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來英國時,的確很難理解「英國」是什麼,原因是我們不太願意用人口流動(migration)的概念去理解一個國家。我們比較接受的,是一群人長期住在同一個地方,然後自古至今都留在那兒,並建立我們今天看到的現代國家模樣——但那只是一種簡化和扭曲的角度。 被視為是「英國人」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在英國的管治到了1066年結束。來自法國的諾曼人(Norman)征服了英國,並改變了英國的走向︰由主要受北歐斯堪地那維亞文化影響,變成與歐洲大陸文化融合,特別是受到法國影響。你說諾曼人是外來人?但英國溫莎皇室的族譜(family tree)也是追溯至諾曼的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 初讀這歷史真的會頭昏腦脹。諾曼人又不是法國人,卻又管治英國,那究竟誰是英國人? 答案是︰盎格魯—撒克遜人和諾曼人的融合。...
教和學中世紀英國絕對是苦差,因為我們對中世紀認知實在太少了。簡單來說,中世紀是宗教的時代,始於西羅馬帝國的滅亡,終於東羅馬帝國的滅亡。人們開始由神回歸至人自身,這見於文藝復興運動(Renaissance)。我們教學生中世紀的英國,則以1070年諾曼的威廉一世(Wiliam I)講起,直到1485年金雀花王朝(Plantagenet)的李察三世(Richard III)。中世紀當管治者也是苦差,要面對的問題是,如何應對教會這另一個權力核心。還有,耗費大量財富的十字軍東征(Crusade)也令英國社會動會動盪。約翰王(King John)要簽大約章 (Magna Carta),也是因為五行欠財,才激怒了地主。英國在中世記還要跟蘇格蘭、愛爾蘭和法國打仗,中世紀的英國並不好過。政教衝突教會和國王的衝突,可以見諸於亨利二世和托馬斯‧貝克特(Thomas Becket)的衝突。亨利二世是金雀花王朝首位國王,而貝克特則是坎特伯雷大主教(Archbi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