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看節目 13年等待,只為一句公義,卻換來空白回應。 2012年,的士司機陳輝旺在西隧口因車資問題與乘客爭執,他報警,卻反被警察拘捕,過程中被箍頸,兩日後全身癱瘓,一個月後離世。 死因庭兩度裁定——他「死於非法被殺」。但警方有因此展開刑事調查嗎?沒有。至今仍無。 我們收到陳輝旺家屬4,000多字的來信,再一次梳理記憶,再一次揭開傷痛。 「警察打成我咁。」13年了。希望大家花點時間,看看這封信的全文。...

  • 收看節目 在移英港人擔心入籍規則「加辣」之際,國會議員正努力遊說政府,不要背信棄義。今集《Let’s Talk》邀請其中一位爭取維持BNO簽證5+1的國會議員James Naish,在國會辯論後再深度剖析。🇭🇰 為何移英港人與其他移民有所不同🇭🇰 點樣形容香港人?移英港人有沒有甚麼好難搞?🇭🇰「搬龍門」對英國和香港人都不是好事🇭🇰...

  • 收看節目 自從英國政府開放BN(O)簽證計劃以來,不少香港年輕人、家庭以至退休人士陸續移居英國定居。隨著時間過去,港人漸漸適應了當地的生活節奏,無論是語言、社區還是日常起居都變得駕輕就熟。不過,當我們學會如何在異地生活,是否也同樣了解在這裡「離開」的安排呢? 今年暑假,一群移英長者來到倫敦郊區,並非為了敘舊或旅行,而是走訪當地的墳場,親身了解英國有關「身後事」的資訊。他們學習的課題包括:如何簽署生前文件?萬一家人離世,應聯絡哪個單位?這些原本陌生的議題,正逐步成為他們需要面對的現實。 一位團友Jack與妻子Elinor於2022年來英退休,兩人相依為命。他坦言,當初移民時並沒有深入思考「百年歸老」的問題。他說:「World as a...

  • 容許我:這篇報道寫的不是別人,而是我的丈夫朱漢強(朱仔)在加拿大尋找外婆足跡的故事。 朱仔於1965年出生於香港,同年,他年僅56歲的外婆在加拿大了結自己的生命。這個女子曾為子孫生計赴加打工十年,去世後卻像一隻斷線風箏,逐漸從家族敘事中淡去。 這不僅是一次追尋家族記憶的旅程,也像是一堂關於早期華裔移民的課。 從病榻前的口述家族史開始 事情得從2002年說起。那年朱仔的媽媽 (我的奶奶)中風垂危,正在英國寫碩士論文的我倆,匆匆收筆趕回香港。之後奶奶多活了一年,而朱仔也多賺了一年陪伴摯愛的媽媽,並完成家族的口述歷史。那二萬多字裡包含不少朱仔素未謀面、甚或第一回聽說的家族人物。印象最深的是外婆,她留下來的事蹟雖然寥寥無幾,卻也令人浮想聯翩。他這樣寫道—— 「沒有外祖母,我們的生活相信會很苦很苦,鄉下的家人也可能撐不住。如果不是家裡生活苦,外祖母也不用在生命的最後十年,漂洋在外,魂斷異鄉。」...

  • 收看節目 Gen03,2023年於曼城成立的香港人樂隊,六位成員本不相識,卻因音樂聚首。兩年間,他們演出不斷,並自資創作了四首原創的廣東歌。今年7月,他們舉辦首場的獨立音樂會,由租場宣傳到燈光音響全部自理,為的是共鳴與夢想,更希望的,是與隊友留下一起活過的印記。 ...

  • 收看節目 成長裡面有唔少煩惱,而當中造成最大壓力嘅可能就係公開考試 ✍🏻~~ 5月尾嘅時候,英國 A...

  • 「嗰陣 (2019年) 好想行開,覺得喺香港唞唔到氣。試過同朋友行上墳場,走到最頂大嗌粗口。好應聲,覺得有『人』聽咗。」Sofie 朗聲笑了,我想像她喊出的粗口一樣鏗鏘,迴盪在碑石間,撞擊沉寂的空氣。 後來她真的「行開」了,但出發之前,在溫哥華期待着她的老友突然離世;到埗之後,摯愛的媽媽突發重病。面對變故與無常,陪伴着 Sofie 的,有學業與一群孩子。...

  • 收看節目 2019年香港反修例運動期間,英國政府的內部盤算是甚麼?前英國駐港總領事賀恩德(Andrew Heyn)罕有受訪,親述當年局勢升溫之際,英國政府內部討論的細節——包括當解放軍在深圳邊境集結時,一度考慮大規模撤離的可能性。他亦闡述了BN(O)簽證計劃如何成為英國對《港區國安法》的回應,以及作為動盪時代的外交官,面對的掣肘與無奈。 訪問重點包括: -...

  • 收看節目 每年七月書展是書界大事,今年所有獨立書店和出版商被摒諸門外。去年主辦單位的貿發局曾要求某些作者的書下架,但沒有解釋原因,今年書展亦沒有出現這些作者的書。受颱風影響,書展展期減少一天,共吸引89萬人次入場,較去年少十萬人次。 獨立書店和小型出版商在獵人書店自行舉辦書展,吸引大量讀者,甚至因為人太多需要排隊輪候入場。食環署接到投訴前來調查,未發現違法行為,沒有進行檢控。黨媒大公文匯報連日刊登系列報道,指書展搞「軟對抗」。 獨立書展順利舉行,有沒有增加獨立書店和獨立出版對前景的信心?實際上有沒有走出同溫層? ...

  • 收看節目 忠實利迷方俊傑支持利物浦超過40年,見證着球隊的高峰與低谷。適逢利物浦較早前勇奪英超冠軍,更是歷來第20次贏得頂級聯賽冠軍,這一刻終於讓他一吐烏氣。他更號召一大班同樣熱血的港人親身參與利物浦勝利巡遊,一同大肆慶祝這歷史性時刻。利物浦對他而言,早已不只是支球隊,而是人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笑言:「不少人常問我『你究竟比較愛太太,還是球隊?』當然是球隊。」每當現實壓力沉重,他都靠着足球來短暫抽離,喘一口氣。「足球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它能讓我得到一個喘息的空間。尤其是在觀看利物浦比賽的時候,更是我最大的紓解和放鬆。每星期至少有兩小時的時間,能讓我完全投入其中,暫時放下一切煩惱,甚麼都不用去想,這樣的時光已實屬難得。」近年來面對移民生活的種種挑戰與適應困難,利物浦更成為方俊傑重要的精神支柱。他坦言:「以往未必會那麼願意花那麼多時間和心力在一支球隊身上,但如今卻樂在其中。甚至可以說,這樣做是一種證明──證明自己仍然活着,仍然有屬於自己在做的事情,不再只是為了他人而活。這件事是為自己而做,為自己的快樂而做,而又沒有對他人造成影響,我認為這樣很好。」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