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看節目 英首相忽然有個人工智能夢。施紀賢發表人工智能AI政策宣言,目標使現時排在美國和中國之後的英國,能成為全球AI領先國,並會在全國設立「AI增長專區」,把AI置於經濟增長核心,確保AI技術帶來的利益遍及全國。工黨政府全面採納了創投企業家Matt Clifford的50項AI行動計劃建議,並即時委任他成為顧問﹐施紀賢相信,一旦全面採用AI技術﹐英國將可每年提高1.5個百分點的生產力﹐並於10年內為每年帶來470億英鎊經濟進帳。想了解今次AI大計的可能性,請收看《兩邊走走》EP128的編輯推介。 ...
收看節目 英財相赴北京對話,連串示好只值£6億?踏入2025年,英國金融市場出現嚴重動盪,國債息率大幅上升,10年期國債息率達2008年高位,而30年期更創1998年以來新高,令發債成本較希臘等歐洲國家更高,英鎊亦跌至一年多低位。在此市場波動之下,財相李韻晴和英倫銀行行長貝利仍依計劃訪華,重啟中斷近六年的中英經濟財金對話。雙方簽署多項合作協議,包括推動滬倫通、中國發行首隻人民幣計價綠色債券,以及取消農產品准入門檻等,英國財政部估計這些協議未來五年將帶來6億至10億英鎊的經濟收益。然而,這些成果遭到反對派批評,認為收益微不足道,尤其是與持續上升的債息成本相比顯得杯水車薪,並形容李韻晴在金融市場混亂時期訪華是「乞錢行為」,質疑其去留問題。同時,工黨政府內部危機加劇,專責打擊金融腐敗的財政部經濟事務秘書Tulip Siddiq因家族涉嫌挪用孟加拉基建資金的醜聞請辭,成為兩個月內第二名主要官員下台。這些事件使工黨面臨執政危機,民調顯示其支持率已下滑至僅領先保守黨4個百分點,而改革黨則迅速崛起,以25%的支持率緊追工黨,成為英國政壇第三股力量。儘管李韻晴強調訪華有助促進英國經濟增長,並可直接向中國官員提出分歧議題,但英國輿論普遍對其表現不滿,尤其是與中英「黃金年代」相比,當年簽署數百億英鎊合約的成果今不如昔。工黨政府上台不足一年,已因內外困局和經濟不振陷入重重挑戰,未來能否穩住政局仍是未知之數。港警帶走鍾庭耀助查,大搜香港民研香港警方國安處周一搜查香港民意研究所(香港民研),帶走主席鍾庭耀及兩名職員協助調查,並檢走多箱證物,指其涉嫌協助逃亡海外的通緝人士鍾劍華從事危害國家安全行為。警方指鍾庭耀為鍾劍華的「重點聯繫人」,調查重點包括是否資助鍾劍華及有否勾結外國勢力。鍾劍華曾被指控於海外請求制裁中國和香港,並鼓吹港獨,而現身在英的他否認與鍾庭耀有實質聯繫。鍾庭耀則表示,政治風險影響香港民研的部分調查發布,但仍以市民需求為首要考量。香港特首李家超強調,與危害國家安全的人或機構有聯繫者,將被徹查並追究到底。此外,鍾劍華牽頭成立的「海內外香港人民意研究計劃」於警方搜查翌日如期舉行記者會,計劃旨在延續香港公民社會聲音,並進行全球香港人的民意調查,主題涵蓋身份認同、法治、社會政策、自由等。團隊強調資料加密保護,資金來源合法,並無政治背景。鍾劍華透露,因港府發通緝令,其強積金及銀行戶口均遭凍結,無法取用資金。而香港民研因財政困難,計劃縮減電話民調頻率。警方行動與民研發展方向和相關計劃的同期出現,引發外界對政府意圖和言論自由的關注,亦成為本地及國際輿論的焦點。英工黨政府借AI救經濟,顧問與馬斯克敵對?首相施紀賢近日於倫敦大學學院製造未來實驗室發布人工智能(AI)政策宣言,提出將英國從目前位居美國與中國之後的地位提升為全球AI領先國。他宣布在全國設立「AI增長專區」,首個專區選址於牛津Culham,計劃於2030年前將「主權AI」運算能力提升20倍,並建造全新超級電腦。該政策全面採納創投企業家Matt Clifford的50項AI行動計劃,並委任其為政府顧問。政策重點包括三大支柱:發展AI基礎建設、推動公營部門及商界採用AI技術,以及確保英國擁有自主生成式AI,創造媲美ChatGPT的工具。施紀賢預計,AI技術將每年提高英國1.5個百分點的生產力,10年內為英國帶來470億英鎊經濟收益。此外,他宣布三項商界重大投資,將創造過萬個職位及140億英鎊的數據中心投資。然而,該政策引發輿論質疑。《衞報》批評施紀賢的演說內容缺乏新意,並指出工黨政府上任後曾叫停保守黨政府撥款的13億英鎊AI投資計劃,包括建設全球最強超級電腦的項目。部分觀點認為,政府此舉旨在挽救其下滑的民望。儘管如此,施紀賢委任DeepMind創辦人Demis Hassabis為顧問,展示對AI發展的重視。Hassabis與馬斯克因過去的商業矛盾成為AI領域競爭對手,施紀賢則強調願與包括馬斯克在內的任何人合作推動AI發展,確保英國在科技和經濟領域保持競爭力。 ...
