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導賞團

早前談及歐洲的「自由導賞團」(Free Walking Tour),當中「Free」一字帶有雙關意思,其實更應理解為「自由參與」而非免費。這類導賞團並非免費服務,因為當地政府或旅行社會向導遊收取稅項或手續費,假如參加者完全不付費,導遊便需自掏腰包,倒貼來打工。嚴格而言,這類導賞團的營運模式實為「參與自由,小費隨意」。

聽不少導遊說,旅行社會按參加人頭收取約 2 至 3 歐元的費用,作為宣傳及管理平台之用,導遊亦需繳交稅項。至於點算人數的方法眾多,部分會要求全體參加者合照以作記錄,亦有透過平台直接報名,不過導遊似乎更為傾向參加者即場報名。我本身行程較隨意,也喜歡即場報名的方式,雖然曾遇過一兩次導遊放飛機,但習慣隨遇而安,時間總不會白過。

搜尋這類導賞團,最直接的方法並非透過 getyourguide.com 或 freetour.com,而是問 AI。我用 Perplexity,輸入「free walking tour in 地方名/ show review/ start time and meeting place」,便能取得資料,然後再於相關連結核實內容。

自由兼具彈性

記得有次在早上行程開始前想去洗手間,問導遊廁所位置,這是我向他提出的第一個問題,他卻顯得極不耐煩,草草指了指方向。我心想,連問個洗手間位置已令他如此為難,如何能跟他相處兩小時?幸好是自由參與的行程,見情況不妥,我便稍為改變行程,轉而參加同一間旅行社在下午舉行的同一主題導賞團。

下午在同一地點集合,是由另一位導遊帶領,非常專業,態度亦十分友善。導遊有時是學生,有時是 NGO 成員,有時是全職人員。不過因為每天輪流帶團,很難推介特定團隊,要看運氣,但大多數導遊都表現出色。

合理的小費

這些導賞團雖然標明 「free」,但無論是在網站、預約時,抑或開團前,均會清楚解釋相關規定及導遊的期望,參加者不會無知得誤以為免費,到最後一刻才知要付費。在報名時,導遊會問:「你以前有參加過 free tour 嗎?」若表示明白運作方式,他們便不多作解釋;若是首次參加,他們就會詳細講解規則。

某早上,在某歐洲城市,我在旅館遇到一名韓國旅客,相約去喝咖啡,他當天下午要坐巴士去另一國家。聽到我之後參加 Free Tour,他首次聽聞,亦感興趣,還問是否免費。為免有任何誤會,我特意解釋清楚小費規則,並提及一般建議給 10 歐元。

行程進行近兩小時,導遊講解精彩,韓國遊客見時間差不多,要提前離團去坐巴士,便過來跟我道別。我建議他直接把小費交給導遊,他卻突然把錢塞進我手裡,請我代為轉交。那刻雖略感不妥,但我還是代為收下。之後查看金額,發現只有 3 歐!

小費當然是由參加者自行決定,若你不覺尷尬,認為只值 3 歐,導遊無論高不高興,也要認了。問題是,這個遠低於標準的小費金額,居然是塞入我手,代為轉交,那麼尷尬的豈不是我?而且導遊表現出色,只給 3 歐,我不知其他人怎麼想,但在我非常個人的標準裡,我覺得幾近是羞辱了。於是我補貼了一些,加上自己原要給的小費,湊成合理金額後交給導遊。

老實說,本來與那名韓國遊客相談甚歡,但最後這一幕,確實令我對他的印象大打折扣。

【Pazu薯伯伯簡介】

薯伯伯為最早一批在網上連載遊記的香港人,多年來足迹遍佈歐、亞多國,在喜馬拉雅山麓、東南亞、南亞等地區生活。著有《風轉西藏》、《北韓迷宮》、《西藏西人西事》、《不正常旅行研究所》、《逍遙行稿》,分別在香港、北京、首爾、台北出版。

作者 Patreon 頻道:https://www.patreon.com/pazu

最新內容

你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