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選47人案各被告被判刑,刑期由10年至4年2個月。上星期訪問香港的英國外交部,負責印太事務的政務次官衛倩婷(Catherine West)在英國政府網頁上發表聲明,指中國在香港實施《國安法》,侵蝕香港人的權利和自由,今次案件的判刑,清楚展示香港權力機關利用《國安法》,去將不同政見人士定罪。她說:「今天被判刑的人士,是在行使言論、集會和政治參與的自由,這些都是《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和《基本法》所保證的。英國將一如既往支持香港人,各國亦要負起國際責任,捍衛這些基本自由。」
民主派「35+」初選案47人被起訴,連同認罪被告共45人香港《國安法》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成,今早於西九龍裁判法院判刑。三名指定法官陳慶偉、李運騰及陳仲衡頒下82頁英文判刑理由,當中就辯方求情時,爭議《國安法》下的量刑分級是否適用本案,及指案中謀劃很大機會失敗,令控罪嚴重性降低,故應判予較輕刑罰的說法,均給予回答。法官指,接納本案屬串謀控罪,因此儘管國安法第22條規定的刑罰範圍有參考價值,但本案並不完全適用,但可用作參考。判刑理由引《呂世瑜》及《馬俊文》案,指雖然《國安法》沒有界定如何把案件分類為「情節嚴重」或「情節較輕」,但由於《國安法》立法原意是與本地法律銜接及兼容互補,故法庭應確保在判刑時,本地普通法判刑原則適用。法庭在界定案件情節輕重時,應著眼於犯案者行為、所引起的實質後果、潛在風險和可能影響,不應依賴內地判刑例子。判詞又指,接受被告所同意的行為在《國安法》頒布之前並不構成犯罪。然而,在國安法將其行為定為犯罪後,他們仍繼續參與初選。因此,儘管起訴期間僅從2020年7月1日開始,但法庭在評估串謀罪的嚴重性和廣泛性以及被告的各自角色時,不能不考慮起訴期間之前的事實或情況。法庭又拒絕接納謀劃很大機會失敗,故應判予較輕刑罰的說法。判詞指,計劃最終是否成功,並非法庭所能推測,然而法庭確信,所有參與者都盡其所能地努力使其成功。由證據可見,不僅兩名初選主要組織者均對計劃成功抱有樂觀態度,組織者投入了大量時間推動計劃,各初選參與者亦積極投入各選舉活動,甚至討論Plan B替補機制,反映各種可能的情境及後果都在協調會議中被考慮和討論。倘若不是因為疫情導致2020年立法會選舉被推遲,法庭認為該計劃並非注定失敗。判詞續指,在本案中,初選候選人是計劃的核心角色,沒有他們,計劃根本無法展開。因此,法庭認為他們應被歸類為「積極參與者」類別,又指若計劃一直實施到最後,其不利後果將遠遠超出且不亞於推翻香港特區政府。至於有被告以不知初選違法為求情理由,法官接納對部分人適用,但指戴耀廷及楊岳橋是律師,而且積極推動計劃,故不接納兩人以此求情。
民主派「35+」初選案47人被起訴,連同認罪被告共45人香港《國安法》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成,今早於西九龍裁判法院判刑。案中4人被指是「首要份子」,包括提出初選計劃的戴耀廷,判詞形容他為「幕後主謀」,被判囚10年。 ▌D1 戴耀廷:首要份子 謀劃發起人,初選組織者,幕後主謀 提倡「攬炒十步曲」的極端想法,發表一系列文章,本質上是主張革命 即使他沒有參選,為欲行使否決權的人提供了平台...
到場聽宣判的他們,透過媒體向大家說了這些話: ▌尊子/政治漫畫家:大家都不會容易平復,未來仍會是香港的一個大傷痕。 ▌黃迺元/前職工盟主席:香港人都好有記性,都記掛住為我們付出過的人。 ▌陳皓桓/前民陣召集人:這不只是對 45 人的判刑,而是對六十萬在初選中投票,二百萬參與「反修例運動」香港人的判刑。 ...
早上開庭前,被告陸續由囚車送到西九龍法院,聽取判刑,法院外守衛森嚴,大批警員在附近一帶布防,機動部隊裝甲車亦有出動;大約500人冒雨在法院門外等候,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漫畫家尊子、民主黨主席羅建熙、前主席劉惠卿、前立法會議員梁繼昌、職工盟前主席黃廼元、前民間人權陣線召集人陳皓桓都有排隊等候進入法庭。 《綠豆》稍後將有更詳細報道。 ...
