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過「大而美」法案 利率物價成考驗

近期白宮新聞多多,其一是特朗普提出的減稅及開支法案獲國會兩院通過,對美國多個行業或界別有重大影響;其二是是白宮對烏克蘭與加沙停火一直沒有實質進展很不耐煩,頻頻向普京及內塔尼亞胡施壓。

「大而美」法案影響

特朗普提出的「大而美」法案,趕及在美國國慶日前成功闖過參眾兩院,讓特朗普取得重大政治勝利,完成競選時對選民作的一大承諾,也顯示現時共和黨控制的參眾兩院,不敢或無力制肘白宮。 不少共和黨議員擔心這條被指為「劫貧濟富」的法案,會對他們明年底參與中期選舉不利,但在特朗普再三施壓下,這些議員最後都服從指揮,只說服白宮減少削減醫療補助、食物救濟等福利開支的幅度,顯示特朗普對共和黨的政治控制相當有效。

《金融時報》周三有一則報道,詳細分析了法案對各個行業或界別的影響。扼要而言,受惠於法案的行業包括私募基金,尤其是從事資產收購重組的基金;石化能源行業、地熱、風能與核能;國防工業、邊境保安業等,一般商業也多數受惠,飲食從業員也得益於「貼士」免稅。至於受損界別或行業,則包括:倚靠小貨值郵包免稅進口的零售業、消費者財務保障資助、聯邦食物救濟補助、無法負擔私人醫保的醫療補助、太陽能與風能、電動車、進口電池、人工智能企業、有巨額投資收益的私立大學等。

法案除了大幅減稅及削減若干界別的補助,也提升了聯邦政府的借貸上限,增加款額為5萬億美元,令總借貸上限升至41萬億美元。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法案將會令聯邦政府的債務在未來十年增加3萬4千億美元。從宏觀經濟角度看,法案的最大弱點就是大幅舉債來實踐減稅兼大增防務與邊境開支,如果金融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充滿信心,大幅舉債不會推高借貸成本,法案便沒有什麼後遺症;金融市場若不滿債務太高,影響國債發行成本,法案就可能造成連鎖反應,甚至衍生財務危機。

同樣道理,特朗普的關稅新政,假如不觸發貿易伙伴報復,又不刺激物價上升,政府平白加添一大筆關稅收入,何樂而不為呢?但宏觀經濟運作異常複雜,非政治領袖可完全操控,減稅增支也好,大增關稅也罷,真正的考驗和制約來自市場,而反映政策成敗的指標就是利率(借貸成本)和通脹(物價成本),還有經濟增長率和失業率,這些民眾可以直觀了解的宏觀經濟指標,就是來年底國會中期選舉的最大變數,也是左右特朗普往後民望的關鍵。

外交攻勢

在完成減稅增支法案立法後,特朗普明顯希望在外交上也做出成績,繼支持以色列教訓伊朗後,他的短期外事目標是促成俄烏及以加停火。為此他向普京一再施壓,甚至放言會重新供應武器予烏克蘭,包括提供愛國者防空系統,同時又要求以色列拿出加沙停火方案,這些外交攻勢,令俄羅斯和以色列大受壓力。

普京本來對烏克蘭停火談判採取說一套做一套策略,一邊派人進行和談,一邊加強軍事攻勢,烏克蘭形勢持續惡化,令特朗普無法下台,被視為包庇普京,或被普京欺騙。內塔尼亞胡的情況也近似,美國敦促加沙停火已有數月,以色列沒公然拒絕,但一直拖延,又阻礙人道救援,令美國被批評為變相協助以色列消滅巴勒斯坦人,美國政治上若要解套,便需要向以色列施壓。這些外交角力能否短期內帶來和平,仍有待觀察。

干預巴西政局

此外,特朗普致函巴西當局,知會對方將於8月起加徵巴西輸美國貨品50%關稅,理由包括巴西現任總統及最高法院政治逼害前總統博爾索納羅,以及一度禁止美國科技平台X在巴西運作。信函明確要求放過博爾索納羅,說他是包括美國在內多國尊重的國家領袖。巴西現任總統盧拉公開反駁,指巴西不會接受美國干預其主權。

事件仍在發酵中,其重要之處在於美國如今對巴西有貿易盈餘,此次加關稅並非為了消除貿易不平衡,而是赤裸裸的政治干預。特朗普與博爾索納羅同為右翼領袖,理念及作風均相似,特朗普欲扶植他再度上台,盧拉為了自己的政治生命,絕不可能答應,巴西的經濟和政局恐將陷於混亂,屆時巴西會否全面向中俄靠攏,有待觀察。

▌[守望]作者簡介

劉進圖生於香港,七零年代入讀善導小學和九龍華仁書院,學會追求良善、自由和責任。八十年代初進香港大學唸法律,思考社會公義。八十年代末加入新聞行業,先後任職於《信報》及《明報》,切身體會「無信不立」、「兼聽則明」。2014年2月遇襲受傷,病榻上總結心願:「真理在胸筆在手,無私無畏即自由」。

最新內容

你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