,意圖重塑全球供應鏈結構。萬斯此次訪印被認為是美國加速拉攏印度、抗衡中國影響力的重要一步。莫迪則重申支持互惠合作,推動貿易、科技與國防交流。雙方在中美對峙加劇之際加強夥伴關係,顯示地緣政治局勢日趨緊張,美國亦積極部署亞洲戰略棋局。近二百萬人長假北上 ,港街道冷清食肆哀鳴復活節期間超過246.6萬名港人出境,當中七成半北上,導致本地市面冷清。餐飲業生意下跌三成,高級餐廳更跌五成,戲院票房按年暴跌六成五。零售及建造業失業率上升,反映經濟復甦乏力。特區政府推動創科成效未顯,香港全球創新排名由第11位跌至第18位,本地研究人才短缺,研究生就業困難,整體人數十多年來大減三成八。政府開支壓力亦成焦點。行會召集人葉劉淑儀指出,香港公務員人數過多,薪酬開支龐大,主張檢討編制與薪酬結構。她認為僅削減薪酬無助於根本改革,應削減實際編制,如取消過時職位和削減非公務員合約福利等,促請政府有效節流,應對財政壓力。特朗普再批澤連斯基,烏拒克里米亞歸俄美國總統特朗普再度批評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拒絕討論克里米亞問題,指其立場令戰事延續,促請儘快達成停火。美方向烏方提出七點和約建議,包括承認俄羅斯擁有克里米亞及部分烏東地區,並與美國企業分享天然資源,但澤連斯基質疑條款過於偏俄。美方警告若雙方不同意,將停止斡旋。與此同時,俄烏戰場持續升溫,俄軍新一輪襲擊基輔,造成9死70傷。特朗普急於在上任百日前促成停火,但歐盟堅拒承認俄方佔領。另有消息指中國疑向俄軍提供武器,烏方召見中方大使要求解釋。隨戰事進入第四年,烏國內出現厭戰情緒,部分民眾傾向為和平讓步,但整體仍以重奪領土為目標。 ...

  • 收看節目 中資公司滲入英國不同行業。英國國會罕有召開會議,通過緊急法案,挽救英國鋼鐵 (British Steel),英國政府有權指示廠房繼續運作,法案隨即生效。今次是英國國會40多年來,首次在復活節假期期間召開緊急會議。要如此趕急,因為英國鋼鐵是全國僅餘可以生產原生鋼(virgin steel),亦即把鐵礦石直接煉成鋼材的公司,除了英國鐵路公司(Network Rail),建造業和汽車業亦倚賴英國鋼鐵生產的鋼材,不過,擁有英國鋼鐵的中資企業敬業集團,早前決定取消一筆,原定提供給英國鋼鐵使用的鐵礦石訂單,令英國鋼鐵運作面臨重大危機。想知道工黨政府在今次事件上,有否得到教訓,請收看《兩邊走走》EP141的編輯推介。...

  • 收看節目 ▌15國與美洽貿易協議,中謀突破拉攏東南亞 意大利總理梅洛尼於4月17日訪問白宮,成為美國宣布暫緩對等關稅措施後,首位前往華盛頓與特朗普會談的歐洲領袖。她表示有信心與美方達成經貿協議,並透露特朗普已接受邀請,將於稍後訪問意大利。與此同時,日本亦加緊與美方磋商,力爭在90日內完成協議,以應對汽車、鋼鐵及鋁產品等高額關稅。 與美國角力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啟動對越南、馬來西亞及柬埔寨的國是訪問,簽署多項合作備忘錄,涵蓋科技、基建、農業、簽證等領域,並發表「命運共同體」聯合聲明,強調加強區域合作、反對單邊主義與關稅保護措施。不過,越南早已與美國展開關稅談判,並加強打擊中資貨品借道越南出口美國的「洗產地」行為。 面對國際貿易局勢的動盪,東盟在4月10日的部長會議上決定不對美方實施報復措施,傾向透過談判化解壓力。馬來西亞首相安華則表明希望在中美之間保持溝通和平衡,雖然承認難度甚高。儘管中國首季經濟增長達5.4%,高於市場預期,但因應中美貿易風險,多家國際投資銀行已下調中國未來兩年的GDP增長預測。...

