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壓力再度升温 央行放緩減息節奏

今年第一份通脹成績單,英美1月通脹按年升幅重上3%,明顯高於市場預期。美聯儲已表明不急於減息。不過,英倫銀行行長貝利(Andrew Bailey)認為通脹回升只是暫時現象。隨著服務通脹及工資升幅放緩,通脹率會放緩,英倫銀行仍將持續減息。
由於機票價格比預期跌幅少、教育費用及食品價格上升,英國1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3%,較去年12月的2.5%上升了半個百分點,高出市場預期20基點(100基點等於一個百分點),亦高於英倫銀行的預測(今年首季通賬2.8%)。
其中,食品價格由於肉類(按年升2.3%)、牛奶/雞蛋/芝士(2.2%)、麵包和穀物(2.3%)、水果(3.5%)、糖(8.1%)、咖啡及茶(9.7%)油(10.2%)等價格上升而按年上漲3.1%。
生活成本危機
而這份成績單只是今年通脹回升的序曲 —— 倫敦交通(TfL)宣布今年3月起地鐵票價增加4.6%、水務監管局(Ofwat)上月底也宣布今年水費平均增加26% 、4月能源價格上限可能再次上調(升幅可能高達6%)、一眾超市早前已表示由於最低工資及國民保險金(NI)稅率4月開始調升,人工成本大漲,須調高貨品價格應對等等。
英倫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MPC)本月初調升其通脹預測,估計通脹率今年第二季將按年升3.5%、第三季3.7%,一直到2026年第二季才回落至3%以下。而一些經濟分析師更估計通脹率將升至4%的水平。英國的滯脹問題似乎越趨嚴重,一般家庭的開支負擔日益沉重。
且不說英倫銀行的減息步伐會否因而放緩,在交通、水電煤、食品價格樣樣升的情況下,生活成本危機又將打擊消費信心,經濟增長更乏動力。而3月26日將公布的春季預算案,無論加稅或削減政府開支也無法提振經濟。
英倫銀行月初減息四分之一厘至4.5%後,巴克萊銀行(Barclays)及Santander推出3.99%的2年或5年定息按揭。不過,即使英倫銀行持續減息,估計到今年底,按揭息率降至3.5%左右就行人止步。 要按揭息率回落到3%的水平,英倫銀行的息率須降至2.5%,這不大可能。
美國減息亦難成事
另一邊廂,美國1月通脹按年升3% ,核心通脹升3.3%也高出市埸預期。美國聯儲局1月底議息會議紀錄顯示,在累計減息100個基點後,決策層無意急於進一步放寬政策,在恢復減息之前,通脹需出現「進一步進展」,惟若特朗普落實至少一半的關稅威脅,這一條件恐難以達成。
會議紀錄亦提到,「貿易及移民政策潛在變動的影響」或會「阻礙通脹回落進程」,與會者普遍認為通脹前景存在上行風險,並再次提及關稅及移民限制,此外「地緣政治發展或會擾亂供應鏈」亦成為潛在風險。
美國在第二季推出更廣泛的對等關稅、涵蓋更多工業產品的特定關稅,以及針對中國的懲罰性關稅,其實際關稅率將由目前不足3%攀升至10%至20%區間,核心通脹勢將於今年下半年反彈至3%以上。在這種情況下,聯儲局可能全年維持利率不變。
( 圖 : Shutterstock )
▌[遠山近水]作者簡介
清風明月本無價 遠山近水皆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