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洲大選揭盅,反特朗普情緒協助左翼工黨反敗為勝再度執政,外交上可以對美國採取更強硬姿態,情況與加拿大最近的大選很相似;美中關稅戰開打才一個月,互徵超高關稅令雙方都焦頭爛額,終於宣布本周末在瑞士日內瓦舉行談判,尋求為關稅戰降溫。 大選的特朗普效應 澳洲大選原來的核心議題是民生,選民最關注的是生活成本上漲,住房價格過高難以負擔,執政工黨備受責難,三個月前的民調顯示,支持度落後於右翼自由黨國家黨聯盟,連任前景黯淡。然而,特朗普在4月初宣布對所有貿易伙伴加徵所謂「對等」關稅,外交和軍事上的親密盟友也不例外,在西方世界掀起了強烈的反美浪潮。主張強硬應對美國威脅的政黨民望急漲,作風與特朗普政府近似的右翼政黨則受排斥,這股突如其來的反美浪潮先是改變了加拿大政局走向,令卡尼(Mark Carney)領導的左翼自由黨繼續執政,大敗右翼保守黨,接著是改變了澳洲政局走向,令左翼工黨再度執政,大敗右翼自由黨聯盟,西方民主國家近年的右翼抬頭大趨勢出現了罕見的逆流。 分析澳洲大選,不能夠把右翼政黨的挫敗全歸咎於特朗普,其黨魁彼得達頓(Peter Dutton)在競選期間表現欠佳,連一盒雞蛋零售價格多少也答不到;政黨採取的強力「反左膠」(anti-woke)政策又引起中間選民反感,這些也是重要因素。但反特朗普情緒確實是關鍵,澳洲選民擔心在野右翼政黨欠缺管治經驗,在國際關稅戰的大風大浪下難為澳洲經濟掌舵,決定讓現任總理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領導的左翼工黨再度執政,支持他對美國採取較強硬的立場,保衛澳洲利益。除了捍衛自身利益,澳洲的反美浪潮還有濃烈的感情因素,澳洲人向來重視家庭和朋友,對親友講求忠誠,特朗普向親密盟友開刀,澳洲人視為背叛出賣,覺得無法接受,這方面與加拿大人頗相似。...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