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特朗普政權與哈佛大學的衝突不斷,首先是中止哈佛取錄國際生的資格,然後是中止數十億美元的聯邦政府研究撥款,最新發展是勒令所有外國使館暫停海外留學生赴美的簽證面見安排,直至引入新的申請人社交媒體言論背景審查。這連串舉措是為了確立由政府督導的政治言論審查制度,改造美國大學的精神面貌,剔除政府眼中的激進分子。 針對美國一線大學政治清算及改造 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宮後,針對美國一線大學的政治清算與改造已經開始。切入點是大學校園彌漫反猶太人精神,令猶太裔學生感到不安全,部分大學生更發起激進的非法示威,封鎖校園破壞公物,公然支持哈馬斯恐怖組織,藉此聲援巴勒斯坦人。聯邦政府點了數十家大學的名字,說要作深入調查,並針對哈佛、哥倫比亞及普林斯頓這三家著名的長春藤大學,藉醞釀取消研究撥款提出一系列要求,包括改變大學管治架構、按政府督導對校園師生作持續的政見審查,交出過去校內學生參與違法活動的詳細資料等 哥倫比亞大學答應了政府的要求,校長對內解釋時嘗試淡化新政策的影響,引發爭議後請辭下台;哈佛大學沒有答應,但自行採取內部清理措施,促使中東研究中心和神學院領導層改組,這兩個部門過去高調支持巴人反對以色列揮軍加沙、終止了醫學院與西岸一家巴人大學的合作,又廢除了過去聘用人員時須遵行多元、公平、共融的守則,改為須支持公開對話,並按國土安全部要求提交了一些學生犯法的資料。不過,國土安全部認為哈佛交的學生資料不夠充分,所以決定取消哈佛錄取國際生的資格,哈佛立即入禀法院,獲法院頒令暫時凍結政府的取消收錄國際生資格決定。 雙方將於今夏對簿公堂,就聯邦政府禁令是否合憲合法展開訴訟。哈佛大學校長發公開信予全校師生,說哈佛必須錄取國際生以維持多元文化及頂尖學術水平。 或造成寒蟬效應 美國政府與哈佛大學就錄取國際生引起的衝突,很難找到妥善的解決辦法,就算訴諸法院,最終也可能是互有勝負。聯邦政府一方的弱點,是一竹篙打一船人地趕絕哈佛國際學生,就算哈佛過去縱容反猶情緒,危及猶太學生,甚或如特朗普幕僚所指,某些哈佛研究單位和學者與北京過從甚密,有被中共滲透操控的國安風險,只需要依法啟動調查。調查機構可以是執法部門,也可以是國會的專責委員會,只要查獲實據,便可檢控入罪,或遞解出境,完全沒有需要強制所有國際生中斷學業,更沒有理由禁止國際學生日後自費入讀哈佛。...

  • 在英國,不難找到有關一、二戰的紀念碑。先來點背景資料。1914至1918年有一戰,被稱為 “the Great War”,並不是因為它很偉大,而是因為當時人們認為這已是史上最大、最具規模的戰爭,涉及多個大國、持續多年、傷亡慘重。最重要的,是當時並沒預料到會有更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所以沒有用數字編號。而在1939至1945發生的二戰,通常會在戰爭紀念碑一併紀念。 我們會記住他們 路過倫敦的諾斯伍德(Northwood),在鐵路站附近就看到諾斯伍德戰爭紀念碑(Northwood War...

  • ( 編按 : 此專欄內容均為真實處境,旨在反映家庭、婚姻及個人之間的複雜性,以文字與大家一起走過荊棘。專欄文章經編輯在文字上修改處理,確保內文提及的人士身分保密。) 這已經是小寶第五次入院了。每次的原因都不相同,上一次是全身抽搐,這次卻是無法行走。惠珍每次都陪她到急症室等候,一等就是一整個晚上。她們對醫院的情況已經相當熟悉,幾乎每個月都會在急診室渡過幾個晚上。每一次醫生都會安排檢查,但總是找不出原因。有趣的是,每當惠珍接近崩潰的邊緣時,小寶又會突然好轉。 惠珍說:「我真的有點崩潰,每次都要去急症室等候。我英文又不是很好,跟醫生描述小寶的病情時,總是擔心表達不準確,害怕他們不會讓小寶住院治療。每次都讓我心驚膽戰。」然而,小寶卻坐在一旁,輕鬆自在地聽著媽媽的話。 彷彿只有彼此...

