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患難

( 編按 : 此專欄內容均為真實處境,旨在反映離散對個人和家庭帶來的衝擊,以文字與大家一起走過荊棘。專欄文章經編輯在文字上修改處理,確保內文提及的人士身分保密。)

最近跟幾個不同的移民家庭會面, 他們來自不同地方,過往在家鄉的生活也沒有太大問題,直至移民到英國,問題才逐一出現。

小小困難便不能面對?

來自台灣的小茵,在台灣的時候,有父母照顧也有很多朋友。跟丈夫一起移民到英國後,兩口子最初感到新鮮有趣,但很快丈夫已找到工作,小茵還在努力中。小茵說:「我們在台灣生活無憂,到了這裡,還未找到工作,但丈夫卻忙得沒有時間,我已經盡力生活,但我們的關係愈走愈遠。」

丈夫回應:「我也不知道怎樣幫她,我自己也要努力工作,還在試用期中。 我跟小茵說她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好好找自己的目標。 」小茵卻指:「但我想跟他談談,他就不想談,他很怕我不開心的樣子。我也只好裝作沒事繼續生活。我們似乎只可以共富貴,不能共患難。」

來自東歐的Sophia,跟丈夫及孩子來到英國差不多已經兩年。他們在當地是專業人士,生活一直不錯,為了一家人有更穩定的生活,決定移民英國。 Sophia先找到工作,反而丈夫留在家中照顧孩子。 Sophia說:「我最怕看到丈夫不開心的臉,你會知道他開始發脾氣,孩子很怕他,我也怕他。」丈夫抱怨:「孩子不聽話,你回來甚麼也不知道,便在孩子面前叫我不要吵。孩子還怎會聽我的話?」Sophia感到丈夫情緒不好,不知道如何處理,唯有默默承受,丈夫卻覺得Sophia只想看到他開心,他們只能共富貴,不能共患難。

一家三口從香港來到英國,在香港的生活一直也是很順利,Michael跟太太原本有穩定的工作,他們一直覺得移民不是問題,只要一家人一起便好。 但到埗差不多已經一年了,兩人也找不到工作,每天在家上網打機,女兒在學校出現問題,也不知道應該先找工作或是照顧女兒,夫婦二人情緒也變得很低落,更不知怎樣互相支持。 Michael只是不明白以往在香港事事順利,為甚麼現在生活的小小困難卻也不能面對,是不是真的不能共患難?

能共患難的共通點

各個家庭也有他們移民的理由,無論過往生活如何,也是一個我們熟悉的環境,通常也能預計事情怎樣發生,而且生活久了,也大概想像到怎樣處理。來到新環境,卻有著許多不能預計的事情發生,過往應付問題時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新環境也許已經不管用。

這情況下,每個人也會想著用自己的方法處理問題,同時也不懂怎樣跟自己的伴侶訴說自己的問題,過往在家鄉也沒有情感上互相支持的經驗,更怕伴侶覺得自己不夠努力堅強面對生活的改變。這樣下來,在患難中更見寂寞。

過往的生活確實沒有太多機會共患難,移民初期卻是考驗一家人如何面對挑戰,如何在困境中互相支持,如何把各自的生活困難成為一家人一起面對的事情。我也見證過很多的家庭,在共患難當中如何自處。 我發覺他們也有以下的一些共通點,可作參考:

  • 彈性大:容易接受不同的方法處理,而不會執著只可用同一個方法。
  • 靈活走位:家庭崗位可以因應環境情況需要而改變,不會因為過往的分工,而固定各人的崗位及責任,相反靈活配合一家人的需要。
  • 分擔責任: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同程度的決定要做,大家要有一起承擔責任的準備,不要把所有責任也放在一個人身上,否則壓力會非常大。
  • 預留空間:無論生活有多繁忙,一定要預留部分時間給自己及一家人,這樣才有空間及能力去面對生活的挑戰。
  • 面對情緒:沒有人喜歡不開心的樣子,但連情緒也要在家人面前裝出來,這更痛苦。面對家人的不太開心的樣子,就算不知怎樣回應,給對方一杯茶或一包薯片,也會令對方感到你的關心。

共患難的時間會過去的,經歷過後,一家人的關係只會更緊密更堅固,「共富貴」的日子自然不遠矣。

▌ [身心不適]作者簡介

英國註冊家庭治療師,喜歡探索關係中的糾結,破解情緒跟家庭關係之謎,透過臨床工作,展現各種家庭面貌,如何在挑戰中尋找幸福人生。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