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啲得唔得?

( 編按 : 此專欄內容均為真實處境,旨在反映家庭、婚姻及個人之間的複雜性,以文字與大家一起走過荊棘。專欄文章經編輯在文字上修改處理,確保內文提及的人士身分保密。)

你還記得上一次自己獨自觀看自己喜歡的電影是甚麼時候嗎?獨自去喝杯咖啡?獨自與好友旅行?甚至獨自享用一頓好的?

小韻的時間表排得滿滿的,全部都是關於工作、家庭和孩子的事。小韻、丈夫和女兒來到面談室,小韻坐在一邊,女兒則和丈夫坐在另一邊。

小韻說:「我沒有時間停下來,一停下來就覺得自己在偷懶。」小韻的丈夫即搖頭:「她總是很忙碌,我說過她應該多休息,沒有人要求她這樣勤力,現在全身都是濕疹。」女兒也附和:「媽媽忙得沒有時間跟我玩,大部分時間都是忙這忙那,既要工作,又要照顧我們,還要去做義工。」

小韻似乎在反思,說道:「我一直都有濕疹,搬家後情況也沒有好轉,可能最近天氣變化才會這樣。但最困擾我的還是睡眠問題。以前完成一天的工作後,我總是能一頭倒下便沉沉入睡。但現在躺在床上,腦海卻不停地轉。」

身邉家人無能為力

丈夫和女兒一直注視著小韻,似乎擔心她會出現甚麼健康問題;小韻覺得自己不能倒下,因此更加努力地做好每一件事,丈夫和女兒想要幫忙卻也無能為力。

丈夫說:「我無法達到她的標準,而且她做得又快又好,我怎麼也跟不上。」小韻微笑著說:「我寧願自己來做,他不可能達到我的標準,還不如不浪費時間教他。」

小韻的丈夫並不是不想幫忙,只是每當他試圖幫忙時,反而讓小韻感到愈幫愈忙,結果他自己卻閒著,有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當問到小韻的丈夫有甚麼嗜好時,他問道:「你真的想知道嗎?我怕講十分鐘也講不完。」然後如數家珍的說 :「我喜歡跑步、行山、打網球,放工就會約朋友出去。」

再問小韻有甚麼嗜好,女兒立刻搶著說:「媽媽沒有嗜好,大多數時間都待在家裡,很少約朋友。」小韻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工作或做家務、照顧丈夫和孩子的日常生活,幾乎沒有一刻可以停下來。

活在平衡時空

女兒續說:「我跟爸爸在看電視時,媽媽就會去洗碗,她總是爭取每一刻不停地工作。我和爸爸只能在旁邊看著她,我也沒有甚麼可以幫忙的。」到了丈夫和女兒入睡,小韻還得準備明天的工作。這樣的生活模式自女兒出生以來,已經是這樣,一直忙過不停。

雖然一家三口住在一起,但他們的生活步伐卻截然不同。當家人在享受娛樂的時候,小韻卻忙於工作和處理各種事務;當家人在休息,她則在爭取時間繼續工作。在她的世界裡,似乎沒有享樂的空間。

跟家人的步伐不一致,就像生活在平衡時空,身處同一空間,思緒卻無法同步。作為母親或妻子,當然希望能做到最好,為丈夫和孩子創造一個安樂窩。然而,在考慮及選擇怎樣處理家庭事務時,若以功用性的需要置於建立家庭關係之上,便無法有能力去分享與家人共同生活的時光。而且建立安樂窩,也是全家人的協作,只有一個人努力,還算不算真正的共同生活呢?

自私一點又有何妨呢?

小韻從未嘗試過晚上與朋友外出聚會,更沒有與丈夫單獨旅行。她自己對任何事物也沒有特別的興趣,人生似乎僅限於作為母親和妻子的角色,已經很久沒有為自己這個身分做些美好的事情,甚至自私一點地為自己的需求做出選擇。

小韻說:「這樣太自私了吧?如果我只顧自己,那他們怎麼辦?當只有我一個人享受的時候,我會感到很不自在。」

小韻希望維持現狀,但要有能力享受與家人共度的時光,首先必須照顧好自己的身心靈健康。不時為自己打打氣,即使自私一點又有何妨呢?

有時候,適度地考慮自己的需求是合理的。當妻子未能意識到自己需要停下來時,作為丈夫的要主動提醒和鼓勵她。否則,丈夫可能會開始專注於自己的事務,這樣一來,兩人之間的相處需求便會減少,對婚姻關係甚至整個家庭的生活都可能產生負面影響。

▌ [身心不適]作者簡介

英國註冊家庭治療師,喜歡探索關係中的糾結,破解情緒跟家庭關係之謎,透過臨床工作,展現各種家庭面貌,如何在挑戰中尋找幸福人生。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