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駕車下班,自動設定了追聽有關英國政府處理新冠疫情的獨立調查委員會聆訊。十一月尾到十二月頭,聆訊又成為置頂的新聞話題。原因不外乎前內閣要員,包括前首相約翰遜、前衛生大臣夏國賢 (Matt Hancock)以至首相辛偉誠都前後腳被傳召作供。政治podcast自然聚焦內閣高官當時的說話,是否輕視專家意見?例如辛偉誠在2020年8月為托經濟推出Eat Out Help Out計劃,鼓勵民眾外出用餐,但事前似乎未有徵詢醫療專家,被指造成疫情回升的原因之一。又例如一向言論惹火的約翰遜,抗疫期間曾說「長者始終都會死」這句話,他在聆訊中為此向病患家屬致歉,但又自辯希望人們能自由表達心中所想。有朋友覺得聆訊只突顯政客的無情和虛偽,沒完沒了,令人煩厭。熟悉的獨立調查我沒有在英經歷過新冠疫情,但常留意獨立調查委員會的消息,或許是曾是新聞人的敏感。又或許是舊香港也見證過政策失誤或大型事故後,「獨立調查」是常見的一步。不論是97前的蘭桂芳人踩人事故、98年赤蠟角機場啟用後的亂象,及2003年沙士疫情造成299條人命…… 委員會的設計,就是政府找來退休/建制外的法官作主席,獨立於政府,有權傳召包括主事官員及相關機構、stakeholders等作供,事後探討事故背後,究竟可以汲取甚麼教訓?結論可否給予政府及持分者改良制度、做了預防和諮詢的機制,避免犯上同樣的錯誤?可惜,新冠疫情在香港付上沉重的代價,但當局早早已否定Co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