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看節目 這兩年多,已經有十多萬香港人經BNO Visa計劃移民到英國。在不同的港人組織中,開始聽聞一些適應遇上問題的個案,部份更導致出現情緒或精神健康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單為一起生活的家人帶來困擾,更可能因處理不當演變成爭執,甚至暴力,直接破壞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求職感困擾 負面情緒要適當宣洩協助香港移民的組織 Trafford Hongkongers...

  • 收看節目 這一集,是 Louis 寫給牆內朋友的一封信。多年來,他與已被帶到牆內的「她」追星,追達明一派,追明哥黃耀明。他們追星的程度,跟現在狂熱的「粉絲」一樣。目前,一個已在牆內,明哥在香港也無法找到場地演出,所以,兩人再也無法親自追星了。 雖然有很多個「不能夠」,但經過這幾年的歷練,Louis沒有期望,也沒有失望。他仍懷著一份信念,相信終有一天,能夠和「她」在香港聽明哥唱歌。 ==============親愛的___從朋友口中知道,你又呻冇人寫達明一派嘅野畀你喇。咁啱收音機正正就係播梗達明嘅歌,唔知你又有冇一齊聽到呢?2013年認識你之後,我地都會一齊去睇達明嘅Live。我身邊唔多人追達明,你嘅存在,令我每次都有人分享達明嘅好。今年明哥邊走邊唱演唱會,我冇錢喇,飛唔到去外國睇。但我點都會盡力記錄每一場畀你知,因為自從認識你以來,我知道你對佢哋嘅愛有幾深。五月尾知道個show取消左,搞到我個人好Emo,哭__左果隻唔開心。但唔緊要,我會繼續等,我知你都會。六年前有次同你唱K,我哋由頭到尾淨係唱黃耀明嘅歌,最後你幫我錄「身外情」。我一直好愛呢首歌,「原諒我不記得忘記」係好高嘅境界,人生太多事情只能夠讓佢發生,唔想記得嘅偏偏會記得,想留住嘅偏偏會走。自從同你唱過一次K之後就夾唔到時間再唱,好想快啲再同你唱,一個人唱哂好悶架。我等著你回來,好期待我地可以一齊再睇明哥同達明,繼續等開個唱嘅一日,以及大家歸隊嘅一日。Louis字...

  • 收看節目 大量香港人移居英國令傳統英國華人教會迅速增長,同時也為這些教會帶來衝擊。根據英國宗教團體的調查,二百多個華人基督教團體和組織當中,有至少十七個是在過去兩年成立。這些教會在移民潮下為移居港人提供在地支援,並讓他們得到心靈的照顧。 與此同時,研究顯示中國大陸基督徒和香港基督徒之間存在著政治矛盾,分別有三間不同地方的華人教會都發生過兩者拒絕互相代禱,甚至不願意一起坐的情況。 這些新舊教會、教會內的新舊教友,以至不同背景的教友,如何共存和共處?今集《記.香港人》走訪利物浦幾間教會,探討移民潮對它們的影響。 ▌梁永善...

  • 收看節目 陳健民80年代尾在美國耶魯大學攻讀博士,在那裡,他遇上了他的啟蒙老師,也殿定了他當公共知識份子的志向。畢業時正值90年代香港第一波移民潮,大學教授勸他留下,他郤堅決逆流回港,因為離開是為了回來。今年三月,陳健民獲邀返回母校演講,重返校園,百感交集。

  • 收看節目 「佔中三子」陳健民三年前出獄,失去了學者身份,也漸漸淡出公眾視線。2021年,他獲台灣國立政治大學邀請,出任客席教授,重返課堂。在台灣生活一直保持低調的他,接受《綠豆》專訪,分享了他初到台灣時,一度陷入失語泥沼,往後如何重拾動力,做微小而有意義的事情。至於去或留,他沒有明確答案,只知道要常懷希望,好好活在當下。 後記:陳健民的溪邊速繪 拍攝KM在他最愛的景美溪踱步,給他一本筆記簿寫點東西。翻開筆記簿,KM寫了「活在當下,常懷希望」八個大字,還速繪了景美溪的風景,是長滿溪邊的蘆葦。KM愛畫畫寫字,訪問時他提過,2020年來台時只帶了少量家當,但行李箱中卻帶了他的文房四寶,「我真係帶晒嚟,我嗰時執咗好少嘢嚟,因為當時仲唸緊一年後我可能會番去,咩都冇執到,係帶咗毛筆,宣紙,字帖。我嗰時想像係咁,可以喺度休養生息,寫下字。」過去在香港,他都會在維園年宵寫揮春,今年農曆年,身在台灣的他也寫了一對對聯「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寄語香港人要抱持不屈不撓的精神。 ...

