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預算公布在即,國債息率再度飈升

轉眼間,英國秋季預算案將於下周公布,財相李韻晴如何填補不斷擴大的財政黑洞,成為倫敦城內外最關注的話題。近期傳聞滿天飛,尤其《金融時報》上周披露,工黨內部對違背選舉承諾、調升收入稅(Income Tax)一事反應冷淡,首相施紀賢及李韻晴因而被迫擱置方案。消息一出,市場即時反應,英國十年期國債(gilt)息率迅速抽升至4.5%以上,投資者對英國中長期財政前景的憂慮亦隨之加深。
財政黑洞固然可怕,但更令市場不安的,是施紀賢自2024年上任以來,領導力不振的印象日益固化。上任一年多,他在推動經濟復甦、管控工黨內部龐大的支出派壓力、以及應對持續惡化的財政赤字方面,都被批評「力有未逮」。改革說得漂亮,推行政策卻拖泥帶水,指望經濟自然復甦帶來稅收增長。這種和稀泥式的做法,非但未能平撫市場情緒,反而進一步削弱工黨政府的公信力,使外界開始懷疑該內閣的能力。
唐寧街領導地位震盪 政治不確定性升溫
近月財政赤字壓力持續升級,施紀賢與李韻晴兩人不僅要處理政策上的掣肘,更要面對黨內壓力。唐寧街內部開始流傳施紀賢領導地位不穩的說法。有工黨議員公開質疑其執政能力;亦有人擔心,如不及早換帥,工黨會被拖累。
這種政治不確定性,正是投資者最為忌諱的變數。領導層搖擺不定,市場自然會擔心未來財政路線是否缺乏一致性,任何突如其來的政策轉向,都有可能提高英國的風險溢價。
長年期利率急升,通常三個原因:
- 投資者要求更高補償,以反映國家財政惡化或赤字失控的風險;
- 市場預期未來通脹難以受控,或政府將依賴通脹稀釋債務;
- 政局動盪,國家未來發展方向不明
長端借貸成本攀升,將直接推高政府興建基建、投資公共項目、以及維持公共服務的成本,進一步擠壓財政空間;而利率上行亦會拖慢經濟增速,使政府面對雙重壓力:收入增長受阻,支出卻因利息開支飆升而節節高升。如果11月26日秋季預算案無法提出據說服力的消赤計劃,施紀賢的首相任期可能要出現倒計時。
李韻晴的「併盤加稅」方案:應急式補洞?
面對赤字壓力迫在眉睫,有消息指李韻晴計劃推出所謂併盤式加稅方案,東併西湊出「合理」的財政空間,務求在政治可接受範圍內增添財政收入。當中包括:
- 豪宅稅(Mansion Tax):對市值逾200萬英鎊物業徵收額外稅項;此舉可望增加數十億英鎊收入,但勢必引起倫敦高端住宅市場反彈。
- 退休金課稅改革:調整免稅額並提高高收入者的稅負,被形容為提高稅基「公平性」的措施,但有可能影響中產階級的退休規劃。
- 賭博稅:提高博彩業稅率,尤其針對線上賭博平台。此稅源具一定穩定性,但規模有限,難以成為長期支柱。
然而,全球投資者最擔心的並非「加不加稅」,而是英國財政路線是否具有宏觀連貫性。若政府僅採取拼拼湊湊的短期措施,即使短期收入增加,長期仍難以扭轉困局。
更何況,一旦政府缺乏可信的財政框架,市場便會自動「用腳投票」,要求更高利率作為補償,使英國借貸成本進一步走高,擠壓經濟與民生。
下周秋季預算案勢成施紀賢與李韻晴的重大考驗。真正的問題,不是錢從哪裡來,而是施紀賢政府能否說服世人──他們知道自己要走向哪裡。
▌[遠山近水]作者簡介
清風明月本無價 遠山近水皆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