收看節目 馬斯克近期熱心英國事務。民望持續低迷的首相施紀賢,新一年希望藉改革NHS,推動措施縮短超過750萬名病人的輪候名單,重新掌握輿論主導權。不過在公布改革政策的記者會上,傳媒更為關注美國TESLA創辦人馬斯克,於旗下社交媒體對他連日的批評,指他與保障事務大臣Jess Phillips,要為姑息1997年至2013年間﹐最少1400名女童被誘拐幫派性侵、強姦的事件負責。兩人不但要下台,更認為施紀賢應該要負上刑責,馬斯克的言論,令案件再度引起關注。想知道事件來龍去脈,請收看《兩邊走走》EP127的編輯推介。 ...
收看節目 無居英資格港人赴英須預早獲旅遊授權 自2024年1月8日起,香港旅客(無論持特區護照或BNO護照)如無BNO簽證或居英資格,前往英國或經英過境均需申請電子旅遊授權(ETA)。ETA審批約需3日,費用10鎊,有效期2年,可多次使用。未獲批者需申請相關簽證方可前往。ETA僅允許抵達英國並接受入境檢查,並不保證最終入境資格。首階段計劃適用於包括香港在內的83個非歐盟地區,4月起擴展至歐盟旅客。此前ETA僅限於部分中東國家公民。 流感激增迫爆醫院 受寒冷天氣影響,冬季流感高峰加劇,英格蘭逾10間醫院進入危急狀況,急症室爆滿,病人輪候時間長達91小時。首相施紀賢計劃一年內將輪候超過18星期的患者減少50萬人,針對關節手術及婦產程序,擴展社區診療與手術中心,並加強分流至私營機構,以紓緩公立醫院壓力。...
收看節目 政權輪替,民望即跌,政策左搖右擺 英國工黨自2010年失去執政權後歷經多次變革,最終在2020年由施紀賢(Sir Keir Starmer)接任黨魁,致力重塑形象並吸引中間選民。2024年大選中,工黨大勝,獲得411席,接近國會三分之二席次,施紀賢成為新首相。然而,新政府面臨諸多挑戰,包括執政不足一個月便遭遇利物浦北部城鎮發生的兇案引發全國性騷亂。政府強硬應對,拘捕千餘人,但也面臨監獄擠迫、司法問題和政策失焦的批評。...
收看節目 英國首相施紀賢提出三個原則,要以合作、競爭和挑戰,處理與中國的交往。他十一月趁在巴西出席G20峰會期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是兩國六年間的第一次。而在這次兩國最高層會談之前,英國外交部負責印太事務的政務次官衛倩婷(Catherine West),低調去到香港會見港府以及中央代表官員。足本專訪請留意 2024.12.18 播放的 《Let's...
收看節目 執政未夠半年已有聲音換首相。由選舉到上台以來,不斷強調轉變的首相施紀賢(Sir Keir Starmer)民望低迷,有人在英國國會請願網站,發起簽名運動,要求再舉行大選,指工黨政府違背七月大選承諾。短短兩句的請願,迅速超過10萬人聯署,達到政府需要回應,國會要考慮舉行辯論的門檻。其後和議人數一路飆升,傳媒形容簽名人數增長之快是前所未見,請願發起一個星期,已經有近300萬人簽名,國會亦已安排在下年1月6日辯論。支持今次請願的民眾,較集中在英格蘭北部及東南部地區﹐包括部分保守黨地盤。想知道甚麼議題令施紀賢民望插水,請收看《兩邊走走》EP121的編輯推介。 ...
