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看節目 港府垃圾徵費慨念早於2005年提出,近二十年過去,仍未推行。 坊間對指定垃圾袋的運作,眾說紛紜;對指定垃圾袋的質量,信心欠奉,環保署官員去到新一屆區議會解話,似乎越解越複雜。垃圾徵費關係到血汗錢,不少人特別緊張,連一向親建制的Facebook群組,都寫滿不滿聲音,指政策擾民、資訊混亂。 官員連日來的言論,引來市民很大反應,後來傳出,李家超拍板決定押後實施垃圾徵費。有報道引述消息指,政府顧慮可能會影響「其他重要政策」,包括《基本法》23條立法。想知道今次垃圾徵費如何再「甩轆」,請收看EP81《兩邊走走》的編輯推介。 #肥媽 #垃圾徵費...

  • 收看節目 英國公共廣播之路,還能走多遠? BBC近期在以哈戰爭的報道中,備受特別來自政府官員和執政黨國會議員的批評。保守黨政府公布有關英國廣播公司(BBC)管治的中期檢討報告,機構能否保持中立,是政府關注的重點之一。 文化大臣方慧珊(Lucy Frazer)在今次中期檢討報告強調,BBC需要切合公眾期望,否則會失去他們的信任,報道的公正性是公眾長期關注的範疇。她又指BBC在報道內容是否客觀,佔據投訴的一部分,情況令人關注。想知道政府以甚麼手法,加強對BBC的監管,請收看EP81《兩邊走走》的編輯推介。 #BBC...

  • 收看節目 超過20年前闖關失敗的基本法23條立法,捲土重來,現在的氣氛與當年相比,已經大有分別。 政府亦早已預告,無論具體方案會怎樣,都不會用慣常做法諮詢公眾。過往如果有條例牽涉複雜問題,或者政府還未收集意見,當局就會先用「白紙條例草案」,將立法建議交予公眾諮詢。 到近期,不同香港媒體都引述消息指,23條的公眾諮詢會在農曆新年前開始,到時很可能是「藍紙草案」,即是政府已經草擬立法框架,訂明政策底線,經行政會議通過和刊憲後,便交予立法會審議,「藍紙草案」是不能撤回的。 《明報》政治專欄就提到,政府想速戰速決,7月前就立法。想知道今次又涉及哪些爭議,請收看EP81《兩邊走走》的編輯推介。 #基本法...

  • 收看節目 香港足球代表隊前門將謝德謙,告別20載職業生涯,於英國開展新一頁。《邊講Bean talk》請來阿謙回顧港足輝煌戰績,更分享英國工作、採訪英超球賽、參與港人球隊Konger FC經歷! 01:48 最長不失球門將難忘足球生涯...

  • 收看節目 香港電影節(英國)是英國首個及唯一由香港人舉辦的的電影節,連續舉行了兩屆,為移英港人帶來慰藉與連結,同時將香港以至亞洲的當代視野帶到英國。電影節的籌辦要投入大量資源,用以支付電影版權及節目製作費,如果你樂見主辦方再舉辦新一屆香港電影節,請按以下連結支持: https://donorbox.org/supporthkffuk 主持 ▌伍嘉良 -...

  • 收看節目 兩邊走走|第81 集|2024.01.26 港府新猷反駁隊助廿三條立法;官員再跪低垃圾徵費再押後;英文化大臣指BBC不中立證據欠奉 今集內容: 01:26...

  • 收看節目 2023年12月,政府在廟街南一段約100 米的街道舉辦為期五個月的「廟街夜繽紛」,希望振興夜經濟,增加人流。 廟街另一端卻彷如兩個世界,無家者、吸毒者、妓女、難民、失業遊民聚集。經濟低迷、疫情重創檔販生意,熱鬧不再,這裏的人都在爭扎求存。生活在廟街14年的胡頌恆神父,見證這裡的變化,默默幫助被社會遺忘的這一群。 政府希望重現廟街的昔日輝煌,然而,這裡真正需要被正視的,又是什麼人呢?神父一步一步地遊走廟街另一端,看到「繽紛」背後的人。胡頌恆神父來自澳洲,在香港的最初16年住在馬頭圍邨和大嶼山,後來在中國肇慶待了七年,後來再來到廟街,一直到現在。為何選擇落腳廟街?「30多年前我在九龍城馬頭圍邨住了10年,那時我會陪朋友遊香港有趣的地方,有時我會陪他們到廟街。當時那裡很熱鬧、很特別,我知道這個地區,是香港最需要幫忙的地方之一。所以,2009年我從大陸回港後,就特意來到廟街生活。我住在廟街,我想跟那些需要幫忙的人接近一點。住在這裏,若有人找我,便立即找到。」廟街一帶哪些人最需要幫助?「我們不是去服務有錢人,我們可以跟遊客做朋友,但我們主要是關心窮苦人。我們的願望是協助這些窮人,(讓他們)可以開心一點、生活安全一點。吸毒者、露宿者、釋囚、難民、工人等等;要找他們並不難,到街上走走便是了。」廟街南舉辦幾個月的「廟街夜繽紛」,神父有何期望?「如果這裡有夜市,會有很多遊客來,我會很開心,因為我關心廟街攞攤位的朋友。如果有些來廟街遊覽的朋友,有興趣到我們的餐廳用餐,我也會很開心。因為這會讓我們的生意增加,間接協助我們去幫助這裡的窮人。」神父表示,不清楚何時是廟街的黃金時代,但若這裡所有無家者知道有人關心他們,若窮人得到人幫助,令他們快樂一點,這就是他認為的「廟街黃金時代」。 ...

  • 收看節目 香港近幾年發生的事,考驗大家應該用甚麼態度面對。 連續24年得到藝術發展局資助舉行的「香港舞台劇獎頒獎禮」,出現變數,香港戲劇協會在社交平台出聲明,表示收到藝發局兩封信,指藝發局「收到外界查詢」,質疑去年舉行的頒獎禮,「活動內容直接或間接對藝發局的聲譽造成損害或不利影響」,經「審慎考慮」後,決定不予去年的最後一期資助之餘,今年的頒獎禮都不會資助。 藝發局之後再發補充聲明,當中頒獎嘉賓「充滿新聞話題」,台上主持人用到「紅橋」、「紅線」做話題,「意有所指、語帶雙關」。香港戲劇協會開記者會,用上接近個半小時,逐一回應藝發局的說法。想知道劇協有何理據反駁,請收看EP80《兩邊走走》的編輯推介。 #藝發局 #香港戲劇協會...

  • 收看節目 壹傳媒前行政總裁張劍虹以「從犯證人」身份作供。 張劍虹的供詞,部分與控方早前的開案陳詞內容相若,控方問起《蘋果》編採政策。張劍虹形容 2014 年 9...

  • 收看節目 去年地產市道,除了樓市樓價,賣地「流標」亦是焦點。甫踏入2024年,政府決定變陣,今季只推出一幅工業地,住宅地和商業地就暫停招標,是2011年以來首次這樣做,是否反映我們對市場沒信心? 香港地產界面對的處境,國際傳媒一直留意,《路透社》報道形容香港地產商面對艱巨的2024年,當中引述4個消息人士指,由於香港樓市不再興旺,市場前景越來越不明朗,很多銀行面對發展商都收緊貸款規模,或要求增加抵押品。面對槓桿比率高、財務狀况較為欠佳的發展商,要找私人信貸市場借錢融資,貸款利率介乎10厘至20厘。想知道報道背後,反映香港甚麼狀況,請收看EP80《兩邊走走》的編輯推介。 #流標 #樓市 #地產發展商...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