  • 收看節目 英國地區議會再注入移英港人聲音。蔡嘉源(Richard Choi)一直從事設計,2008年移居英國,十三年前開始已經在Sutton 定居。2021年英國政府推出BNO簽證後,他看見愈來愈多香港人搬到這裡居住﹐就在Facebook建立「Sutton 香港人」群組﹐幫助他們融入當地社會。他在Sutton Central...

  • 收看節目 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中國宣佈向美國徵收 84% 報復性關稅同日,正式宣報將中國的「對等關稅」,提高至 125%...

  • 收看節目 ▌特朗普暫緩對等關稅 ,全球貿易秩序重組中?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4月9日突然宣布,因超過75個國家有意與美國商討新貿易協議,決定暫緩執行原訂的「對等關稅」措施90日,期間僅向未採取報復行動的地區徵收最低10%關稅。然而,特朗普同時對中國加徵高達125%關稅,指責其不尊重國際市場。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率先赴美洽談,越南、日本、南韓、印度等國亦積極回應,提出降低對美關稅或增加採購美國產品。歐盟則暫緩原訂針對美國的反制措施,但強調會繼續談判。...

  • 收看節目 工黨政府因為只被美徵收10%對等關稅而鬆一口氣?美國在當地時間上星期三(4月2日)「解放日」中,向所有國家的美國進口貨加徵最少10%對等關稅,當地時間4月5日生效。英國為其中一個被加徵最低稅率的國家,比歐盟以及瑞士、挪威等多個歐洲國家為低。不過同時特朗普宣布針對進口車加徵25%關稅,當日午夜已經生效,首先針對已經完成裝嵌的汽車﹐到五月關稅範圍會擴大﹐到引擎、傳動系統等接近150種零部件。想知道英國政府對今次徵收關稅,有何反應和對策,請數看《兩邊走走》EP139的編輯推介。

  • 收看節目 美國關稅傷人還是自傷?總統特朗普於4月2日﹐他定名為「解放日」宣布針對全球各國的關稅政策。特朗普是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推出全球通用的最低10%關稅,又指加入市場限制及滙率操控這些因素,中國對美國的實質關稅達到 67%,所以會向中國徵收 34% 的對等關稅。中國財政部指美國做法不符國際貿易規則,嚴重損害中方權益,同時公布報復措施﹐將由四月十日起,向所有美國進口商品,在現有關稅上,再額外加徵 34%...

  • 收看節目 ▌特朗普式全球徵收關稅,中國回擊再限稀土出口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4月2日「解放日」宣布對所有國家實施最低10%關稅,並針對與美國有貿易逆差的國家加徵個別「對等關稅」,中國、越南、泰國等亞洲製造業國家受影響最深,稅率高達36%至49%。中國因匯率與市場限制因素,被徵收34%關稅。此外,特朗普亦取消來自中國及香港的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稅待遇,打擊中國電商。作為反制,中國於4月10日起向所有美國商品加徵34%關稅,並限制稀土出口及制裁16間美國企業。特朗普政府強調,關稅有助吸引投資與重振製造業,並宣稱短期內已帶來5萬億美元投資。 新關稅政策引起國際強烈關注,多國領袖雖表態不滿,仍希望與美方磋商避免貿易戰升溫。加拿大則宣布對美汽車產品徵收25%報復關稅。環球金融市場受挫,道指與恒指皆重挫,出口股成重災區。多位分析師批評政策欠缺邏輯,形容美方是在懲罰全球低成本國家,最終將成本轉嫁至美國消費者,損人不利己。台灣廠商則指即使轉移生產地亦無法避稅,已做好長期應對準備。香港市場因避險情緒大跌,恒指失守23000點。評論普遍認為,美國此舉或將引發全球貿易格局重構與更廣泛經濟震盪。 ▌美徵重稅叠加效應,英造車業叫苦連天...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