  • 收看節目 一家專賣香港製造品牌的店,2020年於疫情期間落戶上水新康街,它的名字也是「水貨舖」,但前面加多了一個「上」字。 「上.水貨舖」的老闆Dream 說,一初選擇在上水開舖,除了因為疫下租金大劈價,最主要是因為夠「過癮」。於是在這個大家都跳「大媽舞」的地方,卻有一家格格不入的店。 小小店舖,集合了不少香港品牌,有零食、手作,手工啤酒。但更重要的,是這裏集中了一班區內上水人經常在「圍爐取暖」。貨舖也辦過不少活動,讓街坊認識北區,甚至辦過同學會,以及為北區女孩福祉著想的配對活動。...

  • 收看節目 黃耀明的世界巡迴演唱會,《綠豆》從年初的首站 -- 台灣,開始記錄。明哥五月份在歐洲一連四站的巡迴演唱會,《綠豆》跟著明哥邊走邊拍,沿途記錄由曼城到倫敦的演出。入場支持明哥的觀眾大部份都是移英港人,從英國不同角落來到曼城和倫敦兩地,一次巡演,再次連結在外的香港人。明哥希望自己的音樂能夠成為一道橋樑,好好把流散的港人連繫起來。 事實上,黃耀明歐洲巡演連繫不少香港人的心⋯⋯Wyman黃偉文為明哥新作《石沉大海》填詞,作為給香港人的情書;明哥還獻唱韓國民主運動歌曲《自由之夏》送給牆內的鄒幸彤。▌在那裡缺少的 在那裡補上(下)|採訪手記執筆之時,收到朋友傳來的訊息,明哥黃耀明原定八月於灣仔會展舉行的演唱會,突然遭會展取消場地。明哥在社交平台交代,這樣寫「他們沒有說理由,而其實我們都知道是甚麼理由。附上會展的回函,我認為寫得很好,用上...

  • 收看節目 明哥在「邊走邊唱」歐洲巡演獻唱了新歌《石沉大海》,由Wyman黃偉文填詞,明哥形容這是黃偉文寫給香港的情書。Wyman很少談及自己的創作,在倫敦站明哥邀請他上台分享了他創作背後的小故事。[節錄部份 W=Wyman]W: 我對於寫信俾唔回信嘅人呢件事有種迷戀。所以《奇洛李維斯回信》(註:薜凱琪作品)係寫信俾上咗神枱嘅人,《她整晚在寫信》(註:衛蘭作品)係寫信俾上咗戰場嘅人,《石沉大海》係寫俾下落不明嘅人 。但係我個人嘅性格會留番一線希望,所以從來冇寫死自己嘅角色,係最盡最絕時會留番一個open ending,等大家可以擺啲希望落去。薜凱琪係得到回信,衛蘭係《to...

  • 收看節目 工傷事故數不勝數,Mirror屏幕事故舞蹈員重傷、安達臣道地盤天秤倒塌3死6傷、西半山2名吊船工人墮地喪命、油塘男工人遭工字鐵擊斃⋯⋯還有更多早已被人遺忘、寂寂無名的工人名字,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蕭倩文都一一將他們記在心上。每逢發生工業意外,她都會第一時間趕到事故現場、醫院或殮房,只希望陪伴突然喪失至親的家屬。蕭倩文在工權會工作近14年,由當初一名沒有接觸過工運、完全不懂面對死亡的年輕女孩,如今要「擔起頭家」,一直與工人、家屬同行。十多年來,見盡各種離散,安撫過無數破碎的心,曾經考慮過辭職轉換跑道,最終卻選擇延續「師傅」陳錦康的心願,以推廣職業安全為己任,一路走來,蕭倩文又如何堅持走這條工權路?

  • 收看節目 談到移民英國的熱門落腳點,倫敦南部的薩頓 (Sutton)定必是其中一個城市。在過去一段時間,不少選擇落戶Sutton的香港人也聚居在火車站一帶的大廈內,俗稱「香港人大廈」。「香港人大廈」有著香港舊式公共屋邨的情懷,對於剛到埗的港人或許較容易融入新生活。短時間內有大批港人聚居一處,還會出現甚麼現象? ...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