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看節目 就業人口萎縮每年稅收減160億英國智庫「就業研究所」(IES) 公布調查顯示,英國是少數在疫情後就業人口萎縮的已發展國家,減少了80萬人,就業率從全球第8位跌至第15位,經濟每年損失250億英鎊,稅收減少160億英鎊。主因是新增勞動力減少及「經濟不活躍」人數增加,九成來自四年以上未工作者。16歲以上就業或求職者人數下降1.5%。調查建議鼓勵青年及長期無業者求職。另有280萬人因病停止工作,預計到2029年將增至430萬,專家呼籲改善國民健康促進經濟。施紀賢接受大額饋贈兼遲申報惹批評英國首相施紀賢(Sir Keir Starmer)根據國會常規申報所收饋贈,發現總值高達10萬英鎊,包括足球賽門票、Taylor Swift演唱會門券、高價西裝及酒店住宿等,成為近年黨魁中接受饋贈最多的一位。他因此受到抨擊,特別是工黨曾承諾結束貪污混亂。然而主要饋贈者Lord...
收看節目 光天化日下搶劫已不是新鮮事。由去年三月至今年三月底,英格蘭和威爾斯的持刀案件超過五萬宗,連升三年,比十年前多近七成,約三成案件都集中在倫敦。工黨在大選競選宣言中,把持刀傷人和行劫形容為「全國危機」。首相施紀賢在唐寧街十號與受害者家屬、警方和科技公司代表等開會,商討打擊這類罪案的對策。施紀賢稱會設法令刀刃武器較難在網上流通買賣,以改善治安,工黨目標是十年內將案件減半。英國治安情況有多差?政府有何對策?請收看EP110《兩邊走走》的編輯推介。
收看節目 政黨輪替後政策亦有改變? 工黨大選後,取代保守黨上台執政,曾經承諾在100天內「審查」英國與中國關係。還未到一百日,首相施紀賢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成為兩國領導人自2022年3月,29個月來首次向外公布的官方對話。 工黨由執政開始,曾提出對中國交往的3C準則,Compete,Cooperate,Challenge。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七月底出席東盟峰會期間,與中國外長王毅會面。林德偉向王毅提出「英國公民」黎智英的案件,並呼籲香港當局,停止有政治動機的檢控,和立即釋放黎智英。究竟英國新政府對華政策如何?有甚麼蛛絲馬跡反映?請收看EP108《兩邊走走》的編輯推介。...
收看節目 鍾沛權:如實記錄和報道,是新聞工作者不可逃避的責任《立場新聞》案於2022年10月31日開審,預計審訊20天,最終歷時57天,至2023年6月控辯雙方完成結案陳詞。原定於2023年10月裁決,但法官郭偉健三度押後,令整個審訊橫跨近兩年。2021年12月29日,國安處以「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拘捕多名《立場新聞》高層,並凍結其母公司6,100萬港元資產,《立場新聞》隨即宣布停止運作。控方指出,《立場新聞》不僅是網媒,更是政治平台,尤其在2019年反修例事件中,透過17篇文章進行煽動,內容包括「民主派35+初選案」、「12港人潛逃案」、「境外勢力倡議國際制裁」等。控方認為這些文章發布時間配合社會事件,旨在攻擊香港及中央政府,煽動社會不滿情緒。辯方反駁,指控方選擇性引用文章作為證據,未能證明被告具有煽動意圖。辯方強調,這些文章如實反映了社會現實,並無虛假陳述,且媒體有責任報道公眾關注的議題,批評控方指控含糊不清,未能證明《立場新聞》構成實際國安風險。審訊過程中,控方多次提交新證據,辯方認為此舉令人措手不及,增加了審訊的不公平性。法官郭偉健最終裁定17篇文章可作為呈堂證供,並拒絕辯方要求永久終止審訊的申請。本案引發了關於言論自由的激烈討論,辯方認為,若以如此低的標準入罪,將對新聞自由產生寒蟬效應,最終影響香港的新聞環境。英中首腦破冰對話,新政府對華趨軟?工黨上台後,首相施紀賢在執政百日前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成為兩國領導人自2022年3月以來首次官方對話。英國首相府聲明提及雙方討論貿易、經濟和教育合作,並強調在香港、俄烏戰爭及人權議題上進行公開對話。然而,中國外交部的公告卻隻字未提這些敏感議題,僅強調兩國在多領域合作的可能性。