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建立西敏寺? —— 訪西敏寺(下)

英國歷史上是一個基督教國家,現在她把自己定位為宗教自由和多元信仰的國家。有這變化當然不是一朝一夕,若我們細看西敏寺歷史,就明白政治與宗教的密切關聯。誰掌權,就用各種方式去塑造他的宗教理念。
先說回西敏寺,讓我們先問第一個問題,是誰建立西敏寺的?
答案是愛德華懺悔者(Edward the Confessor)。他於1042至1066為盎格魯-撒克遜時代的英格蘭國王。他約在1002至1005年之間,在牛津郡伊斯利普出生,是埃塞爾雷德二世無能者(King Aethelred The Unready)的兒子。他父親被指經常做錯決定,面對維京人的入侵時,常以付贖金(Danegeld)來換取和平,反而助長敵人氣焰,最終愛德華懺悔者在丹麥人入侵時被迫流亡,並在諾曼第過著流亡生活,所以他也接受諾曼的文化。
據說愛德華曾發誓,如果他能平安返回英格蘭,他將朝聖至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然而,登上王位後,他卻發現原來他是不能隨便離開他的國民的。教宗很合作,解除他朝聖的誓言,但條件是他要建立或恢復一座供奉聖彼得的修道院。西敏寺新教堂的建立正是為了這個目的,並取代了原本的撒克遜教堂。
西敏寺的這座新教堂於1065年12月28日聖嬰日奉獻(Feast of the Presentation of Jesus at the Temple)開幕,但由於國王生病,無法親自參加儀式。這座教堂大部分建築後來被亨利三世拆除,並建成了今天看到的歌德式建築。
「懺悔者」
愛德華跟基督教關係密切,顧名思義,「懺悔者」其實是聖人中的一類,指的是那些為信仰而受苦,並在面對世俗誘惑時顯示出聖潔的聖者。愛德華雖非一位特別成功的國王,但他的個人品格與虔誠贏得了人民的愛戴。據說他外形高大、莊重而慈祥,擁有紅潤的臉龐與長長的白鬍鬚。
妻子伊迪絲.戈德溫(Edith Godwin)也是「宗教中人」。伊迪絲在威爾頓的修道院接受教育,是一位受過良好教育、虔誠且博學的女性,精通多種語言。她委託撰寫了《聖愛德華傳》(Vita Edwardi Regis),這是一本關於安葬於西敏寺的愛德華國王的傳記。
王為何能成為聖?根據克萊爾修道院院長奧斯伯特(Osbert)所寫的《愛德華生平》,征服者威廉為愛德華的遺體用金和銀製了一個聖物盒。奧斯伯特描述1102年人們打開墳墓的情形︰當頂部石板被移開時,「一股奇異的香氣充滿了教堂」。這用科學角度看,遺體很可能用香料包裹過,但用宗教角度看當然是奇蹟。
據說,在他的墓前也發生過其他奇蹟,如朝聖者前往西敏寺,在他的墳前禱告後病癒,這包括瘸腿、眼盲、癲癇、發燒等;有被附身或精神錯亂者在愛德華墓前安靜下來,並恢復神智。
愛德華於 1161年 被教宗亞歷山大三世封為聖人,10月13日 成為他的瞻禮日(聖人紀念日),在中世紀的英格蘭廣受慶祝。
飽歷滄桑的聖龕
亨利三世(1207-1272)非常崇敬愛德華一世,他為愛德華建造了一個新的奢華聖龐,並邀請了來自意大利的工匠,領隊是皮耶特羅.迪.奧德里西奧(Pietro di Oderisio)。這座聖龐於1269年完工,並於10月13日,亨利與他的兄弟李察(Richard, Earl of Cornwall)及兩個兒子共同肩負愛德華的棺材,進行隆重的巡行。
病人們朝聖到這座聖龕,跪在窄處祈求療愈。聖龕邊緣有一段由藍色玻璃製成的金色馬賽克字母環繞。聖壇在中世紀成為熱門的朝聖地,許多病人前來祈禱尋求療癒。聖壇底部的階梯因朝聖者長年跪拜而明顯磨損。
然而政治也影響宗教。亨利八世於1540年解散了西敏寺的本篤會修道院,聖龕也被破壞,愛德華的棺材並被木製頂棚覆蓋。後來瑪麗一世將本篤會僧侶帶回西敏寺,並將愛德華的棺材移回原位。這記錄在1557年4月19日的亨利‧馬琴(Henry Machyn)日記中。馬琴是16世紀英格蘭倫敦的一位布商和日記作者,以其所撰寫的《亨利‧馬琴日記》(The Diary of Henry Machyn)而聞名。
聖龕上方的裝飾性木製頂棚約於1516年製作,是英格蘭文藝復興時期的早期木工藝術範例,並於1950年代後期進行了大規模修復。
關於愛德華的棺材,最後一次遭打擾是在 1685 年。當時工人為詹姆斯二世 (James II)加冕典禮拆除鷹架時,一根橫樑砸入棺內,人們在愛德華肩胛骨下發現一條鍊子與十字架,後來都交給詹姆斯二世。但詹姆斯於 1688 年逃離英格蘭後,這些物品遭漁夫偷去了。
每年10月13日的聖愛德華日,西敏寺會舉行特別的儀式,並在最接近聖日的星期六舉行朝聖活動。聖龕可通過導遊參觀,但由於地板脆弱,已對一般遊客關閉。聖龕的馬賽克地板最近經過加固。
聖愛德華日(Saint Edward’s Day) 至今仍被紀念,惟它的重要性相較於他在中世紀時期受到的高度崇敬已經減弱。我們那天仍要返工,沒有假期。
▌[英史補習班]作者簡介
路易士老師,移英港人。在港教通識,現於英國公立學校教歷史和地理。閒時愛讀書和遊山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