收看節目 這場國安法下無陪審團審理的案件,從2020年的民主派初選開始,到今日牽動社會,牽涉戴耀廷、黃之鋒、何桂藍、林卓廷、梁國雄、區諾軒等47名民主派人士。32人已還押超過三年,未判先囚的情況令人深思。 在審訊中,司法程序的公平性、顛覆國家政權罪、控方證據、保釋申請等爭議成為焦點。判刑在即,這單案件如何改變香港的司法與政治生態?過去三年社會有何劇變? 📌 初選...
收看節目 47人案判刑,將於 2024年11月19日進行。這場歷時118日的審訊,有32人已被還押超過三年。這單國安法下不設陪審團審理的案件,從2020年民主派初選到今日,一直牽動社會。我們整理了《兩邊走走》過去報導,製作一段影片,帶大家在聽判前重溫案件始末,包括重要人物如戴耀廷、黃之鋒、何桂藍、林卓廷、梁國雄、區諾軒等的庭上供詞。在這場牽涉47名民主派人士的審訊中,國安法下的司法程序、顛覆國家政權罪、控方證據、保釋申請、庭審無陪審團等細節,都備受關注。 ...
收看節目 這場牽動全球的大選,究竟誰主白宮? 《綠豆》 的特約記者帶你感受選舉氣氛,同時找來手持選票的在地港人分享看法,當然還有學者為你分析選情,讓你一口氣了解2024美國大選。 主持:陳廣慧...
收看節目 中東局勢在過去一年變得非常緊張,多條戰線出現,人道危機擴大。隨著哈馬斯在去年十月對以色列發動攻擊,以色列加強對加沙的軍事行動報復,加沙地區已有超過42,000人喪生,大部分是巴勒斯坦難民。黎巴嫩的真主黨與以色列之間的軍事對抗也持續升級,真主黨由黎巴嫩向以色列發射火箭襲擊,以色列亦也面對來自伊拉克和也門的遠程攻擊,而伊朗與以色列之間的敵對行動也不斷升級,令整個中東地區的局勢更加複雜。超過200萬加沙居民需要四處避難,黎巴嫩也有100萬人流離失所,平民百姓的生活非常艱難。 這集《中東戰火》特輯聚焦在黎巴嫩和加沙地區的衝突,透過無國界醫生黎巴嫩總幹事童靜漪和今年兩度參與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在加沙救援的歐耀佳醫生,帶大家走到人道危機的前線。 ...
今年的7月4日,對不少移英港人來說別具意義,因為他們首次在英國大選中投票。《綠豆》邀請了在不同城市的「首投族」,拍攝記錄這一票對他們的意義,當中不乏曾經積極參與政治與選舉的香港人。 當日清晨,不少在英國的香港人已在為英國大選做準備。有的當上票站工作人員,有的為個別政黨做義工,當然還有準備到票站投票的選民。在香港每逢選舉日都忙個不停的蒙兆達,這一天則用另一個心情面對選舉。 ▌蒙兆達:盼望回到一個民主的家園投票 蒙兆達自拍記錄了投票的心情,指投票過程不到十分鐘,時間雖短,但意義重大。他說:「特別是對於很多香港人來說,我們是新移民,但是我們的身份是被確認的。我們是有權投票,好像是你有權參與這個社會。但是很諷刺的就是,我們在家鄉,我們是被政府排斥的。」 「我們很多的權利都被剝奪了,不要說民主選舉裡去投票,現在我連護照都被迫取消了。但是心裡面仍然會有這個盼望,這個盼望是不會放棄的,就是終有一天,我們可以堂堂正正地回到香港,回到自己的家園,在一個民主的選舉裡面,堂堂正正地投下這一票。」 ▌黃照達:最重要是知道自己支持甚麼 能夠在英國大選投票,黃照達很感恩有機會去實踐大家這麼多年來爭取的民主制度。他認為香港人還有很多地方是要去學習的。指的是甚麼?他說:「尤其是我們以往都活在一個相對二元的政治環境,在選舉裡面,要麼你支持泛民,要麼你支持建制;但這邊有很多不同的政黨。我自己最大的體驗就是,重點不是你選哪個政黨,而是你有沒有想過,其實究竟你自己支持甚麼,你自己的理念是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