在對華政策方面,工黨採取了3C準則(競爭、合作、挑戰),但外界認為其對華態度較為溫和,推遲了敵對國家說客登記法的實施,並擱置了大學言論自由法案,被指是為方便英國大學在中國等威權國家繼續運作。此外,中國政府再次提出在倫敦建立超級大使館的申請,此舉將牽動新一輪外交博弈。評論認為,工黨政府對中國的政策趨向溫和,可能會削弱英國對華政策的力度,並引發對言論自由和國家安全的擔憂。施紀賢政府的外交舉措未來仍將面臨諸多挑戰。財相擬削燃料補貼,工黨內部起反對聲英國首相施紀賢於首相府發表政策演說,宣布政府將對冬季燃料補貼進行入息審查,以保護最弱勢的退休人士並改善公共財政。該補貼自1997年起推行,原本向所有年滿66歲的退休人士提供最多300英鎊的資助,但新政策將大幅減少受惠人數,預計可為庫房節省14億英鎊。隨著十月能源價格再次上漲,該政策引發了廣泛反對聲音。長者權益組織擔心此舉會讓許多退休人士難以應付冬季能源費用,並發起簽名運動,已獲超過45萬個簽名。反對黨和部分工黨議員也對此表示不滿,警告如果政府不提供其他補助,部分長者可能難以過冬。能源價格高企仍是英國生活成本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工黨政府計劃成立國營電力公司,投資本土潔淨能源,期望2030年實現電網零排放,但要達成此目標仍面臨重大挑戰。
收看節目 英乘小艇非法入境者增,處理移民成工黨首難題 英國警方正全力追捕參與近期反移民暴亂的示威者,目前已有逾千人被捕,約600人被起訴。內政部透過社交媒體公布多起判刑及上庭消息,警告暴亂最高可判刑十年。隨著示威平息,非法入境船民問題再次成為焦點。8月11日,703人乘小艇偷渡到英國,是工黨上台後人數最多的一天,其中2人遇難。今年已有逾1.8萬人乘小艇抵達英國,比去年同期增加13%。 首相辦公室表示,偷渡增加與取消保守黨的盧旺達遣返計劃無關。首相施紀賢強調打擊偷渡組織的重要性,並計劃與意大利總理聯手,將此列為歐洲刑警的首要任務。反對黨保守黨則批評施紀賢應對暴亂不力,並指其只關注多元文化,忽視背後問題。 自2018年將偷渡問題列為「全國緊急事件」以來,已有超過13萬人乘小艇偷渡英國,令政府財政負擔日增。為安置難民,英國從2019年的15間收容酒店增至去年的400間,納稅人去年負擔達31億英鎊。現任財相警告,為填補220億英鎊財政缺口,可能需縮減開支並加稅。...
收看節目 新工黨政府能否通過上任後首個重大考驗?施紀賢(Keir Starmer)帶領工黨,以極大優勢贏得大選不足一個月,就要應付國內十三年來最大規模暴亂。被在野保守黨指反應慢的施紀賢,開緊急會議商討對策,強調會動員大批警力專門對付暴亂,並迅速嚴正執法。警方已拘捕超過400人,過百人已被起訴。極右示威者聲言會針對協助難民設施,有在英港人組織,收到尋求庇護香港人的求助。想知道這些組織面對的情況,請收看EP105《兩邊走走》的編輯推介 ...
1945和1997,分別是二戰結束和香港主權移交的年份,香港人想必對這兩個年份都有印象。工黨於二十世紀初創立,多數時間在野,創黨至今僅出七名首相,撇除新近當選的施紀賢(Keir Starmer),真正贏得政權並有意義地執政的,便要數艾德禮(Clement Attlee)和貝理雅(Tony Blair)兩人。(其實有第三人——威爾遜 Harold Wilson,但礙於篇幅所限,本文專注討論工黨的路線之爭)。而1945 和...
收看節目 新首相施紀賢訪美 施紀賢擔任首相不夠一星期就外訪,首站是美國。他在華盛頓出席北約75週年紀念活動後,到訪白宮與總統拜登會面。施紀賢強調美英關係格外重要且更加牢固。拜登道賀施紀賢勝選,稱美英是最佳盟友,英國在北約中扮演連結角色。作為阿仙奴球迷,施紀賢送拜登印有其名和46號的阿仙奴球衣。施紀賢還在北約活動中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會面,重申英國對烏克蘭的支持不變。 盧旺達計劃已死獲退款機會微 新內閣上星期六首次會議後,施紀賢在記者會中表明,不會執行保守黨將難民送到盧旺達的計劃,稱該計劃已經死亡。對於上屆政府給予盧旺達政府的2.4億英鎊,盧旺達總統曾表示可商討,但政府發言人聲明協議無退款安排,盧旺達無義務退錢。超過300個難民和人權組織致信施紀賢,敦促改革難民政策,要求重新允許船民申請難民資格,並在6個月內完成審批,以便他們貢獻經濟和融入社區,減少軍營和酒店安置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