  • 最近去了摩爾多瓦旅行,到訪一處曾為獨立政治實體的地區——「加告茲自治領土單位」(Autonomous Territorial Unit of Gagauzia),這裡原為「加告茲共和國」。與摩爾多瓦其他地區不同,街上最常見的並非現代摩語的拉丁字母,而是俄文的西里爾文字招牌,又或是俄、摩語混雜並存。當地居民大多說俄語,部分人還能說加告茲語,據說與土耳其語有九成相似。 吃過晚飯,沿著昏暗的街道步回旅館,忽然遇上一對母女向我打招呼,詢問我的來處,答是香港人,那位母親邀請我喝咖啡。我猶豫片刻,倒不是擔心,只是本來趕著回旅館寫文。不過轉念一想,旅途中雖然遇過不少善人,但像這樣初次見面就主動邀請我去喝咖啡,確實不多見。 不要辜負難得的善意,我便答應了。...

  • 意大利的紀念墳場是19世紀中的現象。之前人死後多埋葬在教堂內或教堂周圍,因為死亡是基督宗教最關心的問題。逝去的人是等待耶穌的最後審判為永生或永死,因此接近神的殿堂最為重要。但隨時代變遷,教堂不能承受死亡人口帶來的壓力和衛生設備不足,墳場需要改革。 1804 年 6 月 12 日頒布的《拿破崙時期聖克魯敕令》制定了一些與公共衛生保健相關的規則,規定指定的埋葬場所與住宅區之間必須保持一定的距離。...

  • 最近兩宗與反貪法相關的法律發展——一宗來自香港,另一宗來自美國——凸顯出不同法治體系中日益嚴峻的憲政困境:立法權是被擴張性司法詮釋與行政命令邊緣化? 在《香港特別行政區訴林卓廷》一案中,香港終審法院恢復了林卓廷根據《防止賄賂條例》第30(1)條被定罪的裁決,罪名是披露廉政公署調查對象的身分。值得注意的是,該被調查對象所面對的指控 —— 公職人員行為失當——並不屬於條例第二部分所列明的罪行。然而,法院以立法目的為依據,作出擴張性的詮釋,將刑事責任延伸至法條文本未涵蓋的範圍。 與此同時,在美國,一項總統行政命令暫停了《海外反貪腐法》(FCPA)的執行——這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反賄賂法例。行政命令的理由是保護美國在「戰略性產業」中的經濟與國家安全利益。此一決定未經國會討論、修法或廢止,就被行政機關單方面中止,形同擱置一整套根本性的法規體系。 超越國界:全球反貪趨勢的倒退 當前的全球不確定性因主要強權的路徑分歧而進一步加劇。在如中國這類威權體制中,反貪執法往往具備雙重功能:既用以強化黨紀,也常被視為清除政敵的政治工具。特定罪名在缺乏立法監督下透過司法解釋擴張,使外界擔憂反貪制度會否淪為政治打壓的手段,而非一個以法治原則為基礎的法制。...

  • ▌ 綠豆獻新猷 : 異鄉 ‧ 人物誌 無論散落在那裡,我們也希望看見彼此。說故事便是起始......我們邀得心思慎密、善寫人物專訪的記者蘇美智,透過細膩溫柔的筆觸,訴說一個又一個加拿大在地人的故事。...

  • ▌[黑膠集]漫畫家簡介政治漫畫家。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2007年起替報章及雜誌創作漫畫及插圖。其政治漫畫專欄《嘰嘰格格》於《明報》連載至今。出版作品包括《Hello World》,《Lonely Planet》,《大時代》,《新香港》等 。曾任教城大創意媒體學院及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 現定居英國。 ...

  • 俄烏停火談判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強力介入下開啟,但分歧大爭拗多,特朗普對歐盟領袖私下表示,普京看來尚未預備停戰;另外特朗普向美國國會提交了減稅增支法案,涉及金額多達3萬億美元,令金融界憂慮美國債務愈趨失控,美國國債價格下跌息率上升,股市也受壓下挫。 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宮已有四個月,他的主要對內和對外政策已出台,其中最重大的有三項:對全球大幅增加關稅,填補財政赤字及促使投資與製造工序回流、大幅減稅及增加開支,落實競選承諾,以及即時停止烏克蘭與加沙的戰火,讓世界恢復和平。如今看來,這三大舉措都面對不少現實難題,無法快速取得成果。 三萬億巨款法案只是第一步 三大舉措中,最有可能快速實現的是通過3萬億巨款法案。特朗普形容這法案「又大又美麗」(One Big Beautiful...

最新內容