收看節目 基本法「港人治港」不只是港人治港? 11月24日,全國人大法工委副主任張勇在香港憲法日晚宴上發表演說,解讀「一國兩制」的真正內涵。他強調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唯一根本制度是社會主義制度,特別行政區在主體制度下「可能」實行其他制度。他指出「港人治港」並非意味香港完全由港人治理,中央作為國家主權者,依法享有治港權力。全國人大作為最高權力機關,不僅設立特別行政區,還有權管理和指導其制度運作。 張勇言論呼應鄧小平於1984年提出的「愛國者治港」理念,強調未來香港政府的主體需以愛國者為核心。張勇亦對比香港與其他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機制,指出香港享有高度自治,但仍需服從中央指導。此番言論重申中國對香港的主權立場,尤其是在中英聯合聲明簽署40週年之際,展現中央對港政策的連續性和決心。 與此相呼應,澳門首任終審法院院長岑浩輝以「無對手」之勢當選特首,被視為「京人治澳」的典範,凸顯中央全面掌控港澳的模式。評論認為,無論「港人治港」或「京人治港」,實質都是中共為鞏固其統治所採取的不同手段。...
收看節目 國會回應網上聯署明年初將辯論再大選在國會網站上,一項要求重新大選的聯署在短短一星期內便獲得超過280萬人支持。國會宣布將於明年1月6日就此聯署訴求進行辯論,但由於辯論並無約束力,無論結果如何,都不會影響工黨的執政地位。首相施紀賢回應表示,對於如此多人聯署他並不感到驚訝,因為他所作出的艱難決策會影響某些人,令他們不滿。然而,他強調,為NHS和學校提供更多資源對於當前和未來的英國至關重要。該聯署由保守黨支持者發起,因為他認為工黨違反選舉承諾,並藉此欺騙選民上台。此次聯署是自2010年以來第三多支持者的聯署。新風暴再造成廣泛水浸影響交通上星期風暴Storm Bert造成的破壞仍未完全清理,本周初風暴Storm Conall再度襲擊英格蘭東南部及威爾斯南部,導致多處水浸,並影響多條主要火車路線,包括倫敦Thameslink至格域機場快線。氣象局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並對威爾斯部分區域發出嚴重水浸警告,指水浸情況可能危及生命。Conall是今個秋天第三個襲擊英國的風暴。商界調查約半機構對擴充卻步「英國工業聯盟」(CBI) 發表報告指出,半數受訪商業機構因加稅措施計劃縮減未來發展。CBI主席表示,自上月財政預算公布後,商界領袖紛紛質疑是否能負擔投資、擴展業務及聘新員工。主席強調,增加僱主國民保險供款對商界構成重擔,並令不少公司延遲或暫停加薪。他提醒政府,盈利對投資至關重要,否則會影響競爭力和經濟增長。報告顯示,商界與政府的關係自預算案後惡化,削弱了工黨拉攏企業的努力。拒培訓或就業機會或削福利金額政府將於下星期公布削減福利計劃,就業及退休保障大臣簡麗詩(Liz Kendall)預告,若年輕人拒絕就業或培訓機會,將會被削減援助。她強調,政府責任是提供培訓及就業機會,並保證有足夠資源,而領取福利的人亦有責任積極參與。若多次拒絕,福利金金額會有所調整。她指出,政府會大幅改革以提供更多年輕人就業機會,並打破傷健及長期病患人士的就業障礙。工黨目標與前執政的保守黨一樣,計劃在五年內削減30億英鎊福利開支。俄羅斯或會發動網絡攻擊癱瘓全英政府內閣成員麥法德(Pat...
收看節目 初選47人國安案判囚達十年,量刑減刑有何根據? 民主派初選案涉及45名被告被裁定違反香港《國安法》,罪名為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本案於西九龍裁判法院宣判,吸引大量市民及國際關注,包括外國領事和200多名市民到場旁聽,部分人提前兩日開始排隊。庭內由三位國安法指定法官宣讀判刑理由,整個過程僅半小時。 四名「首要份子」戴耀廷、區諾軒、趙家賢及鍾錦麟被判10年至6年1個月,另41名「積極參與者」刑期為7年9個月至4年2個月。判詞釐清案件法律爭議,引用多項案例確定判刑基準,並強調本地普通法的適用性,拒絕參考內地判例。 「首要份子」戴耀廷被判10年,因其為計劃主謀,提出「攬炒十步曲」,為有意否決預算案的人提供平台。其餘三人因認罪及提供關鍵證供獲減刑,分別判6年至7年。其餘41名被告多因參與積極且角色重要被判刑,量刑考慮認罪、服務社區